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泡了茶葉一會兒以後表面會出現一層油狀物呢?

蔣獻凱


這個問題我曾經深入做過研究,分享一下我研究的結論。

在茶湯裡能看到的所謂的“異物”一般有四種:“泡沫”、“油狀物”、“漂浮物”、“絮狀物”。

第一種“泡沫”,在洗茶或者頭道茶時能看到的浮在表面的“沫”,這些沫往往讓人感覺沒太有食慾,所以大家習慣頭道茶洗茶倒掉,從第二泡開始飲用。這些所謂的“泡沫”大家往往會認為是農殘超標、雜質、灰塵之類的物質,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些“泡沫”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茶皂素”的物質,這種物質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可以抗菌抗炎等等。除了茶皂素以外還會有一些氨基酸類的物質,尤其在高衝時,這類氨基酸類物質會形成泡沫,但往往很快就會消失。至於說農殘超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現在茶葉的種植過程對農殘有很嚴格的標準,如果因為農殘而形成泡沫,那得用了多少藥?至於說灰塵、雜質之類的說法更是站不住腳,這些物質大多溶於水很難形成泡沫。

第二種就是題主提出的茶湯表面像油一樣的物質,在光的反射下看得尤為明顯,愛喝茶的人都管這類物質叫“茶氳”,這種現象在黑茶裡比較普遍,也可能是黑茶湯色比較重,這類“油狀物質”比較顯眼。但其實這個現象在綠茶裡也有。關於這類物質是什麼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工藝裡得到的產物,炒制過程中出現的“茶油”,也有說是在炒制前加入的一些物質,也確實這類物質在烘青、蒸青工藝的茶裡比較少見,所以是有一定的信度的,但為什麼在曬青的普洱裡也會有?似乎這種說法就有些站不住腳了,所以才有了第二種解釋,說這類物質是胡蘿蔔素、芳香類物質、脂肪酸、鞣酸等等,其實就是咱麼說的茶的“內質”,這些物質在高水溫下會快速浸出,出現部分不溶於水的情況,也就形成了“茶氳”。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隔夜茶”,我們會發現在茶湯表面有一層油狀物,這些其實是水中的鈣離子與鞣酸形成的一種不溶於水的“鹽類”,如果換成較軟的水來沖泡茶,則這種現象會少很多。

第三種“漂浮物”,在綠茶中非常常見,尤其像毛尖類的茶,光下茶湯中可見大量漂浮物,乍一看像“水垢”,仔細瞧瞧其實漂浮物大小十分均勻,而且姿態優美,這些漂浮物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茶毫”。這些茶毫裡芳香性物質含量比較多,所以一般茶毫多的茶,香氣會比較足。並不是鮮葉有茶毫的茶,茶湯中的茶毫就會多,這其實與工藝有關,我們茶湯裡可見的茶毫大多都是在鮮葉碰撞(如揉捻)時掉落的,沖泡時又四散開,而保護較好的毫茶比如一些白茶中茶毫漂浮的現象就會少很多。

第四種“絮狀物”常見在“冷後渾”現象中,這其實是茶黃素、茶紅素、咖啡鹼的絡合物,之所以叫冷後渾就是因為茶湯溫度降低後,這些絡合物會逐漸締合析出,溫度升高後會又變回清澈。冷後渾現象是高檔紅茶的標誌性現象,一般這類茶的鮮爽度會非常高。

其實這四類“異物”對人體都是沒有傷害的,而是否需要洗茶則要看產地,有一些產地的茶其實洗茶是沒有必要的,比如一些高山茶,而且有數據表明,頭道茶裡會浸出茶葉內質的50%以上,就這麼倒掉,想想也是可惜。


松果的茶生活


不管茶葉品種,茶葉品質,沖泡的茶水放置久了,茶湯表面會泛“油”。其實,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又叫單寧或鞣酸,被氧化時顏色會逐漸變深,並與鐵離子結合,形成漂浮在茶湯表面的物質,就跟水果放久了顏色變深一個道理。



南荻梗


茶葉裡面有了溶於水的糖分物質,尤其是發酵過的熟普,或者全發酵的紅茶,發酵過後可以產生可溶於水的膠性物質,會讓茶湯看起來表面有光澤,有亮感,非常漂亮!




summer的vlog


茶葉主要成分有單寧酸,咖啡鹼,蛋白質,芳香油等,茶葉表面浮著一層似油的東西茶釉,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茶鹼和可可等成分。茶葉時間過長,茶葉中的咖啡因,可可充分分解而浮在上面。如果是隔夜的茶水出現油就更正常了,隔夜的茶的芳香油會慢慢的浸出。


墨小寶4


感謝您的關注,支持下面給您回答這個問題[祈禱][祈禱][祈禱]

泡好的茶水錶面浮著一層似油的東西是茶釉,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茶鹼和可可等成分,泡茶時間過長,茶葉中的咖啡因、可可充分分解而浮在上面。

老話兒對茶有這麼一種說法,認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認為隔夜茶含有二級胺,可以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因為二級胺廣泛存在於多種食物中,尤以醃臘製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麵包來看,通常含有2mg/kg的二級胺,如以麵包為主食為例,每天從麵包中食進的二級胺就有1—1.5mg。

如果這個問題對您的回答有用處,請您幫忙點點關注,謝謝您的支持[祈禱][祈禱][祈禱]


沈洪亮鴨王傳人


炒茶葉是需要放茶油的。所以大家泡到茶葉水上面,看著像油一樣,那個就是茶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668ff344cf44eb0b081a152157e6034\

80後小謝


那說明茶葉內含物質很豐富,茶湯表面一直圍繞著濃濃的一層霧氣,稍下面一點就是你說的那種油狀物質,是吧?這是好茶的表現,這種鐵觀音一般是用傳統工藝做的正味茶,茶湯清亮,花香明顯,且耐沖泡,可泡7泡有餘。回甘生津較快。


鄉村馬雨


茶水錶面漂浮的油狀物叫茶釉。茶水泡時間長,茶葉中茶鹼充分分解漂浮在上面。


大軍侃侃


為什麼泡了茶葉一會而後表面上會浮現一種油狀的物質,下面我就用視頻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02e5c93e0dc4e4491998485c86c7578\

酒店小彬哥


因為是茶葉的膽固醇敷在茶杯上,我們看到的就是這個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