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並不是準確的24小時,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提問題的小夥伴,地球自轉確實不是24小時,它的參照不同,一個恆星日是1恆星日=23小時56分4.09894秒。還有一個就是太陽日,太陽日是23小時56分鐘4秒。太陽日是依據太陽運動,所定義的時間,可以分為視太陽日和平太陽日。


一.什麼是恆星日

恆星日,是指子午線兩次對向同一恆星的時間間隔,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是地球自轉360度的週期,為23小時56分4秒。簡單的說,恆星日是地球自轉週期。

地球自轉並不是準確的24小時,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二.什麼是太陽日

以太陽為參考點所度量的地球自轉的週期。即晝夜交替的週期,亦即一晝夜。是太陽連續兩次經過同一子午線的時間間隔,叫做一個太陽日,由於地球在自轉

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一個太陽日,地球要自轉360。59'需24小時。分真太陽日(視太陽日)和平太陽日。

地球自轉並不是準確的24小時,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每過23小時56分鐘4秒,在太陽系的參照系下,地球完成自轉一圈(地球自轉360°,1恆星日),但與此同時它也繞太陽公轉了大約1/365圈,這使得地球原來對著太陽的地方沒有對著太陽,這個偏差需要大約3分56秒來彌補。注意,每天都需要3分56秒來彌補。

三.太陽日和平太陽日

太陽日是依據太陽運動,所定義的時間,可以分為視三.太陽日和平太陽日。

那麼什麼是視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呢?

視太陽日是依據視太陽定義的,也就是真實的太陽兩次經過該地的子午線的時間間隔,可以使用日晷來測量。

平太陽日是以平太陽為參考點,以平太陽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轉360°59',需時24小時。更明確的說,平太陽日是經由觀察太陽相對於恆星的週日運動,所獲得的平均太陽時,經由人為的調整而顯示在時鐘上的時間。

平太陽日的長度是固定的24小時,在一年之中不會因為晝夜長短的變化而改變。視太陽日的長度會與平太陽日(86,400秒)不同,相鄰的每一天最多可以短22秒或長29秒。因為這種延長或縮短會持續進行一段時間,所以最多會比平太陽日提早17分鐘或延遲14分鐘。因為這些期間是週期性的,平太陽時和視太陽時的差值就是均時差。

地球自轉並不是準確的24小時,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在順行軌道上的行星,像是地球,恆星日會比太陽日短。如圖:在時間1,一顆遙遠的恆星和太陽都在正上方;在時間2,行星轉了360°,遙遠的恆星在正上方(1→2 =恆星日),但是要再晚一點,在時間3的位置上太陽才會在正上方(1→3 =太陽日)。不過,太陽相對於恆星始終是在黃道上向東移動,因此從紀元前一千年中期,相對於恆星的週日運動可以用來測量平太陽日,來比較以確定時鐘的誤差率。巴比倫的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均時差和如何利用相對於恆星的自轉速率,恆星時,來改正,以獲得比水鍾更為準確的時間。這種理想的恆星時日後也應用在行星、月球和太陽運動的描述。


因此平太陽時與協調世界時之間的差異,就成為是否需要做閏秒調整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