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姑姐無理要求,是拒絕還是默許

家的組成部分時常發生著變化,女人在沒結婚之前是本家人,一旦結婚就只存在名義上家庭成員。

可能會有人較真,會說不存在,都一樣的。但凡有了婆家的人,多多少少有體會,你不再是孃家人最疼的人,甚至會被遺忘;不再能隨便發脾氣,而是儘量的剋制隱忍。回一趟孃家時刻提醒自己,其實我是客人,唯恐某一句話得罪嫂子、弟媳,而引起家庭矛盾,給孃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也有很多女性回到孃家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會有那麼一點吃醋,感覺自己的愛都被娶進門的女人奪走,產生心理的不平衡,導致行為意識產生變化。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姑姐無理要求,是拒絕還是默許

閨蜜大學畢業以後,就跟男朋友結婚了,後來懷孕了,懷孕期間婆家孃家輪流住。

昨天跟我視頻說了一件事:

這些日子一直在婆家養胎,姑姐也在。說起她的姑姐,帶7歲的兒子常年在孃家,也就是同學的婆家住。

閨蜜跟我說過幾次她姑姐,每次也就隨口一說,沒怎麼聽到抱怨,可前幾天發生的事令她很不舒服。

公婆時常買些水果回家,從街坊鄰居哪裡聽說懷孕的女人吃水果對肚子裡的孩子好。可是每當閨蜜想吃的時候,水果基本所剩無幾,剩下不是壞了就焉了吧唧。

閨蜜孃家自個有家小超市,經常批發些水果,也時常送一些往常不捨得吃的過來。這一次是父母送過水果第二天,閨蜜想去吃一點,去客廳的時候看到姑姐領著孩子在吃,閨蜜就想回自己屋。

沒等轉生就聽到姑姐說:“下次讓你媽多帶一點,家裡都沒了。”

閨蜜有點生氣,她的脾氣秉性我還是瞭解的,萬事不與人爭。但那天還是沒忍住回了一句:“憑什麼?”後來閨蜜跟我說,她講完這句話就後悔了。可能懷孕的緣故,也影響了她的情緒。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姑姐無理要求,是拒絕還是默許

姑姐有點不敢相信地看著她,大約幾秒鐘後,扔下水果衝她喊到:“怎麼了,憑什麼你能吃我爸媽買的,我就不能吃你家的?”

姑姐說完之後,閨蜜臉憋得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站在那裡。

恰巧婆婆經過門前,好像聽到她們的對話,快步走了進來。

令閨蜜想不到的是婆婆指著姑姐說:“憑她叫我們媽,而你只能叫我媽,滾回自己家。”

姑姐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親媽,想從臉上找點答案,但是親媽的臉上只有怒氣。

後來閨蜜的婆婆對她說:“你姑姐從小嬌生慣養,是我們的錯,你別怪她,有什麼事我向著你說話,因為你是對的,我瞭解自己的姑娘。”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姑姐無理要求,是拒絕還是默許

閨蜜通話的意思,感覺衝動了,不應該這麼說姑姐。

但是我卻跟她說: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對他人提出各種要求,反而對自己沒有要求。

如果姑姐這樣對你說:“家裡水果不多了,我去買點。”還會有這樣的反應嗎?還能產生矛盾嗎?

而如果說你答應了姑姐的要求,我估計她下次還會這樣要求,畢竟她的要求顯然不符合常理認知。

如果人都能從要求別人,轉化為要求自己 ,對他人多一分的寬容,自己多一分的擔待,你會發現跟家人、朋友、同事關係要融洽的多。

另外,女人一旦出嫁,角色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主角女兒,變成了配角姑姐,應該要認識到,而不是說去爭這部戲的主角,你主角的身份已經在另一個家庭產生了。孃家需要你扮演的角色其實是知心大姐的身份,你需要化解婆媳、弟媳之間的矛盾,而不是來增加矛盾點。

今日話題:出嫁的你,跟孃家嫂子(弟媳)如何相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