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德安東尼就像NBA的科學怪人一樣,又創造了一項新的籃球理念,你可以批評他從來沒有贏過總冠軍,但不可否認他的進攻理念與戰術思想總是能打破傳統帶給我們全新的球賽感受。

時間回到去年夏天,當時發生一場震撼交易,有雷霆火箭達成了協議,將雙方的明星後場互換,這也代表維斯布魯克和哈登這對老基友將再次並肩作戰。時隔多年,兩人都已經獲得過MVP的殊榮,這次合體,雖然氣勢驚人,但其實並不被外界看好。

大部分球迷都認為一個習慣慢吞吞地盤球拍手單打的球員配上另外一個喜歡打轉換快攻放飛自我的球員,很難磨合成功幹一番大事,而且籃球比賽球只有一顆,所以不見得能有1+1>2的成效,賽季開打後火箭果然呈現出一個起伏不定的狀況算,戰績不差都還在季後賽名單當中,但排名始終衝不高更打擊士氣的是,他們還不是被絕殺。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賽季中交易截止日前,火箭決定破釜沉舟,將本季傷病不斷防守表現低效,並且身背大合約的卡佩拉放上交易桌,接著在一筆大型的4隊12人交易方案,換來垂涎已久的考文頓。

雖然失去主力中鋒,但補上了陣容中最欠缺的鋒線,一個身材合格防守能力頂級的鋒線,正是這幾年火箭在阿里扎出走後一直尋找的拼圖。而這個交易也被視為是教練德安東尼在休斯頓執教生涯的最後一搏。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將陣容極致小球化,排出一組平均身高6尺6的先發陣型,如果不是戈登受傷,這個平均身高還有機會更低,而裡面身高最高的考文頓也只有6尺7。就我自己而言,看到火箭打造這組先發,其實感覺是很荒謬的,這種小球陣型,雖然勇士這幾年實驗成功完成了不少成就,不過主要也是在關鍵時刻才重點啟用,算是終結比賽用的特殊陣型。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雖然平均也是6尺6的身材,不過光是KD就接近6尺10的身材,整體換防彈性與護框威脅就不一樣了。因此當火箭決定打更極致的小球,對還是選擇常態使用,給人第一眼的想法無疑是這個死亡五小,是敵人死亡還是自己先死,還真不好說。

但是,當球迷最大的樂趣,除了欣賞精彩的比賽或球星對決,另外就是被狠狠的打臉。其實火箭在交易截止日前就面臨著卡佩拉受傷缺陣,而這個賽季當他無法上場的時候,球隊卻打出了個9勝1敗,這大概也是火箭決定將他賣掉的關鍵。

交易後的火箭堆積射手拉開空間,這讓對手要夾擊哈登之前就要好好的考慮清楚了,還記得聖誕節那一場勇士是怎麼瘋狂包夾他的?另外,哈登也能在小陣容的防守體系下好好防守,有看明星賽都知道他的低位防守有多牛逼。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實際上比賽內容而言,火箭的終極小球最大受益者就是維斯布魯克,其實從12月開始他就拿出了火熱狀態,場均得分達到27.1分8.4籃板7.4助攻,進入1月更是瘋狂砍下32.5分8.3籃板8.2助攻,這也讓他搭上末班車入選的全明星賽名單。進攻空間拉開無形讓他的打法獲得解放,減少投射生涯命中新低的三分,更專注地切入攻擊或是在低位要球。交易後的2月,目前場均依然有32分,命中率很高到5成3,看比賽的感覺是維斯布魯克從來沒有如此通暢的突破路線和空間,他正在享受這一切。

現在的火箭簡單來說就是擺出兩個以上的突破好手,其他人則全部埋伏在外線保持投射威脅,為雙衛提供攻擊空間,雖然禁區沒有身高優勢,有被對手強力內線打爆的疑慮,但光是進攻端,那些內線要長期跟防或撲防出來就夠,對手教練頭疼了。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而火箭的改造計劃顯然沒有頭洗一半就停的事,後續部強卡羅爾以及傑夫格林,兩個本季在上支球隊不如意的球員特點都是前鋒身材能扛多個位置,但持球和戰術執行的能力偏差。像是卡羅爾他在馬刺打不好球的原因,就是無法接受太複雜的任務,但以他的經驗與體態保持簡單的投投籃與防守,相信還是可以勝任的。至於格林被爵士放棄,還真不是沒有原因,整體狀態很差,投不進就算了,防守腳步也不行,到了火箭在工作簡單化後,其實蠻看好他能扛個10分鐘左右的替補中鋒,幫助塔克可以舒緩一下體力,不然我看塔克還沒季後賽體力就見底了吧。總之格林打過總決賽的經驗,應該也能在未來提供火箭一些幫助。


比勇士更瘋狂的極致五小,談火箭的放手一搏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現在也走一個再生工廠的路線,邁克摩爾、沙夫洛紗,都在本賽季重新站穩聯盟打球,由此可見只要有投射威脅以及換防能力,加上一定的球商與跑動意識,你就有機會能成為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雖然樣本數還小,輪換也還不算固定下來,但更新後的火箭算是有著好的開始,這些球員還真的個個能頂能跑,沒有陷入矮小就捱打的局面,並且火力強大,防守則需要再觀察看看。

2月21號對戰勇士算是充分展現這套陣型的威力,全場轟下135分三分球就投了45命中25個,光是三分球的得分進賬就有75分。這一套極致小球合體了5場,幾乎每場都輸了總籃板數,但他們也是失誤更少的一方,這讓他們不會損失比對手更多的出手機會,你從我頭上拿走籃球,我就從你手上再偷回來的概念。

而薪資結構綁定的情況下,火箭註定不能通過非交易手段獲得頂級鋒線,因此他們做的豪賭,捨棄傳統內線囤積鋒線,打小陣容,雖然還不能斷定這套打法在季後賽有沒有搞頭,但比起坐以待斃,我想已經帶給球迷不少話題與熱鬧的可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