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72條:五苓散的擴展使用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2)

此條是對是上一條的擴展運用,上一條主要講的是膀胱氣化不利導致的小便不通的症狀,此條主要講的是上火的症狀,有些時候不會出現小便不好,出現上火的症狀也可以用五苓散這個方子來治療,在臨床運用的非常好,從哪裡可以看出上火呢?脈浮數,浮為有表症,數有熱,數脈可以代表裡熱,也可以代表體表有熱,煩渴者,煩就是裡熱,因為表熱是不煩的,就想桂枝湯的低燒一樣,出現肌肉痠痛是沒有煩躁的感覺,只有出現裡熱很重的時候,表現的比較煩,比如說白虎湯症就是大煩渴不解,渴是裡熱比較重,裡熱傷津,就表現出渴的症狀,這裡沒有提出小便不利,所以五苓散有時候在臨床運用的時候是清熱的作用,表現症狀可能是小便黃,小便刺痛,小便臭的一些症狀,所以通過利小便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喝五苓散的時候要多喝水,水喝的多再加上通過五苓散利尿的方法,把熱從小便中排出來。這裡的熱不是太嚴重,還沒有達到傷陰的程度,跟豬苓湯有區別,豬苓湯是陰傷的比較厲害,所以加上阿膠來滋陰。所以五苓散長期運用於膀胱氣化不利,小便黃,刺痛,以及有些時候溼熱重的腰痠都可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