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根據民政局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以來,我國的離婚率就一路走高,2018年有超過446.1萬對人離婚,佔到結婚登記數量的二分之一,大約40%。2019年離婚達到了415.4萬對,離婚率與2018年基本持平,雖然有略微下降的趨勢,但是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態勢。

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數據整理自民政部公佈的數據

在年前年後的季節裡,離婚人數大幅增加,尤其是90後和00後,成為了離婚的主力軍,這讓人感到疑惑不解,俗話說得好“千年修得同船渡,萬年修得共枕眠”,兩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從相遇、到相知、再到產生感情,最終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實屬難得,為啥會輕言離婚呢?

總結起來,有3個原因:

  • 社會文化越來越開明,人們的思想越來越解放了;
  • 女人能頂半邊天,經濟獨立性越來越強,一個人也能生活得非常好,不必依賴家庭群居;
  • 高等教育的普及,終身制學習的設定,讓不少人在為事業奮鬥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把自己落下了。

與離婚結伴而行的,是家庭財產的再分配,根據西南財大的家庭金融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鎮普通家庭財產中,超過60%以上是房產,房子佔比如此之大,所以對結婚離婚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不少人說,我國的房價上漲是5億丈母孃助推起來的,從另外一個層面而言,不無道理,畢竟房子就是大多數家庭財富的象徵,如果男方連一套獨立的房產都沒有,婚後或許只能租房度日,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嫁出去受苦。

很多人為了結婚買房,也有很多人因為房產鬧離婚。在舊的婚姻法下,不管房產什麼時候購置,也不管誰給的錢多,只要涉及到離婚的情況下,大概率都是按照50%:50%劃分的,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見到了不少人為了貪圖他人房產選擇與之結婚,然後通過快速離婚的方式分得別人家產。短短几個月從身無分文到身價上百萬。

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隨著新《婚姻法》的實施,對結婚和離婚的房產劃分有了新的定義,特別是對誰買房、誰享受房產權益做出了明確的界定,讓試圖通過結婚獲得別人房產的這條路再也行不通了。可能很多人依然不瞭解,我們說幾個常見的情形,本月起,房產證上“加名字”,也不影響婚後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1、婚後買房,房產證就算不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這一點很多人不理解,不是說好的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這套房子就是誰的嗎?為啥說婚後就算買房不加名字,也不影響房產分割?這是新法律下一個很大的不同點。

男女雙方通過結婚的方式確定合法夫妻關係,組建家庭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共同生活共同維護,所以正常情況下家庭開支、債務都是雙方共同支出的,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理念中,並沒有明確的AA製法則,特別是結婚之後這一點更加不會存在,如果誰這麼做,可能就會被視為“異常”。所以根據法律規定,婚後一方以自己的資金100%購置了一套房子,沒有寫另外一方的名字,在正常情況下這套房子在離婚的時候需要按照各佔50%進行分割。

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這也是很多人犯糊塗的地方,不少人因為這個問題鬧出了矛盾。例如小王和小麗結婚了,婚後小王與小麗商量重新買套房子,新房子的所有房款全部是小王拿出,小王在小麗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把房子購置,並且房產證上寫的自己的名字,小麗表示很不高興,既然組建了家庭,為啥買套房子不寫自己的名字,那麼將來這套房也跟自己沒半點關係了?最終鬧到了離婚的地步,小王才同意給小麗加名。從法律角度而言,寫不寫小麗名字其實一樣的效果。


2、婚前男方首付款買房,婚後有債務,不影響女方對婚後房產的分配權。現在的房價水平已經很高,就算在二線城市,均價也已經過萬元,一套100萬元的房子輕鬆需要上百萬元,很多剛需購房者難以拿出,所以按揭貸款買房成為了最佳選擇。這樣一來,這套房子就產生了資產跨期情況,分為婚前婚後,如果按照舊婚姻法,則關係非常簡單,不管什麼時候買的,離婚的時候全部對半開,但是新法之下,變得複雜了。

3月起,房產證就算加“名字”,也不影響離婚財產分配,鬧也沒用

張三在結婚之前通過首付款30萬的方式購置了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其中有70萬元是按揭貸款,每月需要償還月供3500元,買房只有張三一個人的名字,在房產證拿到手的3個月後結婚了,婚後張三依然按月償還3500元月供。在10年之後,夫妻雙方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不和,最終發生了離婚的情況,最終這套房子如何劃分?

其實,不管寫不寫名字,都不影響女方對婚姻續存期間10年的房產分配,這10年間房產增值雙方共享、房產債務雙方共同承擔,在沒有有效證據證明權益歸屬某一方的情況下,按照各佔50%劃分,所以即便是不加女方名字,也不影響她在這10年間的房產權益。

以上買房事項,3月起應該予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