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心談##請你離我,1米之外#


面對嚴峻複雜疫情形勢,各地防控措施可謂是緊而又緊,畢竟這是事關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要事。隨著復工復產的到來,細心的人們可能已經發現,在一些營業網點、超市商場收銀臺、餐館等地方,地上都出現了一道醒目的劃線,一般間隔1米,當然也有1.5米的。這些或紅或黃的橫線像一道無形的防護門一樣,把人們之間的距離人為的拉遠。我看到,在蘭州一家牛肉麵店門口,等待就餐的客人每人間隔1米,像一字長蛇一樣蜿蜒近百米,在初春的街道上,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線。


客觀上說,“一米線”產生並不是這次疫情的產物。在此之前,很多營業場所都是有距離要求的,像銀行櫃檯、火車站售票窗口、一些景點的入口通道等,都有明顯的警示標誌和距離要求的。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劃出短短的“一米線”,既能降低聚集人群的密度,也規範出行人群的秩序。毋庸諱言,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很多人缺乏規則意識,不願意規規矩矩地排隊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在一些必須排隊的場合,一般情況下,都是恨不得人和人緊貼在一起,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心理暗示存在 ,就是我這邊按要求間隔1米了,誰知道拉大了和前面人的距離以後,會不會有人故意加塞呢?現在,有了明顯的標識,將“一米線”作為基本的保障,使每個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人人都更加安全,也更體現了新時代的文明精神。應該說,還是很有進步意義的。


就這次疫情來說,劃定短短的一條“一米線”,讓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無疑有利於避免病毒通過飛沫等介質進行短距離傳播。科學研究發現,一般情況下,飛沫傳播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才可能實現,而距離傳染源1米以外是相對安全的,距離2米以上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沒有外部條件(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劃定1米線或者超出1米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凡事皆有度,也沒必要太遠了,有些地方甚至將距離設定為3至5米,就有點沒必要了。


從長遠看,個人覺得,“1米線”雖然隔開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但對整個社會來說,體現的是秩序和文明,曾幾何時,我們在火車站、景區等地方,人擠人、人挨人、人貼人,到處爭吵聲此起彼伏,抱怨聲不絕於耳,哭喊聲撕心裂肺,一片“大決戰大混亂大逃亡”的無序狀態,事故隱患也是成倍增加,甚至發生踩踏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現在想想確實讓人痛惜。


我在想,現在因為疫情原因,人們打心裡害怕恐懼,都能夠很好地遵守“1米線”,自覺的排除,保持良好的秩序,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是,等疫情過去了呢?真心希望,通過這次疫情,在每個人心裡都能牢固樹立起規則意識、文明意識、謙讓意識,人人心中都有一道永不消失的“1米線”!

如此,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疫”心談##請你離我,1米之外#


#“疫”心談##請你離我,1米之外#


#“疫”心談##請你離我,1米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