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公元262年夏季的一天,

洛陽城文化界發生了一件極為轟動的事情,

幾千個大學士齊結刑場,

集體向朝廷請求免除一個人的死罪。

此人是誰,

竟然驚動如此之多當地名士及學子群起響應,

又因何贏得他們一致高度認同,

甚至飲譽一個時代!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他是嵇康!

三國魏王朝締造者曹操的曾孫女婿,

魏晉名士,"竹林七賢"首席代表。

嵇康生於公元223年死於公元262年。

雖然只活了39歲,

可卻留下了許多不同凡響的作品和事蹟。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在那個充滿暴戾、焦灼、殺伐氣息的混亂年代,

他卻活的勇敢、響亮、銳利,灑脫、難解!

如果穿越到現代,

就是絕對最火的"網紅",最為犀利的公知!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縱情詩酒年華,放浪幽琴歲月

嵇康和阮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在社會上的名氣也阮籍一樣大,

和他倆齊名的還有山濤、向秀、王戎、劉伶、阮咸等。

他們思維和行為顯現獨創、空曠、叛逆,卻極有魅力!

在那個動盪時期,其高標放曠行世風格,是稀世奇蹟,一時驚為天人!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因為他們七個人都隱居在山陽,

又喜歡在竹林裡遊玩、喝酒、彈琴、寫詩作文,

且行且吟,或歌或嘯,且浪且蕩,或痴或狂,

被世人稱作為"竹林七賢"。

就是這些不合時宜的群體,

卻是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精神價值和集體人格的重建者!


風神美男,俊彥蕭逸:史上顏值和才華最高打鐵匠出場

嵇康當時也在朝廷,

當了一個是拿薪水不做實事的掛名官員叫中散大夫,

文學史上,後來稱嵇康又叫"嵇中散"。

他也認識到自己喜歡發表議論,

話講多了會為自己招來災難的,

便和"竹林七賢"隱居起來,各幹各的事情。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嵇康喜歡打鐵,常常在門前柳樹下打鐵,

幫人家打造一些家用的鐵器,

別人給錢不給錢他都不在乎。

如果有人拿酒當作酬勞,

便與其在樹下開懷痛飲。

他,性情中人,就愛這麼幹!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他是一位遠近聞名的美男子,

在我看來,魏晉名士之流,除了潘岳,

其顏值和才華集於一身的,就是嵇康了,

連最為嚴肅刻板的歷史書《晉書》.在寫到嵇康時候,

也花了筆墨渲染了其容顏,用了"龍章風姿"一詞,

不言而喻,這是中國古語中形容男性外表最高等級了。

他朋友山濤描寫他的身材更是值得參考:

他在平日,像一棵孤松高高獨立,

一旦醉了,就像一座玉山即將傾倒。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可以想象,這個光膀掄錘的打鐵匠,

在星火四濺中,肌肉畢現,豪氣凌雲,

是怎樣的激情四射!

誰也無法想到,這位帥酷到極點的鐵匠,

竟然是一位千年難遇的大音樂家、大藝術家、大哲學家!




才華絕世,註定磨難

當時,阮籍的態度是不和當權者合作,

但又不與當權者作對,講的話都是不著邊際的,

別人想找他的罪名都找不到。

嵇康也這麼做,但他不如阮籍徹底。

經常在自己的詩歌和文章中諷刺當權者,

熱衷針砭時事,清玄論道,

矛頭直指當時主持國家大權的司馬師司馬昭弟兄,

由於嵇康的名氣太大,詩文一寫出來,立即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很快就傳到了,司馬師弟兄倆的手裡,引起執政者的警示。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鍾會像

嵇康,有一個死對頭叫鍾會,

是司馬師的親信,文章也寫得非常好,

但名氣也不如嵇康大,想和嵇康拉上關係,

請嵇康為自己的文章,提一些評論的意見,擴大自己的知名度。

鍾會也知道,嵇康這個人不好打交道。但又想結交他,

便將自己的一篇文章《四本論》,寫好後給嵇康送去。

到了嵇康家門口卻不敢進去,把文章捲成一卷,

扔進嵇康家中,掉頭就跑,

生怕嵇康追出來把書還給自己,

可是書丟進去以後便沒了音信。

從此後,

鍾會便對嵇康懷恨在心,想找嵇康的錯誤。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當嵇康在山陽隱居,以打鐵消磨時光的時候,

鍾會帶著人大搖大擺的拜訪嵇康,

嵇康對鍾會不理不睬,繼續打著自己的鐵,

鍾會看了半天時間,見嵇康不說話,

自己也不說話,轉身要走。

這時候嵇康半諷刺的問他,

你聽到了什麼來的,又看了什麼東西才走的呢?

鍾會也毫不客氣地回答說,

我聽到了我聽到了東西來的,看到了我看到了東西才走的。

(原文意思是: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山濤像

公元261年,山濤給嵇康寫了一封信,叫嵇康出山做官,

嵇康接到了他的信以後,寫的一封回信,

回信叫《與山巨源絕交書》,(巨源是山濤的字),

在信裡面,嵇康把山濤狠狠的諷刺挖苦了一頓。

故意說自己沒學問,不能幹大事,

根本不配和山濤這樣的人相提並論,

文章語氣委婉而又尖銳,諷刺的非常深刻,

是我國文學史上一篇著名的書信體散文記。

嵇康這一篇文章,看起來是與山濤斷絕朋友關係,

實際上表明瞭自己與司馬氏專權的痛恨,

司馬昭看了這篇文章後十分震怒,下決心要除掉嵇康。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司馬昭像

正好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

嵇康有一個朋友叫呂安,他有一個哥哥叫呂巽,

呂巽和嵇康也有交往,但這個人品行不好,

他侮辱了弟弟呂安的老婆後,怕呂安說出去,

便向司馬昭告密說呂安想造反,

司馬昭立即下令把呂安抓了起來,

嵇康衝著朋友情分,從中調解,

鍾會乘機說嵇康與呂安勾結,

司馬昭又把嵇康抓了起來,判成死罪。


嵇康坐牢的時候,許多朋友向司馬昭求情,

幾千個大學士也群起向朝廷請求免除其嵇康的死罪,

就是文章第一段出現那一幕,

司馬昭不但不同意還把許多自己不喜歡的名人抓進牢中,

判了各種刑罰。




驚世駭俗 終為絕唱

嵇康一生寫了許多詩文,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因為他的詩的語言太尖銳,當時編選文集時剔除了他的許多作品,

在梁朝時有十五卷,到宋朝以後,只有十卷了,

現在有《嵇中散集》保存下來。

嵇康還是著名的音樂家,

他著有一篇討論音樂的文章《聲無哀樂論》,

說是中國音樂史的巔峰之作的確不誇張!

其文重點提到說音樂本身沒什麼哀和樂的分別,

關鍵在於人欣賞時的心情。

這個在亂世中普通的打鐵匠,卻讓中國的藝術世界變了樣!罕見

嵇康不僅精通樂理也擅長彈琴,

在他走上刑場之前,

彈了一首名曲《廣陵散》,

聲調悲壯、激烈,非常感人。

嵇康死後,廣陵散失傳成了絕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