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丨14天 意外延長的“旅程”

編者按:在此次戰“疫”過程中,大家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包括思維模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錢塘江》副刊用口述的方式,記錄這段特殊的日子,挖掘人物內心的小波瀾,反映人們如何應對挑戰和考驗。

钱塘江丨14天 意外延长的“旅程”

衢州市委黨校為阮行一家舉行歡送儀式 衢州市委黨校供圖

這原本應該是趟完美的探親之旅。

武漢出發,溫州團聚。沿著G50武黃高速公路,經過九江長江大橋,一路向東南,大年三十之前抵達溫州樂清——在除夕之夜的鐘聲裡,和岳父岳母一家人一起看著春晚,迎來庚子新年的第一天。

我叫阮行,今年41歲,是名IT男,在武漢光谷開了家公司。為了這一年一次的團圓,我和妻子謀劃了3個月,雙十一給岳父母購置的棉衣,終於可以一起帶回去了,還買了岳父母愛喝的紅酒,年貨塞滿了後備箱。除了因為我的工作耽擱了兩天,一切如計劃進行。

出發前一晚,我和妻子帶著10歲的女兒,來到我父母家,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著晚飯,那時候電視裡並沒有大量報道疫情,可以說是一片祥和,街上、地鐵上幾乎沒有人戴口罩。

1月22日早上6時許,我們一家三口就從武漢出發了。女兒很是開心,坐在靠窗的後座,新奇地看著窗外倒退的風景。我想象著在樂清享受的悠閒生活,和妻子陪陪爸媽、走走親戚、看看朋友……那時我們完全沒有想到一家人會度過一個非同尋常的春節,經歷一段特別難忘的心路歷程。

拐了彎的探親之旅

第二天,探親之旅開始脫離軌道。導航顯示,到樂清還要近8個小時,隨著開車時間越來越久,我的腰椎間盤突出復發得越厲害。看出我的不適,妻子提議,在衢州下高速,休息一晚,時間還充裕。我沒有硬撐,答應了。

1月23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我們一家人抵達衢州,入住酒店。彼時距離武漢正式宣佈“封城”,已經過去了1個半小時。終於可以躺著休息會兒的我掏出手機,看到聊天群裡不斷蹦出的新信息,很快就意識到事情肯定不簡單。

正當我猶豫要不要打電話給武漢的同事問問時,房間裡的電話響了,前臺服務人員解釋,為了疫情防控,衢州市政府部門要集中管理從武漢來的遊客,我們要統一住到衢州市委黨校,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有工作人員送我們過去……

掛掉電話,我心裡驀地一緊,和妻子說明情況後,她的神色也緊張了起來。妻子立即給還在樂清等我們回家的父母打了電話。儘管對接下來會碰到什麼樣的問題一無所知,我們還是極力掩飾內心的不安,安慰父母。

下午4時左右,有人敲響了我們的房門,穿防護服的防疫人員已經等在走廊上了。我拖著行李,妻子拉著女兒,匆匆下了樓。

晚上7時,我們一家人住進了衢州市委黨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1301號房間。“你們看看,工作人員給我們安排的是套間,環境很不錯,設施也齊全……”為了讓父母更放心,一放下行李,妻子就打開了手機,將房間的照片傳到家庭群,並附上一段語音。

根據後來的消息,我才知道衢州市委黨校隔離點是衢州市首個醫學觀察點,我們仨也成了衢州市隔離的首批醫學觀察人員。

钱塘江丨14天 意外延长的“旅程”

一家人寫給衢州的感謝信

落了地的虛驚插曲

隔離點實行專業化管理。疾控部門會定時來消毒殺菌,垃圾也要求扔進黃色醫療垃圾袋進行專業化處理,穿著防護服的防疫人員,每天兩次給我們測體溫,一家人都積極配合。

沒想到,入住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妻子和女兒一直咳嗽不止,午飯後,母女倆坐著救護車前往衢州市中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妻子回來後回憶說,那一路上,她害怕極了。自從武漢疫情暴發的消息傳來,她總是擔心自己也會“中招”。直到身旁的女兒不停搖她的手臂,連聲說:“媽媽,我怕,我怕。”她才強忍著恐懼,笑著對女兒說:“沒事的,有爸爸媽媽在,不用怕。”

妻子的害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我們家小區在武漢中心城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漢口火車站直線距離只有1公里左右,與武漢中心醫院不過500米距離。妻子每天送女兒去上興趣班,都會經過華南海鮮市場。

到了醫院,測體溫、抽血、做肺部CT……結果顯示,妻子所有檢測指標均正常。可女兒除了咽喉紅腫發炎外,CT顯示肺部有病灶。不久後,她們母女倆又被安排住進了醫院隔離病房,並在當晚進行了咽拭子檢測。

“老天爺,我嚇得個半死。”這是我打給母親電話,接通後她說的第一句話。母親是名退休醫生,一般家人有些小毛病,基本都是自行買藥治療,她也一直安慰妻子:“我們家感冒咳嗽一直有戴口罩出門的習慣,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千萬別自己嚇自己。”

那晚本是闔家團圓的除夕夜,我獨自一人留在市委黨校隔離點,她們母女倆住進醫院隔離病房,一家人通過視頻團聚。“工作人員給我們準備了點心、牛奶、水果、核桃……我等你們回來一起吃。”我將鏡頭轉向滿桌的零食,而手機另一頭的妻子躺在病床上,看得出,她被恐懼和沮喪包圍著。

幾乎每隔十幾分鍾,妻子都會聯繫值班護士,詢問檢測結果。“別擔心,從你女兒的片子看,新冠肺炎的特徵不明顯。”“你放心,結果出來,我們一定第一時間告訴你。”護士不停地安慰妻子。

第二天,咽拭子檢測結果出來了,母女倆陰性。為了保險起見,醫院要求連續兩次檢測都是陰性才可以離開。於是,妻子帶著女兒在醫院隔離病房又住了一晚,那一晚,我們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壓在我心口的石頭算是稍稍放了下來。

第二次咽拭子檢測,母女倆還是陰性,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嫌疑,醫院派救護車把她們送回了市委黨校隔離點。

落了淚的浙江溫暖

一陣急促的救護車鳴笛聲打破了隔離點的安靜,我知道是母女倆回來了。從窗口探出腦袋,看到她們走下車,我興奮地揮手。

“終於回來了,太想你們了!”“爸爸,我也很想很想你!”我和女兒來了個大大的隔空擁抱。

工作人員告知我,考慮到我還未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我和妻女得分開隔離,同在一個樓層,中間隔著一間房間。我們一家人決定“既來之則安之”。

穿著防護服的防疫人員,還是每天兩次給我們測體溫。送餐員每天按時將一日三餐送到房間門口,每次送餐還會與我聊上幾句:飯菜合不合胃口?有什麼需要隨時說。衢州菜口味偏重,為了照顧不吃辣的女兒,食堂每天會準備兩至三道不辣的菜。我又請他們幫忙買一條護腰帶,第二天也送來了。

“在這裡,我每天雖然只能接觸到幾個人,卻沒有被關起來的感覺。他們戴著口罩,但從他們臉上的微笑,從他們的眼神裡、聲音裡,我都能感覺到關心。”妻子在微信上與同在外地隔離的朋友交流時說。

是的,我和妻子每天都能感受到身邊的溫暖:衢州市中醫院護士王仙除夕之夜的陪伴,測體溫的防疫人員微笑著說“體溫正常,沒事”,市委黨校工作人員的噓寒問暖,還有食堂師傅特意準備的不辣的食物……

在隔離期快結束時,妻子提醒我,一定要親手寫封感謝信以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分別那天,面對來為我們送行的市委黨校領導,妻子不停落淚,謝謝他們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

2月6日上午9時,順利完成兩週隔離後,想到我父母還在疫情嚴重的武漢,我們決定一家三口開車返回武漢。離開衢州前,考慮到春節前家裡的冰箱已被清空,生活物資所剩無幾,我們夫妻倆去超市買了整整兩輛購物車的生活物資,米、油、肉、白菜、蘿蔔等等,把車廂、後備箱塞得滿滿當當。讓我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超市裡商品應有盡有,既沒有限購,更沒有漲價。

2月6日晚上7時30分左右,經過10小時連續行車,一家人平安回到武漢家中。

如今,離開衢州已有一個多月,但我們仍會不時想起在衢州經歷的點點滴滴,想起我們遇到的好心人。這14天,將成為我們一家人終生難忘的日子。

感謝衢州,加油武漢。雖然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我們堅信:一切美好,都會有從頭再來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