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降準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

中國網財經3月13日訊(記者 曾薔)央行今日發佈公告,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降準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降準可以釋放長期流動性;其次,降準可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再次,降準可以向市場傳遞強烈的穩定預期信號。除了全面降準,對普惠金融服務貢獻較大的銀行或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銀行也可以實施定向降準,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這可以更好地為銀行提供增量流動性支持,鼓勵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此次為何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董希淼表示,第一,第一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沒有覆蓋到股份制銀行,第二批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主要覆蓋中小銀行(如城商行、農商行等);第二,股份制銀行既沒有大型銀行遍佈全國的機構網點,也沒有城商行、農商行紮根本地的地緣、人緣優勢,負債壓力及成本相對更大。所以,對股份制銀行實施額外降準,定向釋放長期低成本流動性,鼓勵其發揮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優勢,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力度。

董希淼進一步表示,2019年,央行通過對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優化“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5月,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惠及1000來家縣域農商行;9月,在全面降準的同時,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次對股份制銀行實施額外降準,是對“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的進一步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