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街道」 街道食堂探討出來的"高校+社區"管理新模式

街道食堂探討出來的"高校+社區"管理新模式

——駐社區防疫聯絡員視角記錄(三)

每次來到街道食堂吃飯,習慣性地跟街道黨工委委員王豔坐到一起。年齡相仿,趣味相投,對於"高校+街道"黨建共建,創新"高校+社區"管理方式的觀點總是不謀而合。

王豔是一名有著多年豐富社區管理工作經驗的基層幹部。作為街道聯點建國里社區的黨員幹部,初到社區,她耐心細緻地給我介紹社區工作的性質與內容,社區工作的重難點,社區防疫及復工復產工作的開展情況,目前社區防疫工作的短板與困難,幫助我快速地進入角色,開展防疫聯絡員的工作。

我倆喜歡在食堂裡吃飯的時候聊聊天,雖然間隔一米,但絲毫不影響我們探討社區的管理創新,社區的黨建建設。高校教育工作者擔任社區防疫聯絡員,防疫並不是最終的工作目的,如何利用高校的優質資源實現社區建設+高校智慧?如何充分調動高校、街道、社區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同參與社區的發展建設和管理,才是最值得深入思考與研究的課題。

我認為可以借鑑全國優秀街校建設典型案例,以"五聯五建"的典型經驗為抓手,以黨建引領促感情融合、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打造自有特色的"高校+街道/社區"黨建共同體,在組織聯網、陣地聯建、黨員聯動、活動聯誼、實事聯辦方面,構建合作共贏的區域化黨建新模式,在街校合作中實現共建共贏。相關課題研究工作正在著手進行。(通訊員:市駐建國里社區防疫聯絡員 郝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