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會這些題,教育知識與能力 簡答不丟分(三)

21. 簡述成敗歸因理論。

答: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歸因和不可控歸因。同時又把成敗原因主要歸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等。歸因理論是從結果來闡述行為動機的。其作用表現在:

有助於瞭解心理活動發生的因果關係;

有助於根據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推斷個體的心理特徵;

有助於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運用歸因理論瞭解學習動機,對於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會產生一定的作用。

22. 簡述我國中學德育的任務與主要內容。

答:我國中學德育的任務就是通過學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應達到一定的要求或培養規格。其主要內容有四點:

(1)培養學生逐步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

(3)逐步使學生養成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法紀觀念和文明行為習慣。

(4)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質。

23. 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它是教學工作的騎士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2.上課,它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3.作業佈置與反饋,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4.課外輔導,它是上課的必要補充。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

24. 簡述備課的主要內容

1.備教材,即鑽研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有關教科書。

2.備學生,即瞭解學生的基礎、興趣和需要等。

3.備教法,即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設計教學方法。

25. 簡述德育過程的一般規律

1.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規律。

2.學生在活動交往過程形成思想品德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反覆且長期逐步提高的規律。

26. 簡述貫徹疏導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27. 簡述當前課程評價發展的基本特點

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2.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

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5.注重過程,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28. 簡述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內涵

1.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

2.評價功能: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3.評價觀念: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展的趨勢。

4.評價內容:評價內容綜合化,評價標準綜合化。

5.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

6.評價主體:多元化,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

7. 評價過程:關注發展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

29. 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間接性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發展性規律)。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雙邊性規律)。

4.掌握知識與形成思想品德相統一(教育性規律)。

30. 簡述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

1.明確學習目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師的講授應抓重點、難點、關鍵,起到“點”和“撥”的作用。

3.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4.鼓勵學生將知識創造性地用於實際。

5.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