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而不断”,A股“调而不惧”


美股周四创纪录暴跌,三大股指自“熔断机制”创立以来第三次、也是本周第二次触发。而在3月9日,美国股市刚迎来历史上第二次熔断:标普500指数日内跌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

据悉,三十多年来的美股市场,此前真正触发熔断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

但这次遗憾的是其“熔而不断”不但没有阻止和延缓美股快速下跌的步伐,反而引发和推动了全球部分股市的“熔断”连锁反应。巴西、加拿大、韩国、印尼等八个国家纷纷步美股后尘。

看来这“熔断”并不“好玩”,有可能“玩”成“好心变成驴肝肺”,甚至“火上浇油”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熔断机制”的初衷是好的,为了防止盲目下跌风险,给市场一段时间喘息和冷静。但任何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熔断”的实施不仅告诉投资者要冷静,不要盲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熔断”的实施也向投资者发出了市场出现恐慌性风险的信号。亲产生的“羊群效应”,让还在犹豫和反应较慢的投资者跟上了“恐慌者的步伐”。所以,这把“双刃剑”从它落地开始,就注定了它为“疯狂”而生的特点。

中国A股在这方面教训也不可谓不深。曾经的2016年初开始的“股灾”,就是由“熔断机制”首次亮相而开始的,至少从表面上看“非它莫属”。虽然立即被管理部门“叫停”,但已经给A股市场和投资者心中留下了“累累伤痕”。因为之后的半年里,A股暴跌近3000点,把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涨三千多点的“疯牛”,于2015年6月15日起,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再次被“拍在了沙滩上”,真正的“哪来哪去”。

如今中国和A股“今非昔比”,近日面对全球市场暴跌压力,“无论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今日A股正如我盘前分析那样,“韧性十足、调而不惧”,大幅低开而又稳步上行,收复大部“失地”,由于今日为周末,市场还得观察美股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表现,同时反弹也遇到我盘前提示的通道2910点压力,所以稍事歇息,下周再战。

在如此大外盘压力之下,A股依然“我行我素”,资金逢低吸纳布局积极,成交量较昨日明显放大,收盘也有七十多只股票涨停板。表明目前我国疫情防治趋好,经济复苏提速,积极政策密集出台。加之面对境外疫情蔓延,资本市场暴跌,资金流出的局面,A股将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大资金的“吸金能力”。关注大资金青睐的5G,芯片,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充电桩,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