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法院:智慧執行 二千萬餘元標的案件線上執結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段祖號)執行是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最後一個環節,意義重大。疫情發生以來,光山縣法院在做好防控的同時,克服特殊時期的現實困難,積極將執行轉到“線上”,保護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

日前,光山縣法院執行幹警塗壘巧用微信“隔空辦案”,在臨時組建的微信群裡,順利促使申請人鄒某和被執行人新縣某房地產公司就一起借貸糾紛案件達成執行和解,涉及金額高達2000餘萬元。據悉,這也是該院疫情期間成功執結的單個標的最大案件。

該案源於2014年鄒某與新縣某房地產公司的一筆1300萬元鉅額借款,因借款到期後長期未得到解決而引發的訴爭。進入執行程序後,因案件涉及金額大,牽扯多地多人,又恰逢疫情期間,故該院黨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精幹執行力量全力執行。

執行伊始,案件進展並不順利。塗壘等執行幹警前往新縣某房地產公司送達執行材料時,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無視法律,故意規避,僅一名銷售人員留守在項目部,一問三不知,導致無法開展後續的執行活動。塗壘當場通過電話聯繫法定代表人曾某,向其陳述利害關係、釋明法律後果後,曾某仍拒不出面配合,讓該案首次執行無功而返。

司法權威不容侵犯,生效裁判文書必須得到執行!光山縣法院雙管齊下,一方面,獲悉該案情況後,該院黨組全力支持依法執行,讓執行幹警吃了“定心丸”。執行幹警於是再次前往新縣,在不動產登記中心依法對該公司開發的樓盤採取了查封措施,積極敦促其主動履行。另一方面,該院分管執行工作的副院長李家永、執行局局長聞傳崇也通過電話屢次聯繫曾某,於細微處著手,換位溝通,詢問公司運營狀況,瞭解公司執行困難,爭取解開癥結。

真心換真情,該案的執行終於打開了突破口。通過溝通,曾某對執行幹警疫情期間仍兢兢業業積極為當事人合法權益而努力奔波,非常欽佩,當即承認先前的錯誤並表示願意主動配合法院的執行工作,並準備通過以物(建設用地)抵債的方式解決與鄒某之間的借貸糾紛。曾某希望以和解結案的方式也得到了鄒某的同意。

執行過程中,塗壘發現涉案的建設用地價值較大,而且牽扯第三方債務,若委託鑑定公司評估拍賣,則費用過高、週期太長,不利於及時高效解決問題。因疫情防控需要,同時為避免聚集,維護當事人健康安全,塗壘就該案組建臨時微信群,先後四次組織和解,商量地價、過戶、測繪和施工等問題,此外還積極聯繫曾某公司另一起案件的執行法院,多方磋商力圖做好案件執行的具體細節。

3月4日上午,該案的執行細節最後一次在微信群裡進行了協商。由於前期工作紮實,當事人意見基本一致,塗壘很快就促使雙方自願達成了執行和解,至此該起涉及2000餘萬元標的額的借貸糾紛案件順利執結。當事人表示,沒想到在疫情期間法院盡職履職,克服困難“線上”化解糾紛,以後一定宣傳支持配合人民法院各項工作,讓執行不再難。

疫情期間,光山縣法院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智慧執行、線上執行,以有效措施充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據統計,自疫情發生,光山縣法院成功執行到位金額達2412.73萬元,確保公平正義不因疫情而止步,有力地維護了司法權威,也切實做到了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兩手抓、兩不誤。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1550376000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