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國企工資低,為什麼感覺還有很多人想進呢?

上岸小助手


“穩定”

國企工作“穩定”是大家的一個共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選擇國企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雖然工資稍微低一點,但是福利補貼高啊。小才的一個朋友在熱電廠工作,除去人民幣的補貼,包吃住、有周轉房、發放的實物很多,甚至每個月固定發放6張電影票,社保加班什麼的都是跟著法定的走,整體算下來其實薪資也不算低。這樣的福利待遇在私營企業是想都不要想得。

我們拿2020年舉例,面對疫情多少中小企業陷於經營困難,不得不裁員;有的私企甚至會藉著疫情去優化公司的人員組織結構,要不在家待業期間也沒有工資,能保住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國企是基本不會發生的,只要不犯什麼嚴重性的過錯,基本可以在國企安享晚年。


共享人才


有位網友這樣說:“我現在就在國企上班,我也是去年剛畢業,進國企也要看你進的是什麼樣的國企,國企也是有差別的,但確實是輕鬆,朝九晚五,雙休確實是這個樣子,沒有特殊情況基本不加班,待遇勉強說的過去,五險一金啥都有,拿到手的不多,畢竟剛畢業。 國企失去了小型企業的氛圍,整個氛圍就是那樣,而且裡面關係太複雜,很多都是雙職工,而且關係戶也有,水面下的關係你看不清,晉升也是先遙遙無期,很難輪到你,說白了,沒有背景、關係是很難爬上去的,有時候調個部門都難,你就麼得選,工作內容整天都是那個,忙了忙死閒了閒死,真的和混日子一樣,我都想好了,今年先呆完,年後來了就辭職,真的是打發青春。 如果是那種壟斷性國企,有關係的話還是在呆裡面,我們這些普通的幹幾年也就積累個經驗就走了,那圈子不是你能玩的動的。”還有網友這麼說:“因為現在就在一家國企,還是所謂財大氣粗的電力類央企,當然是三級子公司,工資低,事情多(全是雜事,如果是私企或者外企肯定沒有的),想出去又沒有合適的,到手一年70000+,剛畢業一年多,房價又高,感覺壓力好大,想出去又不知道去哪。”

國企工作的這些屬性導致了很多人希望有機會進來,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發展道路和個人能力和個人想法,你也可以選擇進入私企或者創業,這都是比較大的挑戰,會失敗,但是成功了將會生活的更好。在此希望每個在外奮鬥的人們都工作、生活順順利利!



幽靈酷少


有個認識的朋友,在二線城市的國企的進出口分公司當部門經理,到現在都這家公司有2將近20年了。
一天吃飯的時候,聊起了工資這個話題。他說他工資一個月才3000多。
聽完我都震驚了。
心想怎麼可能,好歹也是國企旗下公司的部門經理,而且工作了20年,一個月3000多太少了吧。
這個朋友還有開著雅閣和還有140幾坪的海景房,想想都不敢相信。
後面聽他說了才知道,他們除了每個月的基本工資以外,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補貼,像餐費補貼、車輛油費補貼、節日補貼等等,出差還有出差補貼、住宿補貼等,這樣七七八八的補貼算進去,每個月也有不少錢。
每半年和全年的業績達標,還有很可觀的獎金可以拿。


我個人覺得國企的優勢主要有穩定、管理和平臺。

穩定

經歷過此次的疫情,很多人就會發現國企的一個很明顯的優勢。那就是穩定。

這次的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很嚴重,很多私企都是直接倒閉,有的員工是停薪待業,有的被裁員、被迫降薪等。

對於國企來說,他們的資金鍊比較穩定的。

除了自有資金(國家、地方財政撥款), 還有借入資金(像對外舉債,如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當然國企的所有運營收益也都是屬於國家的。

資金鍊穩定,其實對於企業的員工來說是非常是件好事。不用擔心公司會因為沒錢發不出工資。

國企一般都不太可能面臨倒閉,所以其公司的員工一般都可以直接工作到退休。

工作穩定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

管理

國企經過多年且較長的管理經驗,對於制定的各種制度、文化、流程也都非常成熟,而且不會有很大的波動和改變。

在國企裡很多規定說一就是一,很難允許跳流程。而民企可能今天說一,過兩天就變成三了。

當然民企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做一件事,在效率上會比國企快。因為國企要走的流程太多了。

對於國企來說,他們更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會隨意開除、辭退員工、剋扣工資等。

平臺

都說國企是屬於平臺公司。國企自己有的平臺體系和民營企業相比是有很大優勢的。

國企的各種資源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像這次的疫情,福建一家國企在很多經銷商都拿不到工廠生產的口罩使用、銷售的情況下。他們卻可以有穩定的口罩貨源供應,而且在他們分公司的各個超市門店,以搖號的形式,給市民提供平價口罩。

好的平臺就有好的資源,好的進貨資源,好的客戶資源,好的人脈資源。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依靠好的平臺發展。像而且有的還會通過人際關係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到國企裡上班。

國企表面上看起來工資低,但實際上卻有很多的看不見的優勢,所以才會有很多人想時國企上班。


以上是棟哥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棟哥說職場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外貿生意的,開了一個小型加工廠,主要是為大型出口企業做配套的,僱了十幾個工人,除去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機床折舊費,其實所剩無幾,一年也就二十幾萬利潤。

這次疫情突然來襲,讓他沒有一點心理準備,沒有及時去討要欠款,又要給十幾個工人開工資,造成現金流一下就被切斷了,有破產倒閉,被工人告上法院的危機。

可他還好有個好老婆,在國有事業單位上班,疫情在家期間,單位照發工資,不會無理由辭退她,照樣給她交五險一金,讓她退休生活有保障。

我的朋友就因此無後顧之憂了,可以從容應對了,如果因拿不到貨款,造成加工廠破產倒閉,引發工人追薪,銀行討債,就上法院討貨款,給工人發工資,變賣機床,加工廠關門,回家讓老婆養著,做一回小白臉。


光芒萬丈34957


首先國企工資並不見得低,我本人就在國企,就我所看到的一個普通的售前工資就比我原來400多人民營企業的部門經理工資要高得多。我是文職,之所以離職也是因為之前工作的工資太低了,拿到手4000不到。離職到現在的國企工資翻了翻。

其次不是所有國企都是大家想的端著茶杯看報紙,至少我們公司就很忙,加班是常態。現在很多傳統行業都受到大經濟形式的影響,面臨改革,雖然有政策性的項目傾向,但全靠著這類項目也很難生存。

不過當你從國企出去,很大可能可以找個更大的平臺,像阿里,騰訊,你的工資就可以翻翻了[呲牙]


小Q的媽媽


我在國企七年了,這個問題按我瞭解到的回答你。

大家說的國企工資低,應該針對的是到手工資低,真正比起工資總額來,還是可以的。

1.工資總額不低

大家所說的工資,是指員工一個月的稅後薪資,即月薪。它一般包含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金、各種補貼等,扣除完五險一金(有的效益好的企業還有年金)及個稅後,既是到手工資。

一個國企,除了給員工支付薪資,還有管理費、福利費、工會費等開支。局外人所知道的就是工資,這些隱形費用很少人知道。比如管理費中有出差補貼、培訓補貼,福利費有餐費補貼、住宿補貼、車輛補貼,工會費有節日慰問、生日慰問等。

還有國企都是根據法律法規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特別是養老保險和公積金。比如公積金,私企一般按最低標準交,一個月就一兩百,而國企是足額交,一個月2000左右的很普遍。

小結:所以按工資總額對比,國企工資是不低的,甚至比私企高出一截。我目前到手不到6000,但是算稅前月薪也算是月入過萬了。

2.工作環境友好

這一點是很多選擇國企的原因。對比私企,國企的工作量相對輕鬆、穩定,私企動不動就是“996”,有的甚至是“5+2”“白+黑”,一個人幹著幾個人的活;而國企相對友好,一般朝九晚五、雙週末,工作強度也沒私企那麼高。

小結:國企作息比較規律,很適合有家的人,可以照顧家庭。

3.工作相對穩定

這一點就是老一輩人老說的工作穩定吧。國企因為背後股東就是各級政府,不怕資金鍊斷掉,也有很多政策支撐著,不容易倒閉。另外一個就是你一旦進了國企轉正後,只要不犯重大錯誤,一般是不會被辭退的,所以不用怕被老闆炒魷魚,丟了工作。

小結:因為工作穩定,所以在國企裡同事間的關係一般相處比較好,也比較簡單,沒有職場中的勾心鬥角。

總結:綜合上面幾點,就是題主所說的很多人想進國企的原因。但是現在的國企也慢慢的在改革了,向市場化靠近,比如MDI化工巨頭煙臺萬華公司,雖然也是國企,但是運作都跟私企沒區別了。你要是有能力還行,沒能力的話也會被淘汰清退。所以不要抱著進國企就一切OK了,進了國企也要好好學本領,這樣在未來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凌晨的寅虎


國企待遇要看所在企業的效益,效益好壞決定工資的高低,但不管怎麼低,國企都是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的,最主要的還有以下幾個私企或民企所沒有的福利:

1、五險一金;效益好的有兩金,所謂五險就是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二金就是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

2、凡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都能享受,還有比如說各種假期(生育假期、探親假期……)。

3、會不定期發放各種福利(當然只說效益好的國企)。

當然國企也有弊端;就是任人唯親、潛規則等等比較嚴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清楚一些!


銅豌豆SYF


他來了,他來了,優秀的“子騫職說”走來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說的,我自己是一名90後國企HR,掌握的資訊還是相當熱乎的,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再合適不過了。


其次需要提醒一下,不是所有的國企工資都很低,很多大型國企、央企的薪酬競爭力還是很強悍,比如銀行、保險、電網、中石化、中石油等等。


再次我們來回答有些國企工資低,為什麼還有人想進。這需要從國企自身的優勢說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工作穩定性強。國企是出了名的“鐵飯碗”,工作穩定性高,很少聽到哪個國企或者央企裁員或者工資發不出來。我們單位從來沒有裁員過,也從未拖欠工資,每逢節假日工資都是提前發放,讓職工有錢過節。即使是這次疫情期間,很多私企發生了工資減少,甚至發不出來的情況,但是我們單位沒有,都是準時發放。

2.福利待遇好。

國企的福利待遇是吸引大量畢業生的又一主要因素。以我們單位為例,主要的福利如下:(1)單位為職工建立六險兩金,雙休:(2)每逢法定節假日有過節費,春節有大禮包,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餅;(3)職工有就餐補助,生日有生日蛋糕券,每人都會有電影票;(4)有免費體檢、療養等等。這些福利是絕大多數私企無法做到的。

3.工作有面子。在很多老一輩人眼裡,進去國企工作,那就是進入官道了,跟公務員一樣厲害。這一點在農村表現的更為突出,在我們村裡,要是誰進入電網、銀行等工作的話,那都會成為親戚鄰居們誇讚的對象,也會成為小孩子們的榜樣。因為在親戚鄰居們看來,進了這些地方,無疑就找到了一輩子的歸屬,所以每次回家親戚鄰居們總會很熱情的跟你打招呼,即便是長輩也會主動問你,因為家裡人不圖別的,就希望子女能有個鐵飯碗,而無疑我剛好做到了。

4.未來高層次發展的廣度。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沒注意,但確實是這樣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政府的幹部都有國企工作的經歷,而且在國企的工作時間還挺長。這一點是私企所不具備的。

5.工資低不代表收入低。國企通常所說的工資是基本工資,但事實上國企的收入還包括月度獎金、年終獎,甚至有的還有季度獎、半年獎,如果算上這些,可能收入就不一定低了。

6.退休後的待遇比私企要高。在國企中五險一金或者六險二金,一般都是按照政策上限進行繳納的,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醫保待遇是比較高,而且還有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支取。


綜上,國企的優勢是多方面的,所以大家都想著要去,畢竟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在關鍵時刻真的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我是90後國企HR,如果大家有國企方面或者職場問題、疑問,歡迎關注、私信我。


我是 ,專注人力資源管理,聚焦職場分析,歡迎點贊+關注,聽子騫直說職場。


子騫職說


作為一名從央企工作多年出來的人,太有感觸了。現在的經濟環境下,這個問題問的,太應景了!給大家分享一下,切身感受。

既要平臺資源,又要穩定性?滿足你!你想學習成長,給你平臺;你想安安穩穩,待著!當然,收入真不咋滴,不過好平臺裡出來的人,還愁拿不到高薪!

首先,穩定!

尤其經濟形勢越不好,越凸顯國企優勢。這種時候,國企承擔一定的維穩職能。政府要保就業,保經濟,保穩定民生,國企領導怎麼會“頂風作案”?!這可是最好的避險高港!

民企業務收入高,但一有風吹草動,必會斷臂求生,人員流動大,職業風險高。華為被裁的高級工程師有多少,經濟形勢不好時,更難找到工作,為了生存送快遞的不在少數。

其次,提供更好的平臺資源。

什麼最寶貴?資源!因為資源是有限的,而國企永遠排在前端。容易理解,背靠國家這課大樹嘛!融資環境最為典型,越是經濟困難的時候,民營企業融資越難,金融機構要評估還款風險,這也是市場正常的反應。同理,國企在一個行業,首先佔據行業資源,也容易做大,行業交流裡,能明顯感受到這種優越感。我之前在央企,在商業地產領域,做的也很優秀,每次行業交流,同行業的態度非常明顯,這裡不光是對個人的肯定,還有對公司平臺牛掰的認可!

這樣的平臺,你可以學到東西,交到優質人脈,為以後的職業發展和人際拓展,極為有利!優勢明顯!換工作時,薪酬相對容易獲得快速提升。

再次,對個人能力的容忍度大,壓力小。

現在的國企,並非喝茶看報--如果你對國企的印象還留在這個階段,我只能說:你太OUT了!現在的國企很務實,對工作能力和壓力耐受要求也很高!BUT,一旦你進了國企的門,能力一般,一樣可以活下去,領導不會因為一個人能力差就直接裁掉,提前過老年生活的人也大有人在,幹不了高水平可以做做基礎工作,不能升職加薪,可以踏實待在基層。

最後,給你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空間!(應屆生,還能給你解決下北上廣深的戶口!)

一般不會壓榨你所有的私人時間和空間,不會試圖或者直接違法榨乾你所有的價值,你會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家人吃飯,和朋友小聚,可以去旅個遊。也許有些國企朋友說自己也很忙,作為一名央企改革排頭兵總部工作過7年走出來的人,非常負責人地說:那都不是事兒!不信?你出來試試,感受一下什麼叫忙到飛,壓力大到一度覺得自己要瘋,懷疑自己要抑鬱!一年下來,你會覺得自己真的在生活嗎?這只是活著好嗎?!你錯過了春天的花開,夏季的晚風,秋季的藍天,和冬季的白雪,你的一天奔波在路上和即將奔波在路上,或者從日出前到日落後,把自己悶在日光燈光源極為穩定的房間!

當然,熬過來以後,你會重新告訴自己,什麼叫“壓力”!也會想,可以接受降薪,找一個合適的國企,讓自己活的更舒服些。但,也往往會覺得,我都自願降薪了,得找個綜合還說得過去的公司和職位。其實,真不好找,國企內好的職位出來,相對少,還會掛一堆硬性的形式條件,必須會關注研究生比例、博士生比例,互相還真不容易看對眼,和找對象一個道理!



灑脫地生活


我曾經呆過國企,也呆過民企,也許回答你這個問題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國企的很多優越性是一般民企無法具備的:

一、國企成立的時間一般較長,多年以來形成的制度流程體系和執行制度流程的文化氛圍對員工,尤其新員工的職業素養提升是在民企無法做到的,不是說民企沒制度,但民企缺乏需經多年的磨合才能形成的制度流程執行文化。

二、國企裡通常年長的師傅們還是樂於帶人的,會傳授、分享自身經驗,可多學習,少走彎路,這些民企較少見,競爭之下,勾心鬥角,誰願意培養潛在競爭對手呢。

三、國企的工資低要看怎麼理解了,國企看起來工資 低,但把各項福利加起來算通常不低,比如社保繳費基數按實際工資 繳納,公積金也如此;民企就不會這樣了,一般會在勞動法、保險法允許的範圍內定一個較低的繳費水平,即使2019年就擬進行的按實際工資繳納社保到現在還是沒法執行,所以國企工資低的說法並不科學。

四、國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只要不犯大的原則錯誤,給公司造成重大損損失或達到勞動合同法解除的條件,除非公司破產,否則你可以幹到退休。

五、國企人情味較濃,民企無法比擬。

我能想到的為什麼很多人想進國企的原因就這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