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過年也可以有點文化品味

這個年“宅在家裡”是責任,也是時尚。這幾日看看抖音、快手很快樂,因為宅在家裡的娛樂方式太有創意:拿橙子、碗碟做套圈運動的;將家裡路線設計出跑圈的;自娛自樂搞家庭晚會的,比如前幾日演員胡靜就極有創意,擺了慢慢的照片為觀眾,唱得聲情並茂……不過,有些家長估計有點鬱悶,現在注重孩子文化素質教育,往年春節,正是帶孩子逛美術館、博物館,看電影、話劇,聽音樂會的好時候。今年可不行了。雖然往年的初七要上班了,但今年有不少地方休息時間延長,還能繼續過年。

那宅在家裡如何過得有點文化品位?

過個網上文化年。北京的網上文化活動還是豐富多彩的。因為對歷史和民俗文化感興趣,原來我最喜歡帶孩子去首都博物館。今年才發現,網上的首博也挺驚豔的:點擊進入“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康熙帝御筆“福”字、金甌永固杯、《乾隆帝歲朝行樂圖》等明星展品讓人印象深刻。網上導遊更便利,重要展品有解說,要是想八卦一下,還可以聽聽、看看皇家御膳和皇子們在宮牆內的生活。當然,國家博物館的展品更加高大上:“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國古代書畫展”、“《紅樓夢》文化展”,37件祥瑞題材文物、耳熟能詳的紅樓文化,都會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

過個書香文化年。你有多久沒有踏踏實實讀書了。節前收拾書櫃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欠賬有那麼多。我最喜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家的作品和他們的故事,喜歡他們憂國憂民的情懷,喜歡他們自由肆意的性格,更佩服他們深厚橫溢的文采。不過,已忙碌為藉口,很多本書都是看了部分,就擱置一旁。比如楊絳的《我們仨》,豐子愷的作品集,重溫《圍城》等,缺少了讀書時如飢似渴的心態,每本書都看,但每本書都有欠賬。這幾日,除了忙工作,倒是可以看些書。

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小眾化,市場越來越細分,所以要有鑑別的能力。不過,豆瓣的評分總體還是比較靠譜的,當然有些經典名著電影也是百看不厭的,比如《悲慘世界》、赫本版的《戰爭與和平》、費雯麗版《飄》、妮可版《紅磨坊》等。

宅在家過年也可以有點文化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