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咖啡學習日記——認識曼特寧

最近學習韓懷宗所著的《精品咖啡學》受益匪淺,讓我對咖啡有了新的認識。書裡有一章是專門寫印度尼西亞曼特寧的。

關於“曼特寧”名字的由來,最早出現於二次大戰後,日本人誤把最早栽種的曼代寧族,發音為曼特寧,沿用至今。“若以栽種先後來論輩分,多巴湖是“老曼”,而瓦塔湖是“小曼”。若以產量來論,2009年亞齊的“小曼”出口量達4.5萬噸,堪稱老大;反觀蘇北省的“老曼”只有三萬多噸,只能委屈做小弟了。近年,亞齊的曼特寧產量已凌駕傳統的多巴湖。”看到這裡,我才知道原來曼特寧還有“大曼”和“小曼”的區別,而我店裡面的正是亞齊產區的“小曼”。

書裡還提到,最適合亞齊栽種與風味發展的品種,竟然是惡名昭彰的帝汶混血Tim Tim與Bor Bor以及卡帝汶(Catimor)的Ateng系列。這些可是歐美瞧不起的魔鬼品種,但是,近年風靡世界的亞齊咖啡,有七成的風味正是這些魔鬼品種。曼特寧的風味特點是醇厚度高,低酸,與苦香。“水土氣候是要因,更重要的是蘇門答臘傳統的溼體刨殼處理法對Tim Tim、Bor Bor和Ateng具增香提醇的加分效果,但對鐵比卡卻產生負效,鐵比卡應以水洗或日曬處理,風味較佳。”正是這些原因,使亞齊咖啡魔鬼品種獨具特色。

我拿出店裡的曼特寧對比照異同。發現,雖然是亞齊產區的“小曼”,處理方法也是“溼刨法”,不過豆種卻不是帝汶混血Tim Tim與Bor Bor以及卡帝汶(Catimor)的Ateng等系列,而是鐵比卡變種。按照書上說的,“溼刨法”會對鐵比卡產生了負效,不如魔鬼品種。如此看來下一次買豆子,得嘗試一下魔鬼品種才行。

“雖然亞齊和平後,綁架外國人的時間稍減。但我從CNN獲得消息,令我難安,2010年3月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原擬訪問印尼,卻因亞齊恐怖分子揚言暗殺,奧巴馬被迫取消訪問。”作者一路上除了驚見持槍人,還遇滂沱大雨,又擔心大象和老虎出沒。我真的很佩服作者對咖啡的痴迷,為了瞭解一種咖啡,願下“地獄”。

MIK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