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基因”助力 華安逆向策略中長期業績持續領跑


節後科技股行情在一片火熱後,受疫情蔓延等多重因素影響,半導體、電子等板塊當前開始大幅震盪、深度回調。業內人士指出,短期內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科技股後市可能呈現大幅分化,長期來看兼具成長和價值特徵的投資標的,將會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收益。華安逆向策略“科技成長風格”顯著,積極尋找基本面與市場共振的好公司,為投資者取得了不俗的中長期回報。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25日,華安逆向策略成立以來實現481.78%的總回報,年化收益率高達26.33%。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尤其是在歷經了市場2015年以來多輪市場跌宕起伏之後,華安逆向策略始終保持著穩健的風格。最近五年該產品累計收益排名同類前10位,成功穿越市場牛熊考驗。其突出的業績表現頗受專業權威機構認可,獲得晨星、銀河五年期五星評級,並連續三年獲得金牛獎肯定(2015、2016、2017年)。

華安逆向策略掌舵人崔瑩是公司培養出的優秀成長風格基金經理代表,具有“TMT+金融”學習和工作背景,對新興行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見解。這幾年的錘鍊也讓崔瑩的投資風格更加鮮明——選對賽道,再挑快馬。他選股能力強,善於把握行業風向,對於上市公司研究深入,擅長新興消費和前沿科技,在傳統行業也有優秀的選股記錄。同時,他的投資操作靈活,注重順應市場大勢,倉位調整靈活,同時組合配置均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

針對新冠疫情影響下華安逆向策略的後市佈局,崔瑩表示,下階段應對以結構性調整為主,減倉消費與週期類行業,加倉遊戲、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醫藥、TMT和電動車等行業。他認為,疫情以及必要的管控措施對於消費和商業活動帶來負面影響,對於一季度經濟也會造成較大的衝擊,因此短期對於大部分消費類和週期類行業保持謹慎,但這些行業內優質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不會因為本次事件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記者注意到,華安基金是業內較早將科技行業作為戰略佈局方向的機構之一。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已將“科技創新”和“成長”塑造成為華安投資團隊的重要標籤。目前,華安基金主動股票投研團隊成員超50人,主動管理權益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在10年以上。研究範圍重點覆蓋包括人工智能、雲計算、新能源、5G、創新藥等重點新經濟領域。團隊成員中,不少人擁有“理工科+金融/經濟學”的複合型學歷背景,具備互聯網公司、電子產業、醫藥、高端製造等行業的實業從業經歷,能夠更好地理解科技企業發展,瞭解核心技術和技術優勢,更有利於合理定價。

得益於強大的投研實力,華安基金整體業績表現出色。海通證券《基金公司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排行榜》統計,截至2019年末,華安基金在最近一年、最近兩年、最近三年的整體業績均躋身整個行業前10位。另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2019年底,在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18個季度中,在市場處於成長風格的8個季度時(即創業板指數季度收益超過上證綜指),華安基金權益產品整體業績均躋身前1/3,其中更有4個季度排名前1/5,1個季度排名前1/10,“成長基因”投資優勢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