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氣的想跳河,面對孩子的叛逆,怎麼才能調整好心態?

宇麗盛感悟人生


問題很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被孩子氣的想跳河,面對孩子的叛逆,怎麼才能調整好心態?

要想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叛逆期,為什麼會有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引導?清楚的知道了這幾個問題,想必你就不會再想跳河,面對孩子的叛逆,該知道怎麼做了,好心態自然也就有了。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為什麼會有叛逆期?

叛逆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一張白紙”走向“絢爛多彩”的人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建立自己獨特的個性、成就一個完整的自我。所以當孩子叛逆期時,家長一定不要著急,要引導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引導?

1,控制好情緒,與孩子多溝通

當孩子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天天吼孩子,打孩子的,越是這個樣子,孩子越是不聽。和孩子多溝通,交流,不要強壓。

2,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先聽一下孩子怎麼說,讓孩子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再給孩子提出自己建設性的意見。



3,多關心孩子,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逐漸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他們時不時地將自己的思想試探性地表露出來,卻又遭到大人的忽視甚至否定,給孩子內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導致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並執拗地按著自己的想法行事,在大人眼中就成了叛逆。所以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們大人跟孩子溝通不夠,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想幹什麼,假如我們瞭解了孩子的需要,並善待他們的思想,不好地及時引導,好的幫他們實施,孩子必然敞開心扉,給你當個快樂順從的小綿羊。



4,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美好願望,但畢竟對孩子的教育是個慢活,大人一定要耐著性子對他們,切不可大刀闊斧見什麼不順眼就砍,要像園丁培養花木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小修小剪小扶持,等到他們逐漸成熟的時候,就是成龍成鳳的時候。



好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交流這些,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我是麗莎會客廳,關注我,有更多兒童成長教育知識與你分享。


麗莎會客廳


被孩子氣得想跳河,你就跳吧。你不應該為孩子而生氣,你應該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的失敗而生氣,而懊悔,而檢討。也不是沒有家長被孩子氣得跳河的。前年隆冬的傍晚,我就在案發的現場,親眼目睹一位母親被自己的兒子氣得跳河的事情。她的兒子長得非常白淨,帥氣,也長的非常健碩。思想活躍,特別聰明,可就是整天陷在戀愛的漩渦中。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他還是三番五次的帶著女朋友同居,在賓館開房子,父母多次勸說也沒有結果。那天是個週末的傍晚,他又帶著女朋友在河岸邊吃燒烤,被母親發現了,母親勸說無望,隨即縱身跳進旁邊的河流裡。男孩看到母親跳進水裡,馬上躺在地上裝死,企圖來嚇唬周圍的人和逃避自己的責任。在周圍人的幫助下,把她的母親從河裡救了上來,這個男孩聽到母親安然無恙,自己隨即也站了起來,若無其事了。

後來在我的耐心開導下,這個男孩重新的發奮讀書,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也徹底的走出了心理的困惑和迷茫,重新振奮精神,投入到高考的緊張衝刺中去,最後以優秀的成績被一所警校的公安類專業在提前批次正式錄取。

教育孩子的失敗,首先應該客觀地講,父母存在著一定的責任和過錯。人們常說;"子不教,父之過;女不教,母之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應該深刻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成長中的過失,過錯或者失誤。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過度的溺愛,過度的嬌養,過度的寵慣,沒有原則底線。導致孩子無法無天,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到這個時候再糾正起來,就感到非常的困難和麻煩了。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必須從早抓起,從小抓起,要抓早,抓小,抓巧。要講究技巧和方法。

對於你目前的現狀,我非常的同情,也能夠理解。現在要和孩子進行深度的交流,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心平氣和,春風化雨。要有耐心,要有愛心的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要爭取做到贏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賴,孩子才能夠和你推心置腹的進行溝通,才願意把你當做最真誠的朋友,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才會向你傾訴心靈的一切。

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動輒粗暴打罵。這樣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對抗的心理,逆反的心理,反而不利於達到教育和矯正的目的。

我認為在教育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要做到寬嚴相濟,合理的科學的把握分寸和尺度。也不能一味地軟弱無力的講道理,要和適度的懲罰結合起來,才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達到教育的效果。

曾幾何時,一些人別有用心的把對孩子的教育的失誤毫不負責任的貼上了"叛逆期“的標籤。這個叛逆期的標籤不知耽誤了多少中國優秀兒童的成長,毀壞了多少家庭。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優秀文化傳統的民族,在其蓬勃發展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道德和精神以及文化的遺產。就包括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方面的訓誡,戒律以及銘言銘訓。而用"青春期","叛逆期“的毒心靈的毒雞湯,完全摧毀了這些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影響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成長的理念。

我們是60年代初的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經歷於家庭和國家都處在非常艱難困苦的時代,經歷過遭受3年自然災害而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被父母打罵訓斥是常常的事情,沒有孩子不被父母打罵。但是這一代人哪一個孩子對父母不孝順,哪一個孩子沒有堅強的成長起來,哪一個孩子沒有成長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掌握懲罰的尺度,要利用懲罰的手段來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產生敬畏心理,才能在他們心裡的深處樹立道德和原則的底線,懂得什麼是不可觸碰的原則,懂得做人應該在怎樣的空間和範圍內。而不是讓世界都成為他自己的主宰,讓父母和家庭的人員都成為他的奴隸。

綜上所述,光生氣是不解決問題的,還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你必須客觀的冷靜的正確的面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查清找準問題的根源,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作為父母親,看著孩子不成器,還調皮任性,有時候真的能理解那些一怒之下跳河的媽媽。

但不能用跳河吧,幾個建議:

一、千萬不要以我們以前的生活標準、學習方式來強求孩子,他們說的也對,時代不同了,要求肯定不會一樣。反過來說,你小時候不調皮嗎?沒有差點氣死媽媽嗎?沒有挨爸爸打嗎?調皮是小孩子天性,如果他天天宅家從來不和別人玩瘋,你又擔心他自閉了,是吧?先理解,再解決。

二、找到孩子們的煩惱和叛逆產生的原因。如果說貪玩是天性的話,叛逆絕對是後天造成的。有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但主要還是家庭因素。當你意識到孩子叛逆的時候,有沒有反思一下:媽媽是不是太嘮叨?爸爸是不是太暴力?爺爺奶奶是不是太溺愛?家庭是不是太缺乏團聚和陪伴?所有心理陽光積極的孩子,不管自身性格如何,都有一個融洽的家。

三、不要總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現在孩子都不喜歡家長誇別的小朋友,何況你誇是為批評他呢。每次快氣死的時候,想想別人家更調皮的孩子:至少我家沒有離家出走吧?至少我家身體健康吧?至少我家沒在學校打架鬧事吧?至少我家沒有上網成癮亂刷銀行卡吧?至少我家不會反打媽媽吧?這樣一想,心裡就平和多了。

四、找合適的機會以適當的方式溝通。如果吵架,那麼就先離開,等晚上臨睡前到他房間,先說自己的不對,哪裡有問題,誘導他也反思。然後說他的不容易,儘量理解他。最後講家裡的辛苦,大家一起努力爭氣,改變狀況。

五、家長一定要起帶頭和師範作用,在家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不亂髮脾氣,不家暴,不一天到晚不著家,不天天打牌,工作積極努力,在小區有個好口碑,孩子如果能從別人那裡聽到爸媽的好話,那他一定很驕傲。多陪伴,多帶頭,少嘮叨,少管制。


米粒的小窩


現在很多孩子動輒離家出走、絕食、輕生等,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束手無策,甚至崩潰絕望。有個同事對我說起,看到自己不聽話的兒子,輕生的念頭都有,可見有多嚴重多痛苦了。孩子叛逆了,做父母的怎麼辦?

首先,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叛逆也就隨之而來,心裡學上把它稱為暴風驟雨期,每個孩子都有的,只是有些孩子的情緒波動會非常大,常常和父母對著幹,做為父母要理解,這是正常的。

孩子隨著生理上的一步步成熟,也許在孩子的人生中,他所幻想的和他所期望的落差很大,當孩子對某事不如意時,或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反應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去聆聽,而不是去講道理,也許你的道理講得越多,孩子越是反感。

其次,家長要有敢於認錯的心裡

俞洪敏老師說:“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對的家長,中國的孩子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老師,孩子出現了問題,與家長是脫不了干係的。比如孩子的自私、暴躁、頑劣幾乎與家長的溺愛、簡單粗暴有關,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所以要孩子認錯,家長先得好好的檢討自己,家長要敢於放下自己的架子,做敢於認錯的榜樣。

再之,家長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比如生氣、憤怒、悲傷屬於消極情緒。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積極情緒而忽略了自己的消極情緒,經常壓制孩子的消極情緒,不許孩子生氣,不容許孩子犯錯,久而久之,“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孩子的狂風暴雨遲早有一天會到來。

家長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先要客觀認識自己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假以時日的去轉化情緒,家庭才會和諧共處。

然後,面對孩子的叛逆,建議家長用好這六個字:接納、信任、寬容

孩子畢竟是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只要不違背原則,做父母的應該要接納他,要用平常心去看待犯錯,多一些鼓勵改錯,少一些責罵訓斥。

有些孩子經常會說起自己的父母是如何不信任他、不理解他。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了他們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了,父母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對孩子做得不好的方面,要給予他們寬容,滿足他們內在的成為“獨立人”的需要,滿足他們被認可、被信任的需要。

為人父母者,面對孩子的叛逆,要克服內心的不捨,想開一點,懂得放手,不妨靜靜的聆聽、靜靜的陪伴,老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遵從自然規律,一切順其自然吧。我是“教育與名師”,歡迎你的留言評論,期待與你一道探討育兒之道!


教育與名師


🎈🎈我認為我們本來就是比孩子的年齡大,而且我們已經經歷過叛逆期,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孩子的心情,這樣一說,我們控制我們的情緒比孩子還要容易。

🎈🎈更何況孩子現在因為生理上的一些變化而產生了心理的複雜的情緒。雖然人長得跟大人一樣,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小孩子,需要我們去正確的開導他,不能因為孩子的叛逆嚴重而放棄孩子。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父母,如果說你要是跳河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讓他終身後悔與他的叛逆嚴重而失去父母的痛苦當中嗎?

🎈🎈首先我們要先靜下來,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以免與孩子吵得更厲害。因為你的心靜不下來,永遠都不會給孩子正確的開導,要學會控制情緒。

🎈🎈其次要找一些合適的實際去跟他化解你們之間的矛盾,這個時間也是非常難找的,但是要根據你們孩子的偏好來定比較好。比如說你的女兒很久想買這條裙子,一直因為沒有錢而沒有買上,你可以給她買這條裙子,讓她一瞬間開心,總的來說,就是給孩子一個surprise。

🎈🎈然後跟孩子講解呃化解矛盾的時候入有衝突,一定不要激動,就算孩子說話也有點過分,你也要正確的去開導他,一定要語言溫順。

🎈🎈最後你們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就說如果如果在此有這樣,嗯不禮貌,或者是有一些跟父母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告訴他。以免因為意見不合而造成再次吵架,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

🎈🎈以上就是我的幾條建議,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無論如何要跟孩子化解這個矛盾。要給孩子多給解釋的機會,並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以免發生誤會。


紙上的風景597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說實話,我自己也經常被孩子氣到想哭呢。就在剛才,我正在寫字,我的孩子(兩歲多點)無緣無故就來打我。我問他:“為什麼要打媽媽呀”?孩子回答:“因為媽媽是壞人”!我聽了他的話,心裡不難過是假的,就頓時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連字都不寫了。

我們當家長的,當孩子小的時候盼著他趕緊長大,可是當他真的長大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長大了就會有叛逆期,您的孩子現在可能就處於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愛頂嘴,什麼事都跟家長對著幹,你讓他往東他往西,讓他抓狗他攆雞!你對他越嚴格,他越跟你唱反調。有時看到你生氣,他說不定還會幸災樂禍呢。

那我們怎樣調節好心態呢?

一、誰有道理聽誰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內心在強烈地說:我要說了算!站在媽媽的角度,會覺得孩子翅膀硬了,怎麼那麼不聽話。從孩子的立場,他會委屈地認為,怎麼就不能聽他的。那到底該聽誰的?我們不妨坐下來好好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誰有道理就聽誰的!

二、換角度思考問題。

您被孩子氣的想跳河?那反過來想,孩子不懂得反抗,恐怕更令人擔心。一個對家長言聽計從的孩子,將來必定養成唯唯諾諾,毫無主見,隱忍的性格。看見孩子對抗背後的正常意義,才能讓我們在即將燃起的憤怒面前平復心緒。好的心態是處理麻煩問題的前提。

三、反其道而行。

有時孩子明知家長是為他好,卻依然拒絕聽從。這時家長就反其道而行之。幾天下來,他就膩了,覺得沒意思了,自然而然就會長教訓。以後在這件事情上,他就不會太任性。

四、下放權利,和孩子做好約定

把權利下放,和孩子約好,比如:寫作業,什麼時間做?用時多久?如果做不到不吃飯還是不吃肉。

讓孩子體驗權利在身的感覺。孩子越是自己說了算,他就越會對自己的事情操心。這樣才能理解媽媽的不易,才能增進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感情。

我是園丁小妹,期待您的關注。


園丁小妹


我家孩子就把我氣的要死要活的,但是幸運的是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從那種差點自我毀滅的狀態中走了出來。

首先我們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孩子的,他會害怕,怕他不夠好被你嫌棄,怕被你拋棄,為了證明你還愛他,他會不斷的挑釁你,和你對著幹,用這個來引起你的關注,來證明你還在愛他。所以面對他的逆反,你要淡定,不要發脾氣,事情交代一遍,最多再提醒一次,就不用再說了,他自己心知肚明。

就算他不肯好好學習,也不要激動,你想想看,你發再大的火也沒有用,他不見得因為你發火就聽你的,要問問他打算怎麼辦,制定一個小目標,即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鼓勵他,這個時間,需要你拿著放大鏡去放大他的每一個優點,改變你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就會發現孩子也有了轉變


圈養的母豬


您好!看到這個問題,我想您的孩子應該不算小了,應該已經進入少年青春時代了,面對孩子的變化和成長,不知道身為家長的您有沒有在時間的流逝中跟著變化?

在家長們的聊天中,時常能聽到“還是小時候好,小時候你說什麼就聽什麼,你怎麼說他就怎麼做;現在長大了,犯嫌了,不聽話了,專門跟你做對,怎麼說也不聽”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日益豐富的文化知識,逐漸開闊的視野,讓他們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念,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對世界有了初步的判斷和理解。身為家長的我們,卻還沒有從根本上接受孩子們的成長,還停留在孩子們年幼聽話的年代,還不能適應孩子們的變化。

或許,家長們也意識到孩子們在逐步成長。但碰到問題還是會下意識的以自己的思想來指導和安排孩子的生活,遇到孩子們心情也不好的時候,或孩子比較有想法的時候,就容易激化成口角上的矛盾。家長覺得自己是對的,且又是家長;孩子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在此情況之下錯也不認錯,更何況他們可能並不覺得自己錯,於是矛盾就會直線上升,愈演愈烈……暴力的言語,帶給家長和孩子的都是很深的傷害。無論是狂暴的家長,還是冷暴力的家長其實帶給孩子的都是陰影,孩子們要消化它們帶來的傷害需要很長的時間,建議家長們忘掉家長的身份,記住父母的身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題中的家長,不知您和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爭執,但“氣得要跳河的家長”,我個人怎麼都覺得家長不對。

您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又怎麼能有這種想法呢?您的這個想法很可怕!對家庭和孩子都極不負責任,您要是真這麼一跳,您讓孩子以後如何自處。和自己孩子之間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還是想請您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多交流,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您才能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以及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盲目的武斷和簡單的臆測於事無補。您瞭解並理解孩子了,孩子才願意與您溝通,傾訴他們的想法和困惑,平等的交流才能用您的經驗來分享並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解決問題。

世界萬物都是在變化中發展的,我們也要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的事物,及時更新觀念,跟上時代的變化,才能與當下的孩子多一些聊天的話題。孩子在成長、在變化,我們身為父母更是要主動去變,調整心態,調整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唐印說


首先需要家長確定一下什麼是孩子的叛逆,學生的叛逆其實是自我意識的增強,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是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這個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在這裡我需要提問題的人自己想想孩子做哪些事情了?或者是不是不再像以前一樣聽話了?或者偷偷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等等,如果單純是孩子不像以前那麼聽話,甚至學會頂嘴,不要簡單的歸為叛逆期,這時需要家長反思一下自己,在這裡我簡單分析一下為何學生會出現這種情況及解決方法。


1、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性更強,當父母的觀點與他的觀點不一致時,會拒絕接收外來的做法,從而無法達到父母所想要結果,這時父母的父母就會考慮是不是進入叛逆期了,怎麼這麼不聽話,我的建議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父母與孩子就要多溝通,多關注孩子的一些想法,父母可以在有些事上去詢問孩子的想法,把他當作一個小大人,慢慢的孩子責任感也會增強。

2、家庭因素:

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和諧的家庭裡的孩子很少會出現叛逆現象,夫妻之間關係不好,孩子會全部看在眼裡,這時就需要構建和諧的家庭環境,夫妻之間要做好溝通,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也要一起與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3、學業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的負擔也會增重,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能夠很快的適應增強的學生壓力,有一部分學生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甚至出現厭學、逃學,這時就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學業,並正確輔導,做好後勤工作,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學安排,也要多鼓勵孩子,建立自信心。

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要學會換位思考,在無法達成有效溝通之前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對孩子怒吼甚至說一些難聽的話,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家長也要適當的學會放手,在一些事情上面做好引導,要相信孩子的辦事能力,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要想改變孩子還需要家長多從自身進行反思。


清華兩輝映


家裡兩小孩,關於家庭教育、親子關係一直在學習。走了很多彎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深深影響了我,因此很多時候看小孩都是恨鐵不成鋼,這樣更是欲速則不達。每天大人小孩都不快樂,家庭氣氛太緊張。

市面上有價值的書,國內的,國外的,公開課,紀錄片,我都看過。這些所有的資料基本都是細節、是表面,不是根本。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始終放不下心中的望子成龍的執念。處理孩子的事只能靠忍,尤其對於我這樣暴脾氣的家長。日子不好過。直到看了《自卑與超越》,我覺得終於找到了鑰匙,那就是合作、合作、合作,原諒我囉嗦,重要的事說三遍。我們大多數人不一定成才,普通人是社會的大多數。普通人快快樂樂過一生,才是正道,呵呵。生活質量的好壞很大部分受合作質量的影響,我理解的合作是社會性,合作的能力。自身能力再強,如果合作很弱,生活中就會無憑產生很多糾結、不開心。這樣的話,快樂的生活大打折扣。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與孩子合作的方式就是孩子生活中與人合作交互的方式。到此時就是我們家長重要性的體現了。你好好與孩子說話,那孩子就學會好好說話的方式,就會在他的生活中和別人好好說話,不驕不躁。他處理好自己的生活圈子,遊刃有餘,那學習自然就輕鬆了,畢竟有人說過人與人差距最小的就是智商了。

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