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由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等主演的國慶獻禮影片《攀登者》在高關注度和高口碑之下,於9月30日燃情熱映。

《攀登者》是中國第一部登山題材的類型電影,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精確測量的故事。電影中傳達的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攀登精神,讓觀影者紛紛感嘆“有血有肉的故事,我的眼淚不值錢”“回望歲月,壯懷激烈”……

除了電影傳達的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精神之外,電影《攀登者》本身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現實回應。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電影《攀登者》的出現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在《攀登者》之前中國並未有同類型的電影,無論是電影創作還是攝製都是處於空白狀態,對製作方來說,毫無經驗可參考。除此之外,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不僅面對創作經驗匱乏、時間緊迫的難題,還面對著如何在當下的語境中傳達出主旋律電影的新高度,因此劇組的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這正如電影所傳達的精神一樣,電影拍攝克服了重重困難,從接到拍攝任務到完成影片製作只用個十五個月,《攀登者》在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條件下創造了紀錄,這也代表了國產電影創新力量的不斷崛起。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作為主旋律電影,如何處理好現實語境與主旋律的關係一直是國產電影的重要課題。回顧2009年到2019年,也就是從建國60週年到建國70週年的十年間,從《建國大業》到《攀登者》,主旋律電影主動適應現實語境,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之路。我們看到,這十年間,從《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再到《湄公河行動》《戰狼》系列、《紅海行動》以及今年的《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電影在獲得商業成功的同時,從不同角度講好中國故事,傳達好中國精神,回首這十年的創新之路,這其中蘊含了許許多多電影人的心血。

回到電影本身,瞭解《攀登者》背景的都知道,電影取自於真實的歷史事件。為了打破中國攀登珠峰的空白,1960年3月始,中國登山隊先後三次向珠峰發起挑戰,但都以失敗告終。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衝刺,終於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打破了西方認為無法從中國境內登上珠峰的妄斷。十五年後,中國登山隊帶著儀器與裝備,又一次向世界屋脊進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首次精準測量了珠峰高度——8848.13米。

劇組為了真實還原這段歷史故事,影片的主創團隊在前期籌備階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從場景搭建,到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所使用的冰鎬、冰爪、氧氣瓶以及登山服等裝備與服裝道具,都嚴格遵循史料記載,做到真實還原。為了能夠最真實地還原中國登山隊的攀登精神,影片還在西藏珠峰實地取景,拍攝期間,演員需要揹著重達17公斤的登山裝備進行訓練和拍攝,真實體驗高原環境,高海拔、極度缺氧、極度寒冷、變化無常的氣候環境,以達到最真實的演繹。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作為一個細節控和考據狂魔來說,我注意到,在這一段真實的歷史中有個讓所有中國人感到汗顏和惋惜的細節——60年代時中國攀登珠峰用的裝備是從瑞士蘇黎世採購的。

從相關歷史資料中查到,為了登上珠峰,國家投入巨資去購置裝備,總共採購了200多種,數百噸重。攀登者們身上揹負裝備也有數十公斤重。在海拔七八千米高的雪原高峰,身負那麼重的裝備,還要忍受高反缺氧的環境,我們可以想象對人的生理極限是多麼嚴峻的挑戰。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而到了1975年國家第二次組織攀登珠峰時,全部的服裝雖都是國產,但裝備卻並未盡如人意,但卻是當時我們能夠使用的最先進的設備。仿蘇式衝鋒衣採用尼龍綢面料,有一款高山睡袋充絨量高達2500克,不僅笨重,而且使用者在珠峰大本營使用時熱得睡不著。

登山是一項危險係數極高的運動,專業的設備能夠為勇敢的攀登者提供強力的後援。在《攀登者》中我們看到隊員們身穿專業登山服,手持登山鎬,肩上扛著登山繩,揹包裡有抗風帳篷、睡袋、水和食物。這些專業的登山裝備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救命的作用,電影中吳京飛越冰裂縫時登山鎬派上了用場;登山索也是他們手中重要的工具;帳篷被暴風颳跑後,他們只能靠著簡陋的睡袋保暖,胡歌飾演的楊光便是因為割斷了睡袋,導致了雙腿嚴重凍傷。楊光的故事原型便是1975年的登山隊員夏伯渝。當年他將睡袋讓給隊友,自己卻被凍掉了雙腳,事後只能截肢。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夏伯渝的人生經歷也極具傳奇。喪失雙腿後的夏伯渝並未放棄自己的攀登夢想,1993年他又罹患癌症,在經歷截肢、癌症、多次大手術等磨難後,他仍然屢次挑戰自我,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2014年、2015年,他連續攀登珠峰,卻遭遇雪崩和地震。2016年,第四次攀登珠峰,在海拔8750米的時候遭遇暴風雪,距離頂峰只差94米,只能遺憾的下山。2018年4月12日,沒有放棄夢想的他終於在第五次挑戰登頂珠峰時成功,圓了自己四十幾年的夢想。

從舶來品到國產領先,從《攀登者》中隊員裝備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

從1975年到2018年,在四十幾年中,夏伯渝曾多次試圖登頂珠峰,但卻因為專業設備條件等原因多次失敗。隨著國家國力的不斷強大,各種民族專業品牌的登山設備也越來越先進,當2018年夏伯渝登頂珠峰時,身穿的正是中國自主品牌凱樂石的專業設備。能夠在69歲的高齡,以雙腿假肢的艱難條件成功登頂,離不開先進專業的登山設備。假如當年登山隊員能夠有這樣專業的設備,估計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而這也正恰恰說明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

電影《攀登者》正在熱映,正如電影所傳達的一往無前、不斷攀登的精神一樣,我們國家能夠強大起來,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人帶著攀登精神不斷地挑戰不可能,這也激勵我們年輕一代更要繼承這種精神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