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你嚮往嗎?

暱稱右耳


大家好,我是一個出生於農村,生長於農村,雖務工在外,但依舊家在農村的農民,我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吧?這是最真實,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的感受。

我出生的時候,農村還是大集體合作社。我上小學的時候,開始包產到戶了。我從學校畢業後便直接褲腿一挽,下田種地。那時候農民還特別熱愛土地,除了自己那一畝責任田,還去山腳荒坡開荒。吃絕對不愁,愁的是農業稅,於是總是想方設法多種些種稼,吃不完就養雞養豬,雖然利潤不高,但總有些收入。田邊地角栽上桑樹,養蠶也是那時家鄉主要的經濟來源。那時候的農村閒人極少,鄉親們整天都在忙碌,是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年輕人卻非常厭倦那種日復一日守著莊稼的日子。後來年輕人終於對土地失去了耐心,紛紛踏上了打之路。有的人賺了錢,便在城裡買了房,春節回家轉一圈,祭了老人,便又回了城裡。

家中父母已年滿九十,他們也許是對土地最有感情那一輩人,前兩年他們身體好的時候,依舊去地裡忙活。我們兄弟姊妹五個都勸他們好好歇歇,種了一輩子地還沒種夠麼?可他們卻一意孤行,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家的日子,我也幫著他們鋤地、澆菜。再看看一個村的現實情況,又有些令人傷感。家中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婦女兒童,青壯年基本是傾巢而動,因為種莊稼的利潤有些低,誰又願守在家裡呢?

最近,有些在城裡買了房的農村人,又紛紛回老家農村建房。他們說,回農村養老比城裡好,空氣清新無汙染,自己種沒汙染的精食和蔬菜,又健康又安全。我於是明白了,他們不是喜歡過農村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只是想延年益壽吧了。而我這一個真正的農民又是什麼想法呢?說實話,我雖然對莊稼利潤低有些牴觸情緒,但還是熱愛農村生活,農忙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閒時,喝茶看書,去地邊走走,看莊稼的長勢,也是一種美好。但前提是,生活無憂,經濟不愁。






來自桃花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我向往。

我出生的農村,圍堂屋轉,雞鴨魚鵝。沒事可做的莊稼人,會在下雨的時候串門。倚在門上端著清明剛好的茶葉,聽屋簷下的滴水聲。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天生的詩人。在討論雨後的收成。茶葉來自另一個村,跟這個村進行著物物交換。我家屋後是一片竹林,春天長出筍子秋天落葉。雞鳴狗吠,運行著最自然的規律。

門前的莊稼地,種出過落花生,開出過油菜花,也長出來一個個玉米棒子。老人們不必看農曆,自然知道節氣。爺爺在老屋廢棄的宅基地種出菸葉,自制了一支菸槍。過不了多久,他會跟同樣愛抽葉子菸的楊大爺交換使用。一個蹲在門前,一個蹲在田頭。嫋嫋輕煙,轉眼就到了吃飯的時候。

如今,這一切早已淪為過去,化作童年二字。正在消失,寫進歷史。有時候,我不得不更加悲觀地考量這個時代的進步。毫無疑問整個近現代史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顛覆,徹底告別農耕文明,科技發明和工業進程帶來了卓著的功勳,摧枯拉朽地淘汰了很多東西。時代實在是發展太快,快到我們甚至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後果。

所以我還是很嚮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

以上是個人經驗之談,希望可以幫到題主你,如對以上內容有不明白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點贊關注我“我愛美麗鄉村”,這邊為你解答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


美麗田園生活


看似悠閒,但勞作之苦,非親身經歷絕不知其五味雜陳!七O年,我高中畢業在農村勞動過三個月,深深體會到到父輩們要子女走出農門的初衷。風景畫面上,一位農夫扛著犁,牽著牛,夕陽下悠然回家,配以小橋流水,優美的田園美景,真美真好!那你去扛著犁走在田埂上試試,還有沒有景?美不美?真是飽人不知餓人飢呵!


用戶5527562897901


我今年4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為了生活我四處奔波,起早貪黑,晚上還得加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我來說是很奢侈的,我很嚮往這樣的生活,但是沒辦法啊!希望我60歲以後生活沒有啥壓力和負擔了,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鄉村小睿


本人也是農村長大的,當時為了更好的生活,選擇了來大城市發現,現在已經在這邊成家,有個女兒也已經上高一了,每天為了生活忙忙碌碌,起早貪黑,每到年底也會回老家看看那邊的親人,說實話過長了大城市喧鬧緊張的生活,現在特別嚮往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前提是得有足夠的積蓄,才能去過那樣的生活,目前為止還得奮鬥,六十歲以後可以考慮考慮


快樂芬達yy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是一名80後農村人,一直在外地打工。你說的這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也很嚮往。每天能在自己的田地裡揮灑汗水,自己種糧食,種蔬菜,是挺好。每天感受太陽的東昇西落是多麼好啊!可是現在農村基本沒有光指著種地為生的人了,上歲數的就在附近找個小廠上上班,年輕的都是去外地工作了。也是沒辦法,都想過的好點,現實太殘酷了。只能是有錢人過那種生活了。


吥離鈈❼


你好我是小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農村長大的,在外打工累的時候,都會嚮往著家鄉的一草一木,想著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農村什麼都好就是缺設施缺設備缺改善,但是為了生活城裡那麼多農民工,每年流年往返的機票車票,火車擠的抬起來也願意去坐,哪怕是站票因為便宜,想得開的,哪兒都是坐哪兒都能睡,不理解的還以為是流浪漢進城討口的,為了嚮往的生活,有穩定的收入,為了子女更好的教育,子女求學跟讀,不是城裡人還不讓你進那個學校,進個學校還要靠什麼關係走後門搞得跟做賊似的,說句玩笑話農村也可以搞特殊,但凡是城裡人買個瓜果蔬菜統統珠寶價,哪怕是買一根蔥,次蔥也可以說蔥王級別的,城裡人想住農村房必須是特製的帶穀草的,取水帶踩的按立方算,住丈寬的按分鐘計算,二里地那就更算不清了,以前在城裡租房住一聽查暫住證的來了,嚇得衣裳褲兒不穿往外跑,撒腿就是一趟,跑都跑不贏,不知道的還以為終結者國產版的開拍了,派你拯救世界維護和平。容易嗎不容易,都希望多掙點錢把村裡的房子建的漂漂亮亮的,生活環境改善好點,有一條平整的路,嚮往的農村改善起來,還是要鼓勵自己好好努力工作,才能建設美好的家鄉嚮往的生活,到那時候都往村投資,鄉鎮建設,建設同時不要破壞農村的生態環境,那才是農村美好向往的生活。以上都是個人意見,希望可以幫到你











瓢兒灣小羅


這是一個美好的生活憧憬,也算是返璞歸真吧!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農村的一草一木都有著特殊的情感。清晨,背上揹簍,手拿鐮刀,割一把青草,溼漉漉的,一股草香撲鼻而來。

春天,滿地的野草野花,絢麗奪目,蝴蝶在花間飛來飛去,充滿了鄉間情趣。不用遠行,就能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夏天,滿眼的綠色,鬱鬱蔥蔥。炎熱的中午,吃罷了午飯,手拿一團蒲扇,躺在樹蔭下,閉上眼睛,手搖蒲扇,耳朵聽著唧唧的知了叫聲和其它鳴蟲的呱噪。到了夜晚,喧鬧了一天的鳴蟲停止了鳴叫,寂靜的,都能聽到莊稼咔咔拔節的聲音,嗅到莊稼散發出來的熱氣騰騰的綠葉味道。

秋天,大地一片豐收景象,高粱漲紅了臉,稻穗笑彎了腰,茄子穿紫襖,冬瓜披白霜。滿滿的收穫,滿眼的憧憬。

冬天,大地銀裝素裹,糧食滿囤,人們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滿樹銀花不夜天,坐在熱乎乎的炕上,做上一大桌子的飯菜,一家人圍在一起,端起酒杯,高高興興地享受著豐收喜悅。

一年四季裡都會不斷變換著顏色,奉獻著鄉村清新、恬靜、閒淡饕餮大餐。

是的,這些年,客居城鎮,蝸居樓房,遠離了農村那種熟悉的生活,漸漸適應和習慣了樓梯、地板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喧鬧。然而歲月催人老,早年農村那種生活又不斷的向我走來,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呀,怎能不令我向往呢!

不知這樣回答是否滿意,謝謝!


貳零貳零11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你嚮往嗎?我是毛逗子的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閉上眼睛想想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畫面啊!告別了都市的喧囂和沒完沒了的競爭,人心迴歸平和,生活變得好單純!

是啊!

農村的生活會清苦些,物資條件是缺乏些,也會有很多的愁與煩,但生活在一個平靜的環境里人的心就會平靜。

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起起落落,總想有個安靜的角落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所以看到這個題目會很喜歡吧!人的一生總在追求更好的,而忽略了已經擁有的,當自己能靜下來思考就會發現原來需要的不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實的生活還不能讓我們完全放下,但每年可以給自己那麼一些時間讓自己靜下來,讓心回到最初!



我是毛逗子的媽


現在已經是2020年,基本上現在的農村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很少有年輕人在家種地。如果種地也是和家人一塊承包地做一些能賺錢的項目。如果是簡單的耕在家的地,不幹別的活,婦女可以,如果家中的男人也都在家務農,可能賺不了很多錢,養家餬口都有問題。只能過很艱苦的生活。

這種生活不是我向往的,一個是因為我不會種地,也沒有要去農村包地做項目的打算,唯一和農村相關的是公婆是農村的,他們農忙的時候會回去幫幫忙。還是出去務工賺點錢比較實際。

現在農村人基本就是男的出去務工幹活,女人持家,在家種地看孩子,男人下班後再幫女人幹一些地裡比較重的活。要是全家都在家種地的可能只有一部分老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