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兒子今年上高一,現在放假在家,我經常和他聊聊學習上的事,聽他說說學校的新鮮事,也有時給他提點建議。前兩天,聽兒子講了他們語文課上曾經發生的一件事,先是令我忍俊不禁,繼而又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事情是這樣的,上語文課時,老師提了個問題——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這說明了什麼?兒子起來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明魯迅牙好!”

我當時忍不住發笑。兒子把我的笑理解為與他老師一樣的否定,就認真地並大惑不解地質問:“難道不是嗎?魯迅如果牙不好,怎麼能咬動硬的東西?”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其實,我的笑並不是在否定兒子的答案,而是覺得老師的問題有些好笑,尤其是與兒子的答案合在一起,更是越想越覺得好笑。老師要的當然不會是兒子給的淺顯的答案,但兒子的答案卻無可挑剔!

無比正確,卻又絕對錯誤——這種幽默效果在喜劇原理不知如何定義,如果還沒有相關定義,我看可以命名為“正確的乖謬”

我明白老師心中的答案一定是在於某種深意,可是直覺告訴我,這種深意是想當然,是一種荒唐的所謂深度解讀,在這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實在太常見了。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看著兒子認真的表情,我終於止住笑,本能地開始思考老師想要的答案,雖然明知是故弄玄虛,但還是想看看能不能扯到邊上,能不能勉強說得通。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道題出自哪篇文章,但從問題本身,以及對魯迅的一些瞭解,我大體揣摩到老師意之所指,無非是想說明魯迅性格剛強不屈

然而,我對這種解讀是持保留態度的,並準備對兒子講我的看法。可是還沒等我開口,兒子就又質問:“我就弄不明白,喜歡吃硬的東西與性格剛強之間有什麼關係?喜歡吃軟的東西,性格就不剛強了嗎?”他語文老師給的答案,果然如我所料!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我十分認可兒子的質疑,但因為關係到他們的考試成績問題,我也沒有否定他語文老師給的答案,告訴他考試時寫老師的答案,或者把自己的答案與老師的答案合二為一,總之光寫說明魯迅牙好,大概是一分不得的。

屈服於考試,而寫違心甚至違背常理的答案,這說起來多少有點悲催。所以兒子感到不滿,又抱怨說:“本來作者只是隨便寫句話,非要給說成表現了什麼意思,都是胡說八道!”

兒子這樣說,當然是受理解能力偏弱而走向了極端,但其實也確實有他所說的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兩個問題需要與他交流一下。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我首先告訴兒子,有時作者寫作某句話或是某個情節,可能真的沒什麼深意,但讀者讀出深意來,這是完全可以的,這在文學接受的一個特點。我給他大致講解了什麼叫“文學接受”,然後又舉了俄國劇作《大雷雨》的例子。

《大雷雨》是俄國作家A·H·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戲劇作品,剛創作出來時,並不被重視,但經文藝批評家杜勃羅留波夫對主人公卡捷琳娜的思想藝術價值進行深度解讀之後,便受熱捧,而卡捷琳娜的思想藝術價值卻是作者本人不曾意識到的。

我又對兒子講了清代學者譚獻曾經說過的這樣一句話——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告訴他,作者寫的時候不一定這樣想,便讀者讀的時候卻是可以這樣想的,這反映了文學接受的二次創造問題。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不過,我同時也告訴兒子,這不代表可以任意發揮,既不能斷章取義,也不能牽強附會。在“魯迅喜歡吃硬東西”的問題上,我認為老師的答案就有些牽強附會,當然,老師的答案可能也不是他本人的,而是來自教科書,來自某專家。

“魯迅喜歡吃硬東西”的問題,出自課文《回憶魯迅先生》

,這是蕭紅的作品。我認真讀了這篇文章,找到蕭紅說魯迅喜歡吃硬東西的那句話,發現蕭紅說魯迅喜歡吃硬東西時,是與“牛奶”和“雞湯”並說的,再聯繫下文寫魯迅喜歡吃餃子、韭菜盒以及油炸的作品,我覺得蕭紅的意思應該是說魯迅不喜歡喝湯,那麼她這裡的“硬的東西”大概是指吃乾的,與稀的相對而言。

那麼這樣說來,蕭紅純粹是在說魯迅的飲食習慣問題,而這怎麼就扯到性格剛強了呢?雖然魯迅的性格確實是剛強不屈的,但這也不過是一種巧合而已。

老師: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說明了什麼?學生:說明他牙好

如果吃飯的軟硬能反映出性格,那麼,漢奸走狗之流,難道都是喜歡吃軟東西的嗎?所有性格懦弱的人都喜歡吃軟的東西嗎?反過來,喜歡吃硬東西的人性格就都是剛強的嗎?

很明顯,這是荒唐的。所以,把魯迅喜歡吃硬的東西與其剛強的性格綁在一起,實在是一種牽強附會的所謂深度解讀。

事實上,魯迅的性格問題很早以前就被附會過,那是很久以前了,在《一面》這篇文章中,寫到魯迅的“一”字胡。老師說魯迅的鬍子硬而直豎,表現出其剛強的性格特徵。後來看到有人發文批評,說是胡說八道。一想真是的,電影裡很多漢奸走狗不也留著“一”字胡嗎?日本鬼子更多這種鬍子。所以,人的鬍子與性格之間並不存在對應關係,至少目前沒有科學上的證明。

結束語:在語文教學中,對

名人進行解讀時,經常會出現類似“魯迅鬍子”的神解讀,我認為這是一種泛化性的變相阿諛。深度解讀是需要的,但應該遵循一定的邏輯,最起碼要遵循科學的邏輯。在語文教學中,不應該出現反邏輯性的解讀。在對一些名人的解讀上,實事求是比變相阿諛更能讓人產生崇敬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