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憶•江南水鄉

79年9月初的一天上午,夢中的我被急促的敲門聲吵醒,父親回到家中。不對呀,從記事起父親都是早出晚歸,今天……?。在催促聲中起床穿衣。這時父親才說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到學校了,去上海讀書,去學校取……”。話沒聽完,提上鞋子,顧不了吃母親放灶邊的早餐,匆匆出門,往學校趕去,半道上父親騎自行車追了上來,我跳上自行車後坐……。去上海前到大伯家辭行,父親早已將我要去上海讀書的事告訴了大伯。進到小院後見奶奶拄著拐扙站在門口,小腳上的布鞋被剛才下雨後從屋簷滴下的瓦水打溼了不少。在大伯招呼聲中攙扶奶奶回到屋裡。奶奶開始問七問八,叮囑許多,告訴我上海是大城市,旁邊有杭州和蘇州,風景很美叫江南水鄉。走時大伯悄悄塞了二十元錢在我手中,提醒我別告訴父親。

雜憶•江南水鄉

登上從貴陽開往上海的火車,幾個同行的學生擠坐在車箱連接處搖晃著到了上海(火車開了44小時)。出站的路上,覺得地面晃動,暗想怎麼地也會動的,貴陽可不會這樣呀。唉,比劉姥姥進大觀園還臭。第一次行走在家鄉以外的土地上,奶奶口中的江南……。沒敢多想什麼,按先已打聽的線路乘上公交車到學校。辦入學手續,安頓宿舍。晩飯後興奮的自己在校園裡東走西看。學校早己開學,我們十幾個貴州的學生接到錄取通知書晚,全都遲到了。前面一大樓燈火通明,走進看是圖書館。門口的管理員(小阿姨)見我彆著校微,知道是新生。向我介紹了圖書館的情況和注意事項,登錄信息辦借書證(兩天後取)。進到館內,乾淨明亮,各種書刋雜誌整齊擺放在架子上。心慌慌不知該看些什麼,裝著不經意的樣子拿起一本畫報,找角落坐下翻閱。畫報中圖片精美豔麗。在一張名為《江南春曉》的照片中,遠處野地青草蔥蔥,藍天上白雲悠然自放,近景是一碧清水,碧綠碧綠的,水邊的柳絲在風中飄蕩。那一晚失眠了,也許是因為第一次離開家。

雜憶•江南水鄉

第二年暑假,同校的老鄉約好去杭州玩後再返家。早早約好在浙江的中學同學。那天,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五個人混進了浙大學生宿舍。浙江大學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創辦的高等院校之一。建校後成就斐然,校園內風光奇麗幽靜,可惜年少的我們只顧著商討第二天的遊玩行程,沒去參觀感受,遺憾!何時能重遊。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沬總相宜。

一首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句領著大夥遊遍了西湖山色。岳飛,蘇小小,林升等名字也深深植入了記憶深處。

雜憶•江南水鄉

大四那年父親來信告知,七爺從戰犯所出來了,讓我去拜望。請了假,那天是週五,大概下午四時左右到蘇州,出站後見陳磚舊瓦的房屋,遠沒有上海繁華,也還整潔。六點鐘左右到了蘇州※※廠的門口。門衛前一個瘦小的老人主動和我打招呼,交談後得知,他就是我的七爺,近看七爺右臉缺了一塊,凹進去個大窩,七爺說是給炮彈炸的,沒敢多問。隨七爺進到廠裡,順道去食堂取了飯菜,回到七爺一個人的家,就一間屋,有張床和桌子,還有兩條櫈。吃飯時七爺自己喝了些酒,向我問起貴陽我奶奶、大伯和父親的情況,我一一做答。不時有七爺同事過來和七爺聊幾句,七爺樂呵呵應酬著。只是儂音細語比上海話更難懂,都不知他們說了啥。接下來的兩天隨七爺緊趕快走遊玩了蘇州的景點。虎丘、留園、獅子林、掘政園、滄浪亭等。這些園林建於宋、元、明、清。是古典私家園林的代表,佔地不大(有些隱藏在民居的小巷中)卻變幻莫測,移步換景。亭臺水池,麴院竹林,奇山怪石,花草古樹各自留存園中,宛如天成,美觀和詣。各種字畫,雕刻擺件,石碑楹聯又添雅趣新景。買了一些介紹園林的拆疊小刪。遊玩後,去還前一天租借的相機(海歐120)。店員檢查時發現拉動膠捲的小柄卡住了,前面的速度調節也不順暢。不會吧,我用時還好好的呀。揣測中聽到店員叫了聲(聽不懂),小店內間的門簾被掀開,一頭髮花白清瘦的老人(不知是店裡的師傅還是店員的長輩)緩步走前來。接過相機,扶了扶眼鏡,仔細看起來。問了我這兩天的使用情況(店員做翻譯),順手拉開桌下的抽屜,拿了個小工具在相機上拔弄。很快相機的故障排除。老人和店員交待了幾句又緩緩撕開簾布進去了。店員告訴我,相機可能在不注意的時候碰到了,小手柄的糟凹了下去,所以卡住。己修好,不需要額外付修理費。留下膠捲沖印,七爺說過幾天他來取。晚飯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吃的,有紅燒獅子頭,清蒸小黃魚,那味真不是一般的香。週一回到學校在肩包裡見有五張十元的錢和一字條,感激之情由然而生。第二年七爺退休回安微老家前,去了趟貴陽,拜望他的大嫂,我的奶奶。

雜憶•江南水鄉


雜憶•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是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這既是一個地域名詞,也是文化和人文名詞。四個字在不同人心中有不盡相同的釋意。

憶江南

一、江南好,風景曾舊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曾先後擔任杭州和蘇州刺史,漫遊江南,對當地民風民俗,錦繡風景讚譽有佳。晚年退休回絡陽後,寫下了這傳誦千古的美麗詩詞。太湖的煙波和銀魚,西湖的荷花和龍井,蘇州的園林和獅子頭,南通長江中的激流,這些加在一起勾繪了我對江南水鄉的印象和理解。

小橋流水,烏蓬船,油雨傘承載了遠古的記憶。

交錯的湖河,密集的水網,白牆黑瓦縱橫了千年的溫柔。

江南絲竹,吳儂細語寄託了永恆的相思。

雜憶•江南水鄉


雜憶•江南水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