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班裡不愛說話,不出風頭,默默學習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毛錦潔


這個問題,從兩個角度來說回答。

做學生的時候,初中高中班裡有這樣的同學,不愛說話不出風頭默默學習,對於我們70版的人來說,這樣的同學一般是父母務農,一心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初中生為了快速減輕家庭負擔,早點跳出農門,直接考中專,讀師範、農校或者衛校什麼的,三年以後就直接分配工作了。後來這樣的同學都比較踏實安穩,但是在知識面和見識上來說有一定的侷限性。上高中以後千軍萬馬的過獨木橋,大家都要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走向個人發展的和為家庭造福的道路。當時的大學門檻高錄取率非常非常的低,所以城裡的孩子也很努力,不過還是拼不贏農村的同學。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因為點蠟燭看書引起火情她自身70%的燒傷度,還好沒有影響其他的同學,休學一年後又重振學業考上一所好學校。那個時候學校有一個教室有長明燈,就是一個晚上都不熄燈,經常挑燈夜戰的同學都是這樣話少默默苦讀的學生,他們都非常的看重班級排名和自己考試的分數。這些同學大部分都考上了心儀的學校,經歷過刻苦簡樸的學生時代以後找到好工作過得很安穩。我從心裡非常的佩服這些同學,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他們在年少的時候揹負著很大的壓力來讀書,全家人的希望和自身的理想讓他們比較早熟,非常冷淡理智,自尊心都很強。他們對班級活動和與同學的交情都很淡,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不過我覺得這一類同學在情感和情商方面感受能力要弱一些,見識和知識面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且有一種現象他們一旦考入心儀的學校後,鐵飯碗在手了,有些人就會鬆懈下來,而且從為人處事方面有些僵化冷漠刻板。如果在事業上小有成就的同學,後來改變特別大,自我感覺特別良好,話多愛講道理儼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樣子熱衷於組織同學會等。如果事業發展平平,他們的人際交往圈子也比較狹窄,很少參加同學會老鄉會什麼的。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是比較幸運的,真的可以實現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所以那個時候的吃苦耐勞,努力學習,甘於寂寞會有好的回報。

當我做了老師以後,班上也有這樣的一些同學不愛說話默默學習,只不過時代的變遷下學習已經不再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方式了。個人生活和職場的發展,需要對個人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在職業學校。給大家舉個例子,在20年前我帶了一個導遊班,當年考全國導遊資格導遊證的時候,我們有30多個同學的班級,只有兩個同學一次性合格獲得證書。然而這兩個同學在旅行社實習帶團的時候,投訴率是最高的,後來他們也沒有堅持走導遊的職業道路。反而沒有合格的同學,在旅遊服務這條道路上走得很成功。學習成績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能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普通高中是比較有前途的,但在職業學校學生來說,能很快的融入職場和社會的能力更重要。第一要善於交際;第二,還得要善於表現自己;第三,要善於學習,這種學習能力不僅是從書本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模仿性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