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賠款!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主旋律


李鴻章是歷史上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搞洋務、修鐵路、建工廠,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有人從道德層面說他是一個賣國賊,簽定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今天要聊的主題不是他,關於他的信息大家可以從網上搜到很多,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他所生活的晚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也就是:清朝為什麼會被打敗?


割地!賠款!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主旋律


一、先來看軍事


按理說,清朝以武力建國,先後收復臺灣、平定邊疆、搞定北方蒙古草原,說沒有一點軍事實力是不科學的。不過,大清比較在乎老祖宗的教誨,所謂“禮儀之邦”,自然要以禮服人。所以在收復了這麼多的疆域之後,一直採用的是“統而不治”的方式,通過設置不同等級的屬國,利用宗教、文化等讓當地實行自治。

比如當時的蒙古、西藏和新疆,就是以藏傳佛教來管理人民,而朝鮮、安南和琉球,因為實在太窮,清政府不得不提供經濟和貿易上的好處來換取他們的朝貢。這在歐洲人看來,顯然是不划算的,辛苦打下來地盤,然後讓人家喊你聲老大,就完事啦?所以人歐洲人的做法是,打下個地方,地盤是我的,當地人也得是我的,這塊地我說咋用就咋用,我說收多少錢(稅)就收多少,所謂“殖民地”。

所以,表面上的大一統並沒有帶來什麼實質上的優勢。

相反,維護局面需要的軍費開支卻是必要的。清軍裡面都是八旗子弟,所謂旗人,那是不用種地幹活的,國家得養著,而且是世世代代。錢從哪來?當然是老百姓的稅收,因為清廷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出現憎多肉少的情況是必然的。加上清朝的懷柔政策,遇到災荒瘟疫啥的,皇帝還會主動減免賦稅,我們看到的“康乾盛世”就是這麼來的。那麼,朝廷缺錢,藩屬國不能剝削,老百姓得照顧,軍費咋整?省著點給唄!人都不傻,不給錢,誰給你拼命?表現出來的就是戰鬥力低下。

另外,回顧整個晚清歷史,侵略者都從海上來,海戰也是我國軍事上的一個弱勢,即使在李鴻章的一番努力下,向洋人搞了很多大炮軍艦,學習海防技術,但是比起人家在海上搗鼓了小一百年,那是遠遠不如的,這也是李總督一邊發奮圖強,一邊暗暗嘆息的原因。

割地!賠款!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主旋律


二、再看經濟情況


前面提到軍隊戰鬥力弱是因為沒錢發軍餉,如果此時增加稅收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也不行,因為當時的中國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其中可以用來交稅的是最高等級的“紋銀”,啥叫最高等級?我們知道,貴金屬在使用過程中會有磨損,成色變差,所以根據成色來判斷級別。也就是說,成色不夠的白銀國家不收。

更要命的是,白銀這東西不是國產的,而是靠進口,從哪裡進口?歐洲。所以,瞭解這些情況的英國金融家們早已與廣東公行的中國買辦階級勾結起來,將成色好的紋銀大規模買走,而將成色差的白銀賣給國內。前面說到,國庫只收紋銀,老百姓都是用紋銀交稅,由於市面上紋銀稀缺,就會漲價,老百姓需要用更多的糧食來換紋銀,再交給官府,所以實際上是增加了稅收的同時國庫並沒有增加。長此以往,老百姓交不起賦稅,國家也沒有錢了,整個貨幣--稅收體系便崩潰了。

有人可能會問,田稅收不上來,從其他地方抓收入不就可以了嗎?還真有,這又涉及到下一個問題了。


三,政府的行政能力


當時中國的主要農業產區在北方,像東南沿海一帶都是農少商多,比如前文提到買辦階級。這些人對於朝廷的財政還是有所貢獻的,但是人家要做生意,打仗的時候就會受到影響,加上這些地區受”重商抑農”政策的影響,小農沒多少土地,也不靠土地謀生,“保家衛國”的觀念也不強,所以對侵略基本不作抵抗。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問題 ,清廷在打起仗來也會投鼠忌器。

當初道光皇帝之所以接受【南京條約】的賠款要求而不與英軍繼續戰鬥,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些官員與沿海買辦勾結,以他們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分析戰局形勢,並勸服皇帝停戰。比如浙江巡撫劉韻珂就分析道:“與其耗費大量軍餉與英軍作戰,勞師動眾,不如一次性向英國賠款,賠款不過就幾千萬兩白銀,打仗的支出可是個無底洞,而且打久了,這幫人沒了收益 ,到時不僅收不到稅,還會造成內亂,國家可就難保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就成了個死循環,侵略者們像約好了似的,輪流來打,打完就要求割地賠款,結果是越賠越窮,越窮越打不過,到《辛丑條約》簽定的時候,中國已欠下了4億5千萬兩白銀,理由是,當時中國的人口數正好是4億5千萬。

到這裡主要問題就講完了,我們總結下,造成清朝滅亡的原因是: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卻高度依賴進口的大清朝,在歐洲資本家的惡意壟斷下造成經濟體系崩塌,導致軍事力量薄弱,加上清廷低效的行政能力,最終促成了王朝的覆滅。

所以我們可以推導出,在任何時候,財政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不管遇到什麼重大事件,我們都要關注這兩項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