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首破萬億,淨增用戶超“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五年做對了什麼

GMV首破萬億,淨增用戶超“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五年做對了什麼

北京時間3月11日晚間,拼多多發佈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此次財報依舊持續表現搶眼,引發業內普遍關注。


2019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繼阿里巴巴和京東後第三家“萬億級”電商巨頭,全年GMV達人民幣1006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716億元增長113%。


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名看懂經濟評論作家對此文進行了深度解讀。(評論內容精選自看懂APP的解讀)


GMV首破萬億,淨增用戶超“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五年做對了什麼


王鵬

人民大學智能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看懂APP評論作家

拼多多拼購是基於社交的基礎上,這個模式剛產生時,引起了行業內的質疑。恰巧適逢中國的消費升級這個時期,大眾所傾向更多是高品質的商品,價格必然往上漲。然而,當拼多多的模式橫空出世,主打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由於監管問題和價格問題,拼多多出現了很多山寨或仿製或或者劣質產品。


反過來說,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不理解的商業邏輯和商業行為,它背後確實具有一定的具體的可行性或者是真正的需求。拼多多這種模式在中國的發展很快,間接證明的中國的城鄉差距,東西差距以及的互聯網鴻溝還是廣泛存在的。東部地區以及一二線城市已經形成固定的消費習慣,拼購砍價模式,在白領眼裡是比較低端的,不符合自己追求以及社會定位。


而在廣大三四線甚至鄉鎮村裡面還是沒有出現固定的消費習慣,拼多多下沉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市場,由此造就拼多多,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的人均GDP和綜合國力在不斷增強。


廣大生活在鄉村地區的人,利用社交電商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從這個角度出發的拼多多還是具有一定公共價值。在初期,業內很多專業人士不看好拼多多,但隨著拼多多上市,才發現拼多多具有大量的發展潛力。


在中國過去20年的互聯網發展過分強調了免費、空間無界等概念,過度引用互聯網理論,比如流量理論、平臺理論以及資本運作理論等,並在這些理論的引導之下,大量的互聯網創新企業,傾向製造數據,但實際上,造成大量的營銷成本,給一些所謂的折扣給用戶或者商戶,以致利潤愈發薄,一旦遇到了稍有力的競爭對手,可能面臨很大的一個現金流不足的風險,應該提前未雨綢繆,做好相關的應對措施,也可以借鑑當前的互聯網巨頭的一些具體的路徑或者方法。


另外因為在新的變革的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會不斷地加深商業模式的變化。不應該走老路,我們還應該面向未來,不僅僅是去迎合資本運作,更應該提高品牌認知度的曝光,把效益最大化,而不是通過很好的一個平臺,去獲取好的流量,緊接著去獲得一個好的商業估值。


GMV首破萬億,淨增用戶超“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五年做對了什麼


江瀚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看懂APP評論作家

其實拼多多所採用的模式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社交拼購模式,而且這個模式在當前中國整個下沉市場全面升級的時候,是具有裂變遞增效應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拼多多是彎道超車的一個典範,對於這樣的一家公司來說,做這些事情實際上是很正常的現象。


整體來看,拼多多本身他擁有比較好的裂變屬性,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拼多多可以從電商市場的一批非馬變成電商市場,具有長期可持續競爭力的一家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