自以為不出門戰勝了新冠肺炎,然而……

自以為不出門戰勝了新冠肺炎,然而……


2020年春節過後,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嚴峻,全國各地開工開學一再延遲!面對一再延長的春節假期,大家雖然看似呆在家裡和和美美,但是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消息傳來,每個人的內心的抗壓機制已經或早或晚地啟動了。


科學研究表明,短暫的壓力可連續數週提高免疫力並催生抗癌分子,但如果長時間壓力過大,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人會記憶力衰退,思維不嚴密,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壓力還會激化過敏反應,緊張狀態下,患者的過敏症狀會加劇2至4倍。


當代的健康標準和以往有所不同。在過去很多年一直往上推,健康的外觀定義,是指身體都沒有疾病。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的完美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


問題來了,哪個更重要呢?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首先是要取決於生命的存在。


所以身體和身體的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精神是起源於生命之上,對生命以及外界的感知,並且很好的服務於身體,指引身體很順利的走完人生路的一個上層建築。


1、健康的最大死敵,就是心理的不健康


現在,很多體檢機構針對高端體檢客戶,在體檢結果出來後會為體檢者進行健康評估,指出今後一段時期的健康發展方向,制定相應的健康管理計劃,提供飲食營養、運動等方面的健康指導,但大多數體檢者對此類指導建議並不重視甚至非常輕視。但以下這個案例中的數據,不得不說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芬蘭一名心臟病醫生和他的團隊,在與當地政府、企業的合作下,用了35年時間倡導民眾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先倡導人們吃麵包時逐漸減少塗黃油的量,接著通過立法,反對反式脂肪酸物質進入食品,最後提倡民眾吃植物油。35年後,人們的期望壽命延長了十幾年,冠心病患者減少了 80%。他們發現,對壽命延長貢獻最大的不是心臟支架,不是更多的藥物,而是發動社會各種資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的根本是,通過外部管理手段讓你保證長久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令你在健健康康、不知不覺中長壽,它的作用並不像“藥到病除”那樣明顯和短期見效。


營養是互補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滿足人的各種需要。什麼都吃,飲食多樣化,什麼營養都有了,營養也就均衡了。運動可以代替藥物,而沒有一樣藥物可以代替運動。吸菸的害處大家似乎都知道,有的人診斷出肺癌了,馬上就戒了煙,可惜已經太晚了。適量飲酒能緩解緊張情緒,有助人際交往。但是,多量就是罪魁禍首,會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臟病,帕金森症等疾病。然而,健康專家們認為,在人生健康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佔 25%,適量運動和戒菸限酒佔 25%,而心理平衡一項就佔了 50%。誰能掌握心理平衡,誰就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得了病沒關係,什麼病都有很好的預防方法和藥,但如果心態不好,愛著急,愛生氣,沒事找事,沒氣找氣,整天跟自己過意不去,這樣的人死得最快。


很多百歲老人長壽秘訣各有不同,有人不吃肉,有的卻愛吃肉,而且專吃肥肉;他們生活方式和習慣五花八門。但有一條,百歲老人都性格開朗,心胸開闊,為人隨和,不會生悶氣,也不會著急上火。因此,健康管理中的心理健康管理更為重要。


2、心理健康不是萬能但沒有心理健康是萬萬不能


心理問題,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擁有健康心理的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也把快樂傳遞給別人,用快樂去溫暖和感染別人。


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來源。只有擁有陽光心態的人,才能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困惑,才能處理好生活中的黑暗和悲傷。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挫折與不如意的事情,然而結果卻不同。就像拿破崙▪希爾說的一樣“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乾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志,我們的人生豈能美好?”


心理健康是人生髮展的基石。在人生的過程中,態度決定命運,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而這態度正是由我們的心理決定,沒有良好的心態,處理起自己的事情來相對來說有些困難。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每一個階段心理總會有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了最成功、最健康的科學家、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他們有很多共同的特徵。


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更多的心理健康的人會有更多的“高峰體驗”。所謂的“高峰體驗”,指的是一種非常奇妙、痴迷、被遺忘的自我體驗,以及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文學欣賞或自然中的外在世界的結合,此時的感覺是充實而高漲的。這種高峰期的經驗往往難以命名。


馬斯洛相信他研究的幾乎所有健康的人都有這樣的高峰經歷,而且非常頻繁。他們有更高的動機,更多的自尊,更少的抑鬱和其他負面情緒,所以他們是更健康的人。


3、管理好心理健康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業


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國,很多企業停工停產,不僅給社會帶來巨大損失,其所造成的心理衝擊也是巨大的。轉眼3月,疫情逐漸平穩,許多企業也將陸續復工,很多上班族對上班這件事心理感受比較複雜:既希望儘快投入工作不耽誤業務,又擔心上班後萬一傳染上新冠肺炎怎麼辦;長時間的居家隔離也會使人產生壓抑、恐懼、急躁易怒的情緒……帶著這樣的心理狀態重新工作,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係緊張,和工作效率低下等情況。


這時,適時介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業。什麼是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分支,是健康管理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細化和深化,也是整個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礎與前提。究其本質,心理健康管理就是以心理健康資源為核心,通過發現和整合資源,提供解決心理問題或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4、健康無法重來,健康管理勢在必行


一場疫情的背後,讓無數的人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健康一旦失去,生命就危在旦夕。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人類1/3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人類1/3的疾病通過早期的發現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人類1/3的疾病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是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的。


維護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 戒菸限酒、 心理平衡。


健康管理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量子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預防、維護 的過程。而健康管理師正是利用醫學基礎、醫學臨床、營養保健、中醫養生、心理保健、康復、環境、運動及安全用藥等多方面知識,在進行健康信息管理基礎上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特點,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健康諮詢與指導。是預防醫學與量子醫學的結合,實現三級預防。


健康管理的貢獻在於,你投資1元,就相應減少85元醫療費,減少100元搶救費。目前我國人民健康狀況十分嚴峻,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亞健康人群龐大,過勞死現象不斷出現等等,這個背景下急需具有專業健康管理的人才來幫群眾管理健康或諮詢健康方面的知識,另外國家醫療體系從醫療向預防轉型,需要大批健康管理師來管理社區人群或個人的健康,達到預防疾病,降低醫療開支的目的。據人力資源專家分析,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我國未來5至10年,大約需要1千萬健康服務產業人才,而專業健康管理師的需求將超過2百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