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為我們帶來了更為便捷的生活方式,從前“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的交通不便利的時代已經遠去。

然而,在我們享受著交通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其帶來的安全風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經發生過一起航空意外事件,這個事件無意中還創下了一個世界紀錄。

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小疏忽造成大意外

事件發生於1983年的7月份,加拿大航空的143號班機正準備從渥太華出發飛往埃德蒙頓,但由於飛機的顯示器出現了故障,工作人員無法準確得知飛機內部的燃油儲備量。

此時為了飛行安全,機長本應該及時向上級彙報情況,但機長鮑勃皮爾森並沒有這樣做,而僅僅是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對飛機的燃油儲備量進行了估算,然後自行計算並添加了一定數量的燃油。

造成此次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工作人員在為飛機加油的過程中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當時需要執行飛行任務的143號班機是最新投產的波音767,加油採用的單位與之前的飛機不一致——由“磅”換成了“公斤”。

在這之前,飛機計算加油量均是按照每公升燃油1.77磅,而143號班機卻需要按照每公升燃油0.8公斤計算。工作人員一時大意,忽略了這一問題,導致加油量偏少。

所有人都以為已經為飛機加了兩萬公斤的燃油,但飛機裡僅僅有九千多公斤燃油。

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他們整整少添加了11噸燃油。

143號班機就這樣帶著完全不足以支撐起整個飛行路線的燃油,按照計劃起飛了。但飛行方才過半,飛機的左翼油箱即發出了燃油不足的警報,少頃,右翼油箱接著發出警報。始料不及的情況讓所有機組人員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雪上加霜的是,飛機上的兩個引擎一前一後停止工作,飛機上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都被關閉,只剩下三個後備儀表能夠進行運作。這種情況之下,雷達已經無法定位飛機位置,這意味著143號班機與地面失去了消息聯通。

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與死神的抗爭

緊急情況之下,機長鮑勃皮爾森決定迫降溫伯尼。但這個迫降地點很快就被否定,副機長坎德爾經過計算,發現飛機與溫伯尼尚有104公里的距離,根據飛機下降時的速度計算,飛機根本無法安全降落,在未到達指定地點時即會機毀人亡。

當時飛機的飛行高度仍在下降,不久後電力系統與液壓系統又都雙雙進入了癱瘓狀態,整架飛機僅僅剩下高度顯示器、空速顯示器等一些基本的設備還在堅持工作,飛行員當時已幾乎不能控制飛機。

一切都已迫在眉睫,生與死的距離被拉得更近。副機長坎德爾再次想到一個迫降地點——位於基米尼的一個廢棄空軍基地,坎德爾曾經在該地服過兵役,對該地點較為熟悉。

另外,十分幸運的是,當時溫伯尼的空管員使用了初始雷達,經測量後找到了飛機位置並向機組人員傳遞了某些基本信息,且當天天氣明朗,飛行員經過目測,很快便尋找到該廢棄空軍基地的位置。

但按照當時飛機的飛行狀態,降落在基米尼也並非容易之舉。由於飛機的飛行高度較高,此時如若突然迫降,由於飛機的高速,帶來的衝擊力將會很大,飛機著陸時很容易衝出跑道甚至機毀人亡。

機長鮑勃皮爾森臨危不亂,利用多年的飛行經驗與精湛的技術使飛可安全降落至地面:鮑勃皮爾森先是通過側翼飛翔使飛機速度下降,然後在高度合適時再轉正飛行。然而當所有人都稍作輕鬆,等待降落之時,讓他們無法想到的是一個大的考驗又擺在了他們面前。

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死神的再次考驗

副機長坎德爾已離開基米尼許多年,他並不知曉此廢棄空軍基地早已被改建成了賽車道,更為麻煩的是,當時正值週末,有一場賽車表演正在進行,底下人員密集,熱鬧非凡。

已失去動力的143號班機悄無聲息地下降,人們正沉浸於賽車表演之中,毫無知覺危險正在逼近著他們。

在飛機接近地面時,地面上的人們臉上開始浮現出驚恐與驚訝,飛機上的人們也全都慌了神。但值得慶幸的是,機長飛行技術高超而且擁有極好的應險心理,他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最終順利讓飛機進入了賽車跑道,而不是降落至人群之中。

此次的降落,由於液壓系統已停止工作,飛機失去了液壓,起落架唯有通過自身重量落下。前起落架重量輕,放下後無法自身進行鎖定,主起落架落地時當即爆胎。

然而,儘管飛機受損了,但整個賽場除了10個人受輕傷外,69名飛機乘客與所有機組人員毫髮無傷。飛機上的人員與死神擦肩而過,所有人都終於鬆了口氣。

此次飛行的143號班機,在17分鐘內滑翔了50公里,是民航滑翔飛翔的最長距離,加拿大航空143號班機的飛行人員們在民航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這個紀錄保持至今,從未被打破。

飛機起飛時少加11噸燃油,半空引擎停止工作,直接撲向地面人群

幸運並非時有之事

意外與驚險過後,在我們寬慰無人員傷亡之時,讚歎人類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所爆發出來的巨大能量之時,也需要反思此次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

如果飛機的工作人員在為飛機儲備燃油時能夠更為細緻謹慎,機長可以及時報備飛機出現的意外狀況,這個意外是否並不會發生?賽場上那10個人是否也可以不必受傷?

面對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有細緻嚴謹的態度,所有人都希望在享受著交通帶來的便利生活的同時,也能夠少一些為交通的安全而擔憂。

在每一次交通出行前,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做到有備而無患,畢竟在面臨意外情況之時,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像143號班機上的人如此幸運,我們永遠都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