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新冠病毒疫情牽動人心,當全國人民都在全力抗擊疫情時,一些不法分子卻抱著“蹭熱點、賺快錢”的心態,鋌而走險實施詐騙,騙局種類繁多。

記者從阜陽市反電詐中心瞭解到,疫情期間,我市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朋友圈買口罩,付款後被“拉黑”

2020年2月6日,在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發生一起網絡詐騙案件。

當日,受害人白某某看到朋友圈有人賣口罩,遂聯繫對方詢問對方是否有體溫槍售賣,對方告知有,白某某通過支付寶給對方轉賬11632元定金,對方又以賣口罩為由讓其分三次通過支付寶轉給對方3600元,後對方將白某某拉黑,發現被騙遂報警。共計損失15232元。

2月9日,家住太和縣規劃路關北安置區李某在手機微信上加了一個賣口罩的,下午掃碼轉給對方4800元定金,購買9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共21600元,對方發來視頻說準備發貨,讓李某付尾款。

因為沒有看到對方的貨單,李某次日上午給對方掃碼支付10000元,對方說下午發來單號,李某一直用微信聯繫對方,對方至今未回覆。李某合計損失14800元。


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2月15日,潁東區舜馨小區發生一起網絡詐騙案件。受害人汪某是潁東區舜馨小區物業員工,疫情期間做防疫工作。

2月15日,汪某在業主群看到有人發賣口罩的信息,便添加對方好友,並要了聯繫方式。通過電話聯繫知道對方是個操本地口音的男子。

汪某向對方要6000個一次性口罩,對方稱2元一個,並讓汪某支付7000元定金,汪某通過支付寶轉給對方,對方答應17日發貨。

16日,一個做物業的朋友得知汪某能買到口罩,便轉給汪某7000元,讓汪某幫助購買口罩。汪某收到錢後又和對方聯繫,並把7000元轉給對方,對方稱18號發貨。

之後汪某遲遲沒收到口罩,便聯繫對方,卻一直聯繫不上,發現被騙,遂報警。共損失14000元。


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市反電詐中心民警告訴潁州晚報記者,上述案例屬於虛假銷售防疫物品詐騙,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急於購買防疫物資,謊稱可以代購或者存有大量的醫用N95、N90口罩、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要求被害人先行支付全部貨款或訂金,然後編造各種理由拒不發貨或者直接拉黑,從而騙取被害人錢財。


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幾類常見疫情詐騙套路

疫情期間,防騙與防疫同樣重要,為幫助大家及時識破騙局,避免財產損失,民警介紹了幾類常見的疫情詐騙套路。

1、冒充老師騙取學費。受疫情影響,中小學延遲開學,全國範圍內開始流行“空中課堂”,群聊成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樑。但一些不法分子卻瞄準了這個“商機”,混進家長QQ群,謊稱接教育局通知,“要提前做好開學準備”,冒充老師在家長QQ群發收款二維碼,提前收取學費進行詐騙。

2、假冒公益組織騙取捐贈。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社交軟件等冒充慈善機構或民政部門,發送防控新冠疫情“捐贈”“獻愛心”等虛假信息,利用群眾的同情心騙取捐款。

3、兼職刷單騙取錢財。疫情防控期間,部分企業延遲復工,學校延遲開學,一些群眾在家中通過網絡尋求兼職。不法分子在網上發佈“足不出戶、工資日結、報酬豐厚”等刷單廣告,先以小額刷單支付佣金為誘餌,引誘被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後騙取錢財。


利用疫情詐騙,國難財!阜陽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特殊時期,要提高金融風險防範意識

阜陽市反電詐中心提醒大家:特殊時期,要提高金融風險防範意識,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和賬戶資金安全。

一是注重保護個人金融信息。

購買防疫物品要通過正規渠道。遇有要求提前支付貨款、訂金以及在匯款、轉賬、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需提高警惕,不向他人透露個人敏感金融信息。

二是多方核實確保賬戶資金安全。家長收到“交費”“轉賬”等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賬匯款。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同時,建議學校班主任定期核查本班級QQ群、微信群成員身份,對身份存疑的及時清除出群。

三是愛心捐助要認準正規渠道。獻愛心也需通過正規渠道,對從網絡上發佈捐贈消息的個人或機構要注意核實身份,避免上當受騙。遇到疑似假冒的公益組織,可登錄官網查詢或撥打官方熱線驗證收款方身份。

四是刷單屬於違法行為。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已明確規定,刷單行為是違法行為,千萬不要從事任何形式的刷單、刷信譽等“工作”。


轉發擴散

提醒更多人

潁州晚報記者 方松高 通訊員 王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