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说明书》第十九讲,人的境遇


《人生说明书》作者 赵玉贤

本书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天播诵第十九讲


1.人生的境遇

什么是人生的境遇?境遇就是人的处境。境遇是人生的生存状态,人生境遇分为顺境与逆境或平常,境遇在时时在变化着,有时波浪式发展,有时跳跃式前进。


第一,顺境。


顺境是人生的佳境,春风得意,神鬼让路,多么惬意!顺境并非人生常态,人生如沧海,难得一生顺风扬帆,往往是风向多变,海浪滔天,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才能劈风斩浪,勇往直前。即使是在顺境之中,也不可能事事顺心,样样如意。人生追求无止境,顺境可遇,却难得一求,因此只有暂时相对的顺境。顺境中人,就像温室中盆景,向阳的花木,活的潇洒,但难见风雨,很难长成参天大树,难有大的作为。因此,顺境中人活的容易,成就感却不可能强烈。人不仅会遇到逆境,也会偶尔或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甚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候。实际上,顺境令人期盼,但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长期处于顺境,未必是好事,往往是一朝得意,到处讲话、写序言、做题词、剪彩等,放弃专业,只图了一时的风光,结果一生一事无成。 顺境会带来某种方便直至某种特权,于是你享受其中,你玩物丧志,你贪婪无度,你违法乱纪,最后自取灭亡。顺境专长人的脾气,你会易怒易悲,动辄伤害旁人,你会反而难以自处。


第二,逆境。


逆境令人生畏,犹如在山路上攀登,是付出汗水和泪水的跋涉;逆境也非人生常态,人世间的大苦大难与大喜大悲连在一起,常常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没有绝对的顺境,也没有绝对的逆境,人生常态往往是波浪起伏。成功的人生旅途中,相对的逆境时时可见,处处不可回避。走出逆境的人,要经历崎岖山路的跋涉,浩瀚大海的搏击,一定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难得的成就。因此,逆境是一份上等的人生礼品。人总会遇到逆境,政治上被打击是一种;病痛伤亡也是一种;被有意陷害是一种;有时候无缘无故地被人中伤也是一种;事业不顺是一种。逆境不由自己所把握,而是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逆境来了,往往让你感到自己没有回天之力,只能是逆来顺受,在困难中保持清醒,绝不怨天尤人,也不必急于强词辩护,同时采取最可行的对应策略与步骤。逆境是一种财富,人没有逆境难成大器。


第三,平常。


平常之境,就是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地生活,从从容容地面对今天和明天,平淡地结束昨天,认认真真地过好今天,高高兴兴地面对明天。平常之境是人生常态,人们向往顺境,拒绝逆境。对于大多数处于平常之境的人来说,平常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但对其中那些不甘平庸的人来讲,平常之境也是一种逆境。因为平庸就要甘于寂寞,那些不甘平庸的人,感觉平平淡淡索然无味。

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它不是贫困,也不是疾病,而外界强加给你的一种桎梏,这种桎梏有时是偏见,有时是岐视,有时是打击、有时是嘲讽,有时是压迫、有时是摧残,这种桎梏是人生的一种正常境遇,也是人与竞争的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桎梏成为人生的一块试金石,强者让桎梏在自己拼搏中解脱,弱者让生命在桎梏中枯萎。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路并非平坦,高低坎坷,崎岖不平。爬高是为了实现理想,走低是为了保护自己,要学会在平常心中求伟业,稳稳当当地等待出头之日。


曾国藩是清朝的重臣,有很高的道德修养,通融圆达,老练沉着,不慕功名,进退自如。曾国藩虽然年轻得志,仕途通畅,拥有重权,但他并没有把权力当成宝,他为政勤勉、一些关系到清王朝的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参与决策。但从不居功自傲,为人低调。虽然他也历尽坎坷,屡遭创伤,但他拿得起,放得下。不管是饱尝世事沉浮的大喜大悲,还是仕途风云的大起大落,他都泰然处之,值得后人称赞。


人生不管是处于顺境、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有平常之心。不愉快的事,尽快忘记;小小不言的挫折不存盘;随时看到希望,事物时时在发展,危机随时可能转机,记住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