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1975年,德國科隆大劇院,17歲的女孩薇拉·布蘭德斯,作為德國最年輕的音樂會策劃人,她將為美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基思·賈勒特舉辦一場即興爵士音樂會。


門票被搶購一空,鋼琴家基思將會1400名觀眾面前,不準備任何樂譜,也不進行任何排練,即興進行鋼琴演奏。

可當天下午,當薇拉帶領基思和其製作人站到鋼琴面前時,卻大吃一驚。

眼前的這家鋼琴小得可憐,音調不準,中間有幾個鍵還是壞的,踏板也卡的要命。

基思的製作人對薇拉說:如果不準備一架新的貝森朵夫鋼琴,今晚的演奏會就沒法進行,因為這鋼琴真的沒法兒彈。

薇拉調動所有人員幫她尋找新的鋼琴,但由於當天下雨,鋼琴根本無法搬運。

最終薇拉只能讓調音師對這家老舊鋼琴進行修復,但是儘管調音師多種嘗試,但仍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這架鋼琴太小,它所發出的聲音在科隆大劇院這樣的空間裡,觀眾恐怕很難聽清。

面對這個現實,絕望的薇拉在雨中隔著基思的汽車玻璃,苦苦哀求,最終基思對這個年輕的姑娘升起了同情,他說:記住,我是為了你才留下來的!

然而最終實際演出的效果卻讓每個人都出乎意料:這場鋼琴獨奏會獲得全場觀眾的高度讚揚,演奏會專輯取得了350萬張的銷量,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同類專輯的銷量能與之匹敵。

原來,為了讓劇院中的每一位觀眾都能聽到鋼琴演奏聲,基思拼盡全力,時而站起,時而坐下扭動身體;同時為了避開不合格鋼琴的某個音區,基思轉而彈奏中低音區,轟鳴的共振恰好掩蓋了樂器的共鳴不足。這使得音樂產生了另外一種震撼,現場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這一場突發的混亂,讓我們看到適度的混亂有時不僅僅意味著失控,更意味著挑戰與突破,意味著新的靈感的迸發。

這世界上有很多令人生羨的成功案例,常常都是建立在出乎意料的混亂和麻煩之上的。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幽默的生活經濟學大師之作《混亂》


“最幽默的生活經濟學大師”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中告訴我們:一味追求秩序往往會喪失創新能力。混亂不是用來消除、抵制的,而是一種可以轉化為創造力的創新資源,當我們能夠擁抱混亂,就能夠成為時空時代的掌控者。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混亂》是英國作家蒂姆·哈福德的作品,他是全球知名暢銷書《臥底經濟學》、《誰賺走了你的薪水》的作者,《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


《混亂》通過“創造力、團隊合作、辦公環境、即興創作、出奇制勝、監管機制、自動化、適應能力、生活”九個篇章,為我們闡述:混亂不是災難,而是一種魔力,它為一個人自主性能力的發揮提供了最大空間。


《混亂》指引我們認識到:只要我們走出內心的“舒適圈”,我們就可以享受“混亂”給我們帶來的創造力、警惕性、協作力,當我們不再用對待洪水猛獸般的態度對待“混亂”的時候,我們會將每個挑戰轉化為機遇。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相對井然有序,我們為什麼不喜歡混亂?

人類似乎天生就喜歡創造一種有條不紊、可以量化分類、便於規劃和預測的世界。

比起混亂、突發狀況,我們更喜歡井然有序,這是為什麼呢?


1.自我能力不足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NLP大師李中瑩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話說當年天下饑荒,名不聊生,各個門派無法維持生計,將門中弟子一一遣散。


一位16歲的少俠,一身好武藝,迫於無奈他只得上街賣藝養活自己和5歲的小師妹。


為了吸引路人,少俠擺好梅花樁,並在梅花樁下面鋪上碎玻璃瓶、刀刃等利器。


他的表演每次都吸引了一大堆人來觀看,只是在表演的時候頑皮的小師妹總是會撞到梅花樁或者把梅花樁移動,他經常遇到原本已經騰空躍起,待落下之時,梅花樁卻改變了位置。


在梅花樁上舞刀的收入還是很理想的,但是每次結束,少俠都會大罵小師妹,自己這麼辛苦,萬一有個閃失,以後誰來養活小師妹啊!


每次小師妹被罵哭,少俠又心生不忍,想辦法把小師妹哄開心。


可是用不了多久,小師妹卻依舊沒法停止她的頑皮,梅花樁的位置仍然會被小師妹不時移動。


三年之後,少俠武功大增,練成了草上飛的絕技,落腳之處即使沒有梅花樁,他也可以在刀刃上輕輕一點便隨機再躍起。


這時的他,已經不在乎小師妹移動還是不移動了,如若沒有點突發的意外,他反而會覺得沒有挑戰無趣了。

大部分人都喜歡所有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規劃,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會害怕那些突發的狀況,害怕那些事那會讓我們陷入沒有準備的措手不及之中。

當我們的力量不足之時,我們會要求其他的人事物都按照一定的(或是我們設定的)的規定存在,如若出現變動我們便會大發雷霆。

事實上,只有一個人有足夠的力量的時候,他才是無懼於事物的不穩定或者變遷的。

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力量,他才會發自內心地擁有自信,而正是這種自信,才讓自己不懼怕混亂。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2.對不確定性的忍受力非常低

生活中,有些人凡事都需要一個100%的確認,他們往往需要非常明確的、正式的承諾,才能擁有安全的感覺。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無條件的關愛相對來說太少了,以至於他們要不斷地需要確認到底是對還是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氛圍相對嚴厲,包容性不夠,因此他們會覺得外面的世界是不安全的,不可靠的,所以,他們就更需要一個百分百的確認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一個人對不確定的容忍度比較低,在一些令人產生壓力、恐懼的情形之下,就會產生高度的認知閉合的需要。認知閉合主要是:“個體在應對不確定的情境時,對於確定性答案的強烈願望”。

對於這類人在面對混亂帶來的突發狀況時候,尤其難以容忍,他們不能接受這種帶有“不確定性”的混亂局面,這個時候他們他們往往會陷入深深地焦慮之中。

所以,這類人在平時會非常嚴格地遵循某些規定、也會制定自己的計劃,並要求自己以及他人全部執行,對於混亂的排斥,正是心理上的自我防禦。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3.天生的惰性

混亂是一種突發的狀況,它會讓我們想起一句話:計劃趕不上變化。

我們不喜歡這種變化,是因為變化會引起我們打破原有的規劃,需要花費腦力、精力、時間來重新應對,而我們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惰性。

在幾億年的漫長進化歷程中,我們的先祖們為了生存與繁殖,將一些基因傳遞給一代又一代。

在人類的基因中,有一部分尚沒有完全進化的動物性,它們會讓我們立足於當下,去尋找生命的最佳方案。

大腦運作的某些功能上,我們並沒有比我們原始的祖先強多少,我們執著於固有的、已知的已經盡在掌握的安全感。

比起突破這種安全感,我們更喜歡維持現狀,因此我們一方面牴觸這種混亂帶來的變化,一方面也會經常性不由自主地尋找出其他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來緩解我們需要面對的“痛苦”。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善用混亂,讓它成為一種魔力

面對那些讓你措手不及的混亂,你是否心懷抱怨?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一直在抱怨這些混亂不該發生,那麼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我們害怕一成不變的生活,卻又害怕挑戰,害怕混亂的局面。


面對生活中那些突如其來的“囧境”,如何像小女孩薇拉和鋼琴家基思一樣,享受混亂所帶來驚喜?


1.混亂可以激發創造力

有人說,靈感是混亂瞬間的集合。

試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回家的路突然斷了,你是不回家了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就像電影《人在囧途》裡的徐崢一樣,你一定會想到各種方法找到回家的路。

2014年,倫敦地鐵大罷工,270個地鐵站中的171個站點被迫停運。


這種突發的狀況讓很多習慣乘坐地鐵出行的人們焦頭爛額。


在罷工期間,絕大多數乘客改變了上下班的交通路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罷工結束,採用新路線的乘客當中有5%的人繼續沿用自己新開發出來的路線。


原因是,自己新發現的路線不僅比之前老路線省時間,還省錢。

一場突發的倫敦地鐵大罷工引發了混亂,但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尋求改變的潛能。

混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狀態,它可能是突發的,可能是不由自己掌控的,但它不應該成為我們避之不及的瘟疫,就像《活出生命的意義》裡所講述的“意義療法”一樣,每一件事情都是能夠挖掘出它積極有力的一面的。

當混亂的狀態、事件出現,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一種挑戰,它會激發我們的潛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我們的創造力。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2.團隊協作,混亂助力

一個成功的團隊需要適當地混亂,這種混亂為個人發揮自主權提供了空間,這也是增加成員創新性的一種有效方法。

  • 一團和氣的氛圍,有時並不利於商業決策

在一個團體、企業中,團隊協作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能力,但《混亂》中卻指出,關係越是熟識、融洽的成員,反而效率更低,一團和氣的氛圍讓團隊陷入僵持的狀態。

社會學家布魯克·哈林頓,觀察美國加州的投資俱樂部,並進行了細緻深入地研究。

這些投資俱樂部的成員來自不同行業,需要投資的金額不菲,擁有自己的規章制度。

儘管這種投資俱樂部並不是單純以交友為目的,更希望能一起賺取利潤,但由於俱樂部成員都是由朋友組成,帶有比較強的社交性質,比起那些非社交型投資俱樂部,這種俱樂部的投資選擇往往差強人意。

比如某個俱樂部決定不夠某隻股票,只是因為其中一個成員認為該公司部分業務是武器製造。

同時他們即使對其他成員持有不同意見,也會帶著一種“為什麼要讓朋友難堪呢?”的想法,整個俱樂部在融洽友好的氛圍中錯失一筆筆賺錢的機會。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 團隊出現矛盾時,混亂可以讓彼此共同迎接挑戰

一個良好運轉的企業、組織都會擁有很多部門、小團隊,這些小團隊都代表一個紙盒的一面,彼此相連,如果哪一面沒有粘合到位,紙盒就很容易散架。

著名的羅伯斯山洞實驗,一次操縱的傑作,背後是稱為:“被遺忘的社會學經典”。

開展這個實驗的人是著名心理學家穆扎弗·謝里夫,他帶領研究人員對美國的兩個少兒夏令營團隊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所有成員被分為兩個組,飛鷹和響尾蛇。

由於“部落效應”,兩個小組成員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經常在很多場合下發生口角,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部落效應:指我們不知不覺就將自己歸為某一個團體裡面,從而對另外一個團體對抗。)

而最終讓兩組成員消除隔閡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實驗人員嘗試了一個新的辦法。

他們把所有人帶到了新的地方,並給了他們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孩子們被告知他們的供水系統被蓄意破壞了,於是兩組人成功合力掃除了障礙,所有人都完成了任務。

第二個問題:兩組人需要一起籌到足夠多的錢,才能看一部大家都願意看的電影,於是所有人都為了這個共同目標努力籌錢,最終他們還在一起吃了飯。

隨後的幾天裡,隊員們又“意外地”遇到了更多的問題。

通過一次次實驗人員製造的“混亂”,讓夏令營的兩隊成員冰釋前嫌,也讓他們看到了更高的目標,他們需要合作完成才能實現共同利益。

當一個團隊、企業、組織的的小團隊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適當地混亂,會讓大家消除隔閡,為了共同利益而凝聚在一起。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3.建立在刻意練習之下的“即興發揮”

我們總是很羨慕那些能夠在某些場合即興發揮的人,他們激情四射、知識淵博、妙語連珠,舉手投足間散發著無限的魅力。

然而,真正完美的即興創作是建立的“刻意練習”的基礎上的,而刻意練習,不僅僅是勤奮、刻苦,也不是單純地指代“一萬小時定律”。

《刻意練習》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指出:除了一萬小時定律本身,培養訓練天才型的專家更重要的是通過訓練掌握更高級的心理表徵。

也就是說要持續、刻意地進行大量專注訓練方能達到刻意練習的效果。

訓練者要對基本概念、關鍵知識、思維框架進行反覆的探究和思考,再加上勤學苦練,才能使自己的技藝純熟。

在《像TED一樣演講》中講過,一場看似成功的演講需要:“熱情+精心準備的內容+臺下無數次的刻意練習(語音語調、肢體動作......),當這一切成為你的一部分,融入到你的呼吸之中,你才能真正的做到“即興發揮”。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混亂》為我們提供了一套掌控失控混亂局面的操作系統,這套操作系統可以讓我們從亂中獲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行動。


享受“有序混亂”帶來的挑戰性與創造力,身處混亂,擁抱混亂,發現它賜予我們的獨特魔法吧。




面對混亂的另一種選擇


《混亂》讓我們認識到:

  • 混亂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隨處可見;
  • 不同場景中,混亂所給予我們的積極作用;
  • 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適當創造混亂,往往出奇制勝;
  • 享受混亂狀態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混亂總是會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期而遇。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混亂就像我們常說的“世事無常”,而這種世事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紅樓夢》中有著名的《恨無常》一曲,“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佛教中有一個 “無常”的概念,是說一切事物都不會一成不變,都會經歷從生到滅的過程。

這所有的“無常”,從某種叫來說,,就是“混亂”。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都不是靜止的,看似混沌的萬事萬物也仍舊在遵循一定的軌道去運行。


就像這次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疫情一樣,當它夾帶著危險闖進我們的生活之時,它確實對我們正常的生活工作起到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它讓我們無法出門、使我們無法享受原本歡樂團圓的春節、打亂了我們的所有計劃,讓整個經濟低迷........


同時,由於疫情,也可以不再擔心客戶隨時呼喚,也不用分心出去社交,不用時不時地想刷個網購......


窩在家中,安安心心地看上幾本書,寫上幾篇文章,踏踏實實地把之前上課錄音整理成文字(相當於又認真學習了一遍),做一些平時想做卻又沒有時間做的事情,疫情期間不但沒有感到無聊,反而覺得格外充實。


讓我們不妨大膽的推測一下:

當混亂出現,我們所持有的態度,是一時地即興決定嗎?

不,我想不是,至少不全是。

也許我們一直都知道該如何面對。


我們可能早就有某個計劃,或者某個概念存在於自己的潛意識之中,而混亂出現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執行“爬山算法”,去尋找最積極、最有利的一面,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發展;也可能選擇逃避、退縮,怨天尤人,消極面對,迷失在這突如其來的混亂之中。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把混亂看成一塊石頭吧,至於它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那就取決於自己精神上的選擇。


選擇看到混亂積極的一面,讓它成為我們的信念,注入我們的精神之中。


史鐵生說:

“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

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於自己的精神。”


當我們能夠用更加科學理性的態度面對混亂,那麼混亂就恰好成為另一種形態的“秩序”,也恰恰是創造另一種機遇的溫床。


《混亂》:抱怨混亂不該發生,那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讓自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