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那些天天圍著嬰幼兒拍短視頻,上傳網絡刷流量掙錢的人?

粥姜宏


我覺得全職媽媽既能照顧孩子,又能把孩子的成長記錄下來同時還有收入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我媳婦就是在家全職照顧孩子,經常跟我抱怨辛苦,無聊,我家老大出生的時候我因為上班,也就週末的時候照顧一下,所以感受沒那麼深刻。去年我們有了老二,剛好過年這段時間我在家沒事就全職照顧娃了,每天晚上要起來兩次餵奶,換尿不溼,還要時刻擔心他踢被子,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間不超過兩小時,深刻體會到了全職媽媽的不容易。說這些貌似跟這個問題沒多大關係,其實不然。

全職媽媽天天就圍著孩子轉,嬰兒的睡覺時間多,但是週期短,所以基本幹不了太多事情,尤其是想自己帶孩子沒有家人陪伴的。別的事情基本做不了,她們也會很無聊,找點別的事情做又怕時間不合適,而自媒體提供了一個讓你找到樂趣的機會。沒事把一些孩子的情況記錄下來,尤其是值得紀念的時刻,比如會翻身了,會坐了,可以爬了,還有孩子笑的時候,盯著一個東西看的時候,那眼神是那麼純淨而充滿好奇。謝謝視頻記錄下來,放在自媒體平臺上,還能有收入,就會讓媽媽們找到快樂,而且讓媽媽們有了動力。誰都不想自己發的視頻裡自己孩子髒兮兮的吧,你也不想讓別人批評你對孩子照顧不周吧?

這是本人最近關於孩子的一些感受,說真的,男同胞們只有自己照顧一段時間才能體會到那種辛苦!


我是愛生活、愛旅遊、愛讀書的子曰文墨,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期待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媒體生活的過程與感受!


子曰文墨


個人覺得不怎麼看好!

我也有個可愛搞笑的五歲的孩子,之前也想要把他放在網絡上,用他來博取關注度。可以的話,掙點錢。但是後來在網上不斷的看到有那種騷擾孩子,尤其是女孩兒,有些不法分子用來了解孩子各方面信息,隨後做一些違反事情,慎重是拐賣孩童,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別到時候錢沒掙著,把孩子以及家庭各方面的隱私給透露了,讓那些不法分子看到之後,對我和孩子做出一些傷害,極大的事情,那樣的話就很得不償失了!

也許我就只有在微信朋友圈發一下,而且我的微信好友都是認識的,不認識的很少很少,在網絡上也儘量少發或者不發孩子的視頻,就算髮了也不會透露孩子的相關年齡,住址或者在哪個幼兒園什麼的。

而且我覺得現在看網絡上好多孩子真的是很成熟,什麼六七歲啊,七八歲啊,甚至是三五歲的那種孩子,說話跟大人似的,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我也不敢妄加評論,我就只知道孩子多大的年齡就做多大年齡該做的事就是最好的,不求別的,只求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當然,如果孩子有某一方面的才藝,特別特別的突出,然後把它放在網上,我覺得這也是很不錯的,畢竟可以給其他一些孩子作為榜樣,但是純粹那種孩子搞笑啊,或者學大人說話呀,這樣那樣的,然後再網上放,我是不太看好


既是鬧劇又何必認


哈嘍,我是小李子,我來回答一下

關於怎麼看待那些天天圍著幼嬰兒來拍短視頻傳到網上刷流量掙錢的人

一,有些父母拍視頻與圖片傳到網上,一來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日記

二,有些寶媽有帶孩子的經驗,可以分享在網上,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習經驗,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互動

三,有些孩子比較有表演的天賦,第一個可以鍛鍊膽量,口才,視頻的錄製過程對孩子也是一種鍛鍊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標題的所有看法,很高興能為你解答,我是小李子吖,今天就分享到這




小李子吖


你好,我是風落皖,接下來我將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給自己的孩子拍照或者拍視頻,我分析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通過記錄孩子成長的日常,讓自己日後也可以看著這些影像來回憶今天,在我的身邊就有一個拍vlog的全職媽媽,她和我說,他拍這些的原因,就是為了給孩子留下一些小時候的回憶,要是照片的話容易變黃,保存在電腦裡又容易丟失,所以上傳到一些視頻平臺是一個不錯的保存方式。

第二、為了向自己的親戚或者網上的網友們來炫子,既炫富,炫學歷後,炫耀孩子又成了當代寶媽的一項新任務,以前的寶媽們只能通過上街或者串門來像親戚朋友“炫耀”自己的孩子,怎麼怎麼樣,而當有了網絡之後,足不出戶就可以來“炫耀”自己的孩子,炫耀不是錯,是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一種愛。

第三、通過拍孩子的視頻來賺錢的人,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了,他們可能覺得拍這種視頻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為呢,但是我認為如果是僅僅因為賺錢的話,還是放棄吧,且不說耽誤了孩子自由成長的時間(比如說給商家拍嬰幼兒衣服),也會暴露你的孩子一些信息。

其實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上傳自己的孩子視頻來賺錢,我認為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保存孩子成長的日常,建議設置成私密賬戶,如果時為了來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孩子,我認為還是面對面的交談更有用。最後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喪失了更多。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風落皖


作為寶媽,來說說自己的切身感受。

之前看到別人拍這些,我會想幹嘛把本應該隱私起來的放在公眾平臺呢,通過這種方式刷流量很討厭,等自己有了孩子,想法一百八十度轉變。

與孩子的每個相處瞬間,孩子成長的每個小細節,媽媽都想留存起來,當然拍照也行,但照片只能鎖定某個瞬間,不直觀,那視頻的存在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每天跟孩子的相處拍下來,自己可以看,身邊的家人朋友可以看,放在網上,喜歡的人也可以看,不喜歡的您繞道便是。

至於刷流量一說,看你怎麼想,網上那麼多的視頻,看眾那麼多,總不該是被人不喜歡就是刷流量吧,現在不都說共享嗎,快樂也可以共享,同時還能學到一些育兒經驗,不覺得挺好的嗎?

養孩子要成本,很多家庭又因為要帶孩子父母只能有一個人工作,在家帶著孩子還能用合理的方式賺點錢,對這個家庭來說挺好的,請給這樣的家庭多些理解,還是那句話,喜歡的就看,不喜歡的繞開便是。

唯一存在的問題是孩子的隱私,生活裡大人要保護好孩子,無論是現實裡還是網上,首先我們應該善良,懂得尊重。





陶陶2019


首先,前提。這些人要具備幾個條件:1、有閒暇時間且願意和孩子在一起;2、孩子長得要漂亮可愛;3、孩子有一定的表演天賦,最起碼上鏡不緊張,表現自然;4,有一種的人脈和圈子(起碼有一定數量的初始粉絲)5、和孩子的關係正常,且家庭相對和睦幸福;。

第二,不管拍什麼,前提是有比較多的人喜歡看;這就需要拍的要麼自然可愛、要麼有創意或者拍攝和後期夠專業,這本身是種能力;而且還需要一種堅持,除了明星,任何家長不可能上傳一兩條短視頻就能瞬間獲得大量的觀看和粉絲關注,大多數人一定是堅持在拍,堅持在發;

第三,說掙錢。其實很多抖音個人大號並非盈利性質,比如抖音上的“小夏天呀”有20多萬的粉絲,但是在個人說明上就明確的註明:“不接推廣”。大多數的家長也基本都是自己給孩子拍攝,而沒有讓孩子接觸導演和社會,更沒有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第四,換位思考。不管什麼年代,如果家裡在生活上有難處,孩子作為家庭成員自然就要學會洗衣、做飯、採購和照顧家人;如果經濟上有難處,有些孩子要參與簡單的勞動和社會實踐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談不上難處,只是想家庭收入再多一些,大人小孩一起用閒暇時間做點愉悅大眾的事情來賺錢也是無可厚非的;通過短視頻掙錢了,孩子在飲食和娛樂以及居住水平方面一定能感受到,早點給孩子樹立“付出就有回報”這樣相對正確的價值觀,積累財商經驗總比讓孩子10多歲了還對錢沒有概念,認為永遠可以不勞而獲的好;

第五,深度反思。依靠自身優勢和條件(孩子的顏值、聰慧可愛,家長能拍能剪會發)掙錢沒有錯。但是短視頻內容還是應該更多的傳到正能量(比如教育、公益、環保),過度的單純娛樂至s、譁眾取寵、鼓勵大眾消費一定是不可取的,希望那些有能力的家長藉助自己家的小明星多多拍攝一些關於國學經典、健康衛生、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節能減排、尊師重道、孝順父母、運動健身、技能學習、科學實驗。。。。。主題的短視頻。


哈爾濱美女邦


每天圍著孩子拍段視頻很好啊,我挺支持的,現在時代多元化發展,無論哪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樣可以增添寶媽們在家的生活樂趣,也可以和孩子互動。

也能記錄寶寶的成長過程,視頻比照片生動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增加收入,多開心的一件事情。

還有必要提醒一下寶媽們,孩子的隱私暴露後,也許會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寶媽們一定要有防範意識啊!



行走拾光一語嫣


細想一下這個問題倒不難。有一句話叫存在即合理,一個事情存在就有他的合理性。這種視頻拍完上傳網絡,有他的受眾群體。有的寶媽,寶奶可能就喜歡這樣的視頻。

以前在網上我還看到這麼個事。一個農村大娘每天發一條哄孩子的視頻。孩子躺涼蓆上睡覺,她自己對著鏡頭說點閒話。竟然有2萬多粉絲,視頻後還有人打賞。身邊的一個大姨告訴我,她就很喜歡看。她有時能學點哄孩子的技巧,但更多的是,看到一老一小其樂融融,她竟然覺得心裡很開心。帶給了她兒女不在身邊獨自帶娃的滿足感。

至於通過這種視頻變現就更不用說了,人家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大腦去掙錢,不偷不搶,這樣的錢不應該不乾淨麼?

蹭熱點也好蹭流量也罷,只要有人看,只要有錢掙,只要平臺允許,這只是人家謀生的一種手段,有何不可?自己也有不喜歡不認可的權利,你可以留言吐槽,也大可關掉不看就是。


老妖聊電影


對於這個現象我是表示理解的,父母可以把小孩的點滴記錄下來,跟網友一起分享小孩的成長,網友看到這些可愛溫馨的視頻時心情也會放鬆,是一種解壓方式,但父母在分享過程中也要做好隱私保護,避免隱私洩露,造成財產損失。

父母在自媒體平臺分享小孩的成長,把開心、有趣、正能量的東西分享出去,分享的人可以收穫更多的樂趣,尤其是值得紀念的時刻,比如會翻身了,會坐了,會走路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一個小嬰兒長大,看到孩子純淨的笑容能讓我們重獲童真,想起美好的童年。但父母在拍短視頻時,要把握好度,我們不僅要給小孩樹立好的榜樣,也要對我們這個網絡空間負責,所以我們要傳播正能量的東西,來淨化我們這個網絡生態,而不能譁眾取寵,播一些博眼球、娛樂致死的內容。

同時,作為網民,我們要謹記,網絡不是法外空間,我們要有法律意識,雖然我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但前提是不觸犯別人的權益,所以我們在表達自己言論時要謹言慎行,不能隨意抨擊他人,人肉搜索等等。


神農私語


我們正在經歷了國家快速發展和社會鉅變,目前4G5G迭代階段,越來越多的信息媒介會被進一步顛覆。回首自己的童年階段,沒有留下幾張照片和影像資料,感覺有些遺憾。

兒童領域內容創作,需要更多的耐心,視頻的錄製過程對孩子也是一種鍛鍊,對孩子的成長益處頗多。對我們家長來說,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用共同協作的方式一起成長。至於掙錢刷流量,我認為更多的是錦上添花,因為沒有愛的兒童創作者不會有流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