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清末时期,英国传教士和摄影师查尔斯·埃沃特·达文特活跃在上海,用照相机拍摄了这个大都市的日常生活场景。19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摄影集《上海:旅行者和居民手册》;两年后,他参与创办了上海业余摄影学会并担任第一任主席。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热闹的市场。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街头表演杂耍的艺人。


上海在清末时期是举世瞩目的大都市,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比其他城市高出一大截。我们从这些照片不难看出,无论是城市界面还是人物状态,上海确实走在那个时代的前列。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热闹非凡的上海外滩。


外滩位于黄浦江畔的租界区,洋人的银行、商行、货栈、码头、领事馆等在此云集,非常繁华。这里原本是一片自然滩地,比较荒凉,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划为租界,洋人以西方的方式经营,竟成为十里洋场。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城外采冰的人们。


那个年代,人们要想在酷暑时节享受冰块带来的清凉,就必须提前半年多准备——在冬至前后从河里取冰储存在地窖里。不过,采冰储冰需要地窖,一般家庭也没有,这种事都有专门的商铺经营,夏天高价出售冰块。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老城厢的新北门。


老城厢的旧北门是晏海门,1860年在它的东边另开了一座“新北门”,即障川门。此门开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取义“挽狂澜障巨川”。就照片中所见,障川门已经没有威风了,被百姓“征用”晾晒衣服了。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街头的小吃店。


锅灶上热气腾腾,不知做了什么好吃的?真想穿越回去,品尝一下地道的上海小吃。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新年,上海福州路上的妇女儿童。


他们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山东路街景。


我们除了看到街边的店铺,还能看到油光闪亮的大辫子。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上海南京路,店铺鳞次栉比。


上海成为开埠口岸初期,南京路还是一条小路,后来洋人为了连通租界与跑马场,不断将这条小路拓宽并延长。1865年,该路被命名为南京路,路边的店铺也随之增多,商业就此繁荣起来。它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

黑白老照片:英国传教士拍摄,清末老百姓日常生活

1902年,苏州河上的小船。


画面稍远处的大桥是外白渡桥。外白渡桥连着外滩公园,又被成为花园桥,苏州河也在此附近汇入黄浦江。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老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