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小李飛刀

他們應該師出同門。

公元251年8月,懿哥病卒。在讀懿哥的光輝事蹟時,我腦子裡一直覺得他跟一個人很像,就是不確定是誰。直到有個哥們說,曾經在戲文裡聽到懿哥有這麼一句臺詞:我出劍,一劍封喉。我知道那個人是誰了: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據說古龍先生寫武俠,從不打草稿,一壺酒,一枝筆,寫到哪是哪。但我堅信,他在塑造李尋歡這個人物時,一定是看過三國的。李尋歡的兩大性格特徵:武功蓋世,飛刀例無虛發,靈感來源於懿哥的一劍封喉;人格偉大,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偉大性格,靈感來源於操哥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霸道邏輯。

懿哥一輩子在忍耐等待中積蓄能量,等待絕佳的出手機會,一劍封喉,封住的是整個國家,忍之高手;李尋歡整天喝得微醺,像個病貓,實際上這種懶洋洋的外表下是一種徹底放鬆的狀態,松到老婆被人霸了,還管人叫哥。在武功中,松是高手的境界,所以出手就是絕殺。飛刀刺向喉嚨,征服的是人心。

司馬懿一輩子沒有反,在誅殺曹爽後,堅決不接受曹芳的封賞,繼續低調地做他的忍者龜,至到死去。而在死前一次出征東吳的戰爭中,他說出了他的從政原則:寧可負君,不負國家。這是在告訴他的兒子們,該出手時就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