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而不斷”,A股“調而不懼”


美股週四創紀錄暴跌,三大股指自“熔斷機制”創立以來第三次、也是本週第二次觸發。而在3月9日,美國股市剛迎來歷史上第二次熔斷: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

據悉,三十多年來的美股市場,此前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

但這次遺憾的是其“熔而不斷”不但沒有阻止和延緩美股快速下跌的步伐,反而引發和推動了全球部分股市的“熔斷”連鎖反應。巴西、加拿大、韓國、印尼等八個國家紛紛步美股後塵。

看來這“熔斷”並不“好玩”,有可能“玩”成“好心變成驢肝肺”,甚至“火上澆油”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熔斷機制”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防止盲目下跌風險,給市場一段時間喘息和冷靜。但任何事情往往都具有兩面性,“熔斷”的實施不僅告訴投資者要冷靜,不要盲從,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熔斷”的實施也向投資者發出了市場出現恐慌性風險的信號。親產生的“羊群效應”,讓還在猶豫和反應較慢的投資者跟上了“恐慌者的步伐”。所以,這把“雙刃劍”從它落地開始,就註定了它為“瘋狂”而生的特點。

中國A股在這方面教訓也不可謂不深。曾經的2016年初開始的“股災”,就是由“熔斷機制”首次亮相而開始的,至少從表面上看“非它莫屬”。雖然立即被管理部門“叫停”,但已經給A股市場和投資者心中留下了“累累傷痕”。因為之後的半年裡,A股暴跌近3000點,把2014年下半年開始大漲三千多點的“瘋牛”,於2015年6月15日起,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再次被“拍在了沙灘上”,真正的“哪來哪去”。

如今中國和A股“今非昔比”,近日面對全球市場暴跌壓力,“無論風吹雨打,我自閒庭信步”。今日A股正如我盤前分析那樣,“韌性十足、調而不懼”,大幅低開而又穩步上行,收復大部“失地”,由於今日為週末,市場還得觀察美股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表現,同時反彈也遇到我盤前提示的通道2910點壓力,所以稍事歇息,下週再戰。

在如此大外盤壓力之下,A股依然“我行我素”,資金逢低吸納佈局積極,成交量較昨日明顯放大,收盤也有七十多隻股票漲停板。表明目前我國疫情防治趨好,經濟復甦提速,積極政策密集出臺。加之面對境外疫情蔓延,資本市場暴跌,資金流出的局面,A股將進一步加大對國內外大資金的“吸金能力”。關注大資金青睞的5G,芯片,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充電樁,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