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說明書》第十九講,人的境遇


《人生說明書》作者 趙玉賢

本書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今天播誦第十九講


1.人生的境遇

什麼是人生的境遇?境遇就是人的處境。境遇是人生的生存狀態,人生境遇分為順境與逆境或平常,境遇在時時在變化著,有時波浪式發展,有時跳躍式前進。


第一,順境。


順境是人生的佳境,春風得意,神鬼讓路,多麼愜意!順境並非人生常態,人生如滄海,難得一生順風揚帆,往往是風向多變,海浪滔天,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才能劈風斬浪,勇往直前。即使是在順境之中,也不可能事事順心,樣樣如意。人生追求無止境,順境可遇,卻難得一求,因此只有暫時相對的順境。順境中人,就像溫室中盆景,向陽的花木,活的瀟灑,但難見風雨,很難長成參天大樹,難有大的作為。因此,順境中人活的容易,成就感卻不可能強烈。人不僅會遇到逆境,也會偶爾或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順百順,甚至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時候。實際上,順境令人期盼,但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長期處於順境,未必是好事,往往是一朝得意,到處講話、寫序言、做題詞、剪綵等,放棄專業,只圖了一時的風光,結果一生一事無成。 順境會帶來某種方便直至某種特權,於是你享受其中,你玩物喪志,你貪婪無度,你違法亂紀,最後自取滅亡。順境專長人的脾氣,你會易怒易悲,動輒傷害旁人,你會反而難以自處。


第二,逆境。


逆境令人生畏,猶如在山路上攀登,是付出汗水和淚水的跋涉;逆境也非人生常態,人世間的大苦大難與大喜大悲連在一起,常常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沒有絕對的順境,也沒有絕對的逆境,人生常態往往是波浪起伏。成功的人生旅途中,相對的逆境時時可見,處處不可迴避。走出逆境的人,要經歷崎嶇山路的跋涉,浩瀚大海的搏擊,一定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感受難得的成就。因此,逆境是一份上等的人生禮品。人總會遇到逆境,政治上被打擊是一種;病痛傷亡也是一種;被有意陷害是一種;有時候無緣無故地被人中傷也是一種;事業不順是一種。逆境不由自己所把握,而是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逆境來了,往往讓你感到自己沒有回天之力,只能是逆來順受,在困難中保持清醒,絕不怨天尤人,也不必急於強詞辯護,同時採取最可行的對應策略與步驟。逆境是一種財富,人沒有逆境難成大器。


第三,平常。


平常之境,就是平平淡淡,默默無聞地生活,從從容容地面對今天和明天,平淡地結束昨天,認認真真地過好今天,高高興興地面對明天。平常之境是人生常態,人們嚮往順境,拒絕逆境。對於大多數處於平常之境的人來說,平常本身就是一種幸運,但對其中那些不甘平庸的人來講,平常之境也是一種逆境。因為平庸就要甘於寂寞,那些不甘平庸的人,感覺平平淡淡索然無味。

在人的一生中,有時會遇到一些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情,它不是貧困,也不是疾病,而外界強加給你的一種桎梏,這種桎梏有時是偏見,有時是岐視,有時是打擊、有時是嘲諷,有時是壓迫、有時是摧殘,這種桎梏是人生的一種正常境遇,也是人與競爭的表現形式,正是這種桎梏成為人生的一塊試金石,強者讓桎梏在自己拼搏中解脫,弱者讓生命在桎梏中枯萎。


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生路並非平坦,高低坎坷,崎嶇不平。爬高是為了實現理想,走低是為了保護自己,要學會在平常心中求偉業,穩穩當當地等待出頭之日。


曾國藩是清朝的重臣,有很高的道德修養,通融圓達,老練沉著,不慕功名,進退自如。曾國藩雖然年輕得志,仕途通暢,擁有重權,但他並沒有把權力當成寶,他為政勤勉、一些關係到清王朝的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參與決策。但從不居功自傲,為人低調。雖然他也歷盡坎坷,屢遭創傷,但他拿得起,放得下。不管是飽嘗世事沉浮的大喜大悲,還是仕途風雲的大起大落,他都泰然處之,值得後人稱讚。


人生不管是處於順境、逆境,最重要的還是有平常之心。不愉快的事,儘快忘記;小小不言的挫折不存盤;隨時看到希望,事物時時在發展,危機隨時可能轉機,記住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