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清末的朝廷離不開兩大派系——保守派和改良派,而講到保守派則不能不談到那一位控制中國半個世紀的女性——西太后慈禧。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頤和園美景

在慈禧的主政的清帝國下,清末中國的近代化是走得十分緩慢並且臃腫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相繼失敗更是讓這個古老的帝國雪上加霜,而作為實際操縱者的慈禧太后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與對抗列強、跟上世界發展潮流相比,她更為沉浸於政治鬥爭之中,維新變法失敗後將主張改革皇帝光緒囚禁在瀛臺,時年中華改革陷入一片黑暗,直到這件事情的到來,才改變了慈禧和保守派對改革的看法……

不變則亡

1900年,在清政府的默許下,打著“扶清滅洋”旗號的義和團在北方各地大肆搜捕外國人,引起了西方列強國家的不滿。其後在清軍與義和團的配合下,包圍北京東郊民巷各國使館,各國公使紛紛向其國內求援。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義和團運動

1900年5月,西方國家組成聯軍,以剿滅義和團運動,營救各國公使為由正式發動入侵中華戰爭。

1900年8月,八國聯軍勢如破竹,攻取北京城,慈禧攜光緒皇帝及文武百官倉皇西逃,過上了她這輩子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其後清政府與八國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八國聯軍撤退,朝廷得以還歸北京城。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八國聯軍侵華

此時迴鑾之後的慈禧內心中卻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如果說以前列強入侵更多是為了掠奪資源和打開市場,那麼在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之後,列強的目的就已經由簡單的搶奪發生了改變——他們想要瓜分中國,在八國聯軍侵華後,這一目的更為明顯。

對於慈禧而言,以往的西方列強要掠奪,要白銀,她是沒有那麼恐懼的,畢竟這沒有動搖滿清的統治基礎,大不了賠點錢就完事了,而這一次,慈禧和保守派們深深感受到了大清要滅亡的風險了,重新恢復改革,獨立自強,迫在眉睫。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八國聯軍

清末新政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允許下,清政府開始了進一步改革,這也是這個王朝最後的自救運動——清末新政。

隨後幾年在實行了建立新軍、廢除科舉、新辦學堂等新政措施以外,清政府竟逐漸有了恢復元氣的趨勢,國家財政從1903年的每年不到四千萬兩(清政府無法徵收鹽稅、關稅,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到1911年增長到兩億四千萬兩,足足翻了6倍。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今日故宮

1908年,清政府的改革進入了又一個高潮——預備立憲。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司法改革、一切都在似乎往清朝有利的那方面邁進,而在這時,改革卻戛然而止迅速從高潮走向了路線的偏離,並迅速落下了低谷,並在四年後清政府迅速走向了滅亡。這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清朝政權的更迭

新政期間,在慈禧的支持下,雖然清政府仍然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穩固為根本目的,但相比此前已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就在此時發生了一次政權更迭,將這個希望重新抬起頭的封建政權,徹底按回了地板。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銅版畫中的大清帝國

1908年11月,這個月發生了兩件大事,11月21日光緒皇帝駕崩,兩天後慈禧太后隨之去世。以如今的視角看當時從檔案,很大的可能性是光緒是被摧殘後毒死的,如果這一說法切實可信的話,也就是說慈禧當時不能容忍光緒死在她的後面,所以在自己去世前帶走了光緒帝,在光緒死後,慈禧也是大限將至,於是匆忙指定了接班人,也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

當時年僅三歲的小溥儀自然沒有辦法親政,所以便由當時溥儀的父親愛新覺羅·載灃來當攝政王實際輔政。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愛新覺羅·載灃

雖然國家最高統治者變了,但是新政也在一直推行,所以只要載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保持改革就可以了,但是十分不幸的是,載灃不單在權謀方面不如慈禧,在治理方面同樣不怎麼樣,年輕的載灃最終倒行逆施,並親自將清帝國送進了墳墓。

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載灃在上臺後,立馬做出了一件令其喪失民心的事情——收攏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作為3歲孩子的父親,載灃當然也不會太老了,25歲,一個十分年輕的小夥子,血氣方剛,想幹事但缺少磨練,而且僅僅出過一次國,在治國理政方面經驗明顯不足。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紫禁城

載灃唯一一次出國經歷在1903年,那年載灃代表清政府前往德國賠罪,原因就是在義和團運動期間,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城被殺害,這件事一直成為清帝國與德國的一個矛盾,那麼既然《辛丑條約》之前已經簽訂了,戰爭也停止了,那自然便是要登門拜訪交代一下情況了。

在德國,除了正常的外交事務以外,免不了日常的閒談和出席宴會,德國的皇室就和他談論起統治管理的一些方法,德國認為,作為皇室成員在掌權之後一定要抓住軍權,更何況是管理著中國一個這麼大的帝國,載灃對此深以為然。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載灃出使德國時合照

在回國之後,載灃便按照德國皇室的經驗,想辦法將軍權重新收攏在自己手中,先是下令編練禁衛軍,作為直隸攝政王的親軍,裁撤近畿各省的新軍督練公所,命近畿各省新軍均歸陸軍部統轄,隨後自己代替溥儀擔任海陸軍大元帥,讓六弟載洵擔任海軍大元帥,十九歲的七弟載濤擔任軍諮使。就這樣,這幾個沒有多少領兵經驗和軍事知識的年輕人卻把國家軍隊的最高權力控制了。

1909年1月2日,身為攝政王的載灃更是無故免除了當時的軍機大臣袁世凱職位,並且想殺掉他,但最終令其回鄉養病。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清朝時期的袁世凱

袁世凱,雖然在我們今天很多人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是不得不說,在當時的清王朝官員裡面,袁世凱算是一個十分有才能的人,他歷任直隸總督,屬於官員裡面對西方態度比較開放,接納性比較強的一類,實際上他也幾乎參與了新政以來的所有改革,以直隸省為範例引進了很多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在朝官員中舉足輕重,頗有威望與人脈,連慈禧在世之時都對他讚歎有加,而載灃的大權獨攬和無故免除重臣的行為,令其他官員人心惶惶,對載灃這個沒啥政治經驗的年輕人十分不滿,。

成立皇族內閣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成立皇族內閣,由13名國務大臣組成新內閣,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本來成立內閣,效仿英國的君主立憲對清王朝維護統治,增強民主來說是有著很大的益處,然而在載灃成立的皇族內閣中,

滿洲貴族佔了9人,漢族官僚只有4人,而在9人的滿洲貴族中的皇族又佔了7人。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北京

在當時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滿族人實際上只佔全國總人口不足0.1%,滿漢比例在內閣中相差甚大令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極為反對,也對當時清政府所鼓吹的君主立憲十分失望。

鐵路收歸國有

中國近代化以來,火車相對於馬車來說更為節省時間,逐漸受到了人們的接納。在清末新政後,全國更是大範圍以各地方和民營企業為單位修築鐵路,各種地方新辦,企業管理的鐵路不斷出現,並且給地方財政帶來了豐厚盈利。在載灃看來,鐵路應該是由國家統一管理的,所以在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佈國家收回由民間出資建造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等。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清朝時期鐵路運輸

這樣一來,不但地方和企業此後再難以把鐵路作為盈利的工具,之前的投入付之東流,更是國家對私人產權的不重視和隨意剝奪,此舉一出引起了全國都騷動。

近代著名實業家,主張“實業救國”的張謇在進京勸說無果後更是感嘆“拼命自殺的人是救不下來的”

1911年,滿目瘡痍的清政府在武昌起義點燃的火苗下,各省迅速相繼宣佈獨立,隨後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

載灃:慈禧的接班人,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卻把清朝帶向了滅亡

紫禁城

正如民國政治家,曾任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所說:大清之亡,不是亡於革命黨,而是亡在一班“小爺們”身上。這些小爺們的帶頭大哥,正是身為監國攝政王的載灃。

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對於清朝的滅亡肯定是負有難以逃脫的責任的,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我們也可以發揮一下想象力,立憲如若真按部就班的實行下去,清朝會不會真的可以“活下來”呢?歡迎各位朋友留下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