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憑藉什麼當上了淨壇使者?

lu331707405


淨壇使者這個職位,還真是非豬八戒莫屬,換了別人也幹不了。

一靠功勞

豬八戒受觀音菩薩指點,拜師唐僧並保護他去西天取經,雖然一路上經常嚷嚷著分了行李回高老莊,但是他最終走到了靈山,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豬八戒雖然也是唐僧的徒弟,明義上也是保護唐僧,但是他只是第二梯隊的人選,而且還經常逃跑。但是有一樣工作,一直都是豬八戒做的,那就是挑擔子。

如來佛祖論功行賞,封賞豬八戒的理由就是他“挑擔有功”。

豬八戒從一開始跟隨唐僧,就接過了挑擔子的重任,具體就是從高老莊啟程時開始的。本來孫悟空自己的時候,就揹著唐僧一個裝行李的包袱,但是豬八戒太能吃,臨走時帶了很多高太公送的乾糧,所以就“收拾了一擔行李”,後來又加上沙僧的行李,東西就更多了。

豬八戒是個直腸的痴漢,擔子又重,再加上他們走的多是山間崎嶇不平的小道,所以終日裡挑著這個擔子很辛苦。

在這一點上,豬八戒確實有功,作用也是無可替代。

二靠特長

所謂的淨壇使者,就是打掃佛事所供奉的食物,簡單地說就是個吃剩飯的。而這一點,正是豬八戒所擅長的,因為豬八戒最能吃。

豬八戒到底有多能吃,高老莊的高太公、豬八戒的老丈人說他:

“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

如此看豬八戒確實能吃,一個人能吃三五十人的飯,所以在取經路上他幾乎從來沒有吃飽過,只有在幾個大戶、或者是王宮才能吃頓飽飯。

淨壇使者的職責就是吃東西,而且還都是別人供奉的好東西,這點正合豬八戒的胃口,也是他的特長,換了別人也吃不了這麼多,所以說這個職位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三靠機緣

為什麼不給豬八戒一個好職位,就是因為他表現的不好,在取經路上老是犯錯誤,如來佛祖暗中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給他解釋沒有封他為佛的原因:

“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

其實老豬一路還真沒少犯錯誤,跟了唐僧剛過了兩關,就遇到了四聖試禪心,豬八戒一心想招親,並且一再提出無理要求,最後被吊了一夜以示懲罰,這次考核被判定不合格。

他一路上多次誣陷孫悟空,和孫悟空搶功勞,慫恿唐僧念緊箍咒,激化師徒矛盾,挑撥師徒關係,致使唐僧多次遇險,考核又是不合格。

即使走到最後一關,霓裳仙子跟隨太陰星君來收回玉兔精,豬八戒見到霓裳仙子依然是色情萌動,立馬跳到空中緊緊地抱住人家,終極考核還是不合格。

對於一個多次考核不合格的人,如來佛祖又怎麼會封賞他好職位。正好這個淨壇使者也不是個好職位,一般人也看不上眼,所以就順便給了豬八戒。


我就是竹韻


唐僧師徒取得真經,送回大唐後,如來論功行賞,封賞唐僧師徒。不過,如來似乎有些“小氣”只封了唐僧和孫悟空為佛,豬八戒、沙僧、小白龍都只被封了菩薩。其中,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菩薩。淨壇使者是什麼官職?如來為何要封豬八戒為淨壇使者?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淨壇使者是個“受用”的品級

起初,豬八戒聽見自己被封了個使者菩薩的品級,頓時黑了臉,甩著蒲扇大的耳朵,直嚷嚷:“為什麼我師父和師兄都成了佛,我卻是個使者?”不過,如來的一番話讓豬八戒轉怒為喜,欣欣然接受了這份差事。如來說了什麼呢?

如來說:“淨壇使者是個受用的品級,天下信奉我教者甚多,每天的瓜果貢品都吃不完。我看你嘴大肚圓又貪吃,讓你淨壇,把這些貢品都收拾了,不好嗎?”豬八戒聽到做了淨壇使者,每天都有好多的東西吃,也就接受了這份差事。

看起來淨壇使者著實是個“美差”,不過細細想來,如來怎麼會把這個“美差”交給八戒呢?

淨壇使者其實是個“吃剩飯”的

淨壇使者聽起來挺“高大上”的,說白了,其實就是個吃剩飯的!《西遊記》中如來的原話是這樣的:“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意思就是:天下百姓給我們這些佛的貢品太多了,我們吃不完的,就你去吃吧。

淨壇使者是為豬八戒量身定製的品級

我們知道豬八戒食量大又貪吃,讓他去和食物打交道再合適不過了。而且豬八戒在取經途中沒有什麼功勞,六根未淨,只因為挑擔有功,才加升的正果。淨壇使者的工作適合豬八戒,品級也相稱。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喜歡,請點贊支持!

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是怎麼看的?評論區屬於你們,歡迎留言!


追尋遠方的詩


八戒憑藉什麼當上了淨壇使者?說明淨壇使者是個身份地位足夠的大官,且是肥缺,沒有特別深的資歷和特別大的政績,想都甭想。

淨壇使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大官呢?一句話,吃遍天下。孫悟空是打遍天下,看起來威風凜凜,其實除了累得夠嗆,有時候甚至危及性命。如此才封了一個佛,還有那麼多閒雜人等竊竊私語,不值當!可是八戒呢,公款消費,悠閒自在,這個廟插上一腳,滿嘴冒油,那個寺坐一屁股,大快朵頤,還順便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即所謂豬的本能,圈養了。大家羨慕嫉妒恨,眼睛都直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問問如來佛祖,為什麼要特意設置了這個空前絕後的職位,絕無僅有的待遇,優渥一個夯貨呢?八戒原來就在天庭擔任天蓬元帥的職位,不過因為是犯了一點小小的生活作風問題,被玉帝打落凡間,把帥小夥生生整容成豬頭,鬧得玉帝口碑甚是不佳。你玉帝是道教,我如來是佛教,雖然我有搶地盤的想法,但仍必須和睦相處,所以這是給你玉帝擦屁股,讓你欠我一個人情。再說在協助師傅唐僧大師兄孫悟空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個正果就必須在西方世界實現,體現我佛教體制的優越性,公平公正嘛。另外有明說的,自然有暗說的,一是因為唐僧和孫悟空是有後臺背景的,妥善安置好他們的二師弟,就給了這些後臺面子,以後如果有事差遣的話,也少了掣肘的麻煩。二是因為當初玉帝派孫悟空去管理蟠桃園,這本身就是瞎胡鬧,比較昏,而我佛教比較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歡迎道教的人良禽擇木而棲,跳槽!不信?看看八戒不就知道了。再補充一個小插曲,八戒因為不知內情,在如來面前嚷嚷著表示不滿,不僅被如來調侃一番,還鬧了個大紅臉,特尷尬。

真是陰差陽錯,傻人有傻福。呵呵!


手心我心bxl版


豬八戒最終被封為淨壇使者。估計之前佛爺爺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吧!這次“取經”行動最終取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使業務範圍直接由西牛賀洲擴展到南贍部洲。為佛家事業向外擴張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天庭的統治者玉皇大帝,難道在佛家組織此次行動之前沒有得到一點情報嗎?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佛門的崛起而無動於衷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當然玉帝也有自己的佈局和打算。而天蓬就是自己在佛家此次行動當中玉帝的棋子之一。

佛爺爺也清楚!八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笨!所以八戒在取經途中的表現就不足為奇了。因為調戲美女而被貶下界,之後還是一如既往,片刻都不知收斂。好吃懶做,對領導吩咐的事情推三阻四。還經常的要求散夥,動不動就散播負能量,製造內部矛盾。打個妖怪也只是象徵性的掄幾耙子。出力活也都是讓猴子和老三去幹。

這一切是因為二師兄後邊有人啊,因為不管行動失敗還是成功他老豬還是小康生活,逍遙自在。估計猴子也能感覺到這頭豬不簡單,但最多也是給他稍微找點不痛快,猴子也沒忘記在天庭的時候可是和他大戰三百回合而不分勝負,並且八戒的耙子可是專打猴子的金頭鐵腦。所以猴子也是不敢太過造次的。

行動成功了,肯定要論功行賞。佛爺爺也要服眾啊,明知道二師兄是玉帝的人但又沒法明說,且二師兄不管怎麼說也十萬八千里過來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權利部門肯定是不能去了,那得是自己人擔任,職位太低恐怕玉帝翻臉,還要時時刻刻在自己眼皮底下。挑來挑去最後就覺得淨壇使者這個職務最為合適。八戒也樂在其中,玉帝也無話可說,佛爺爺也放心。猴子得了高官,反正比不了自己當然也沒意見。


小文無疆


我知道的有兩個說法,挺有意思。

一、按照如來佛祖的說法,那就是因為“挑擔有功”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我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二、豬八戒的名字

在原著第八回,這樣記載:菩薩才與他摩頂受戒,指身為姓,就姓了豬,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豬悟能。

但是在原著第十八回,他卻告訴這樣孫悟空:“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

官名,就是學名。豬剛鬣,才是他真正的名字。

那麼,剛鬣的本意是什麼呢?古代祭祀所用豬的專稱。《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鬣。” 孔穎達 疏:“豕肥則毛鬣剛大也。”

說白了,古代在祭祀宗廟的時候,為了保持祭祀的神聖性,要注意語言文明:比如牛就不能再叫牛了,叫“一元大武”;豬更不能被稱為豬,得叫“剛鬣”。

淨壇,與祭祀有關,而豬八戒的學名,也與祭祀有關,所以,如來封他這個職位,也不知是諷刺,還是表揚。

所以啊,八戒是憑自己本事當的淨壇使者。


老書蟲的書架


很多人可能覺得說淨壇使者這個位置很適合豬八戒,豬八戒本來就貪吃,封他個淨壇使者,讓他每天都能吃各種各樣的美食,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啊!但是小編想告訴你的是,豬八戒的這個職位恐怕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首先他並不是在第一時間享受供奉,而是等別的神仙或者佛吃過之後,他再把別人沒吃完的東西給處理了,這種工作說難聽點那就是垃圾回收。大鵬鳥喜歡吃龍,如來為了不讓他吃龍,答應他所有供奉讓他先吃。但是豬八戒的淨壇使者卻是一個舔盤子的,就是把別的神仙吃剩下的給處理完,估計他是“光盤行動”第一人了。

如來之所以封豬八戒為淨壇使者,首先第一個就是發揮豬八戒的特長。豬八戒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吃東西,而在取經路上,他常常抱怨自己好幾年都沒有吃飽過。所以如來根據豬八戒的特長,特意封他為淨壇使者。

這樣的話,一個是專業對口,另一個就是減少浪費。因為有些神仙的供奉很多,根本就吃不完,那怎麼辦呢?把自己吃剩下的東西送給別人?大家都是神仙,面子還是要的,把你吃剩的東西是送給別人,別人能要?所以就讓豬八戒來做一個垃圾回收站了。

取經路上總犯錯,沒有悔改之心

如來給大家受封,是看他們的付出和能力來受封的。所以唐僧和孫悟空毫無疑問的成了佛,就連沙僧也被如來封為了金身羅漢。而不給豬八戒封佛,主要是因為如來覺得他這一路上總是在犯錯,立場一點也不堅定,根本沒有一顆悔改之心。

因為這一路上豬八戒總是在擾亂軍心,只要是稍微遇到點麻煩,他就開始嚷嚷著要分行李,而且還要迫不及待的回高老莊找他的妻子高翠蘭。不僅這樣,他還總是在攛掇唐僧,讓唐僧念緊箍咒來折磨孫悟空,所以如來才沒有封他為佛。

戒不掉“貪”

豬八戒雖然說是跟著唐僧去取經,可是他好像始終沒有弄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總覺得取經這件事情是唐僧的事情,而自己是被“罰”給他做苦力的。所以這一路上他並沒有一心向佛,而是還和之前一樣,一點也不約束著自己心裡的想法。

豬八戒最大的缺點就是“貪”,不僅貪吃還貪色。所以這一路上他也是在“貪”上面犯了好多錯。調戲蜘蛛精、撞天婚、女兒國……從這些事件中能夠看出,他還是改不掉自己的老毛病。這樣的豬八戒,如來怎麼能封他為佛呢?



Mr張先森說


為啥西遊的師徒四人封賞不同,

先看原文,


您問八戒為何能做淨壇使者菩薩,

原著裡八戒也對這事兒很疑惑,

故問佛祖“憑什麼師父和大師兄都成佛,獨我封了個什麼使者?”


佛祖答曰:“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許你個淨壇使者,乃是美差!”

八戒明白了,欣然受之。

用白話就是,你八戒啊身高體壯能吃能睡的,

給你個吃吃喝喝的美差,多好啊!

這個肯定是表面原因,

說的也沒錯。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領導在西天取經的途中,

對他們進行過一次考核。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

叫做《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

講的是觀音菩薩請來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下界,

化身四位美女,以招婿為名,對唐僧師徒四人進行一次考核。

故事大家都熟了,不贅述。

最後的考核結果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大概意思是

我們這個菩薩考核過了,

唐僧沒啥問題,是個好同志,八戒有點毛病需要改進。


所以,綜合考慮,

凡心太重啊,那個封神啥的就算了

領導安排了一個淨壇使者

也算皆大歡喜了。


磊叔


我們知道,豬八戒是被封為了淨壇使者,豬八戒差一點就發火了,非常不滿意如來的決策。豬八戒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很正常,沙僧的金身羅漢跟淨壇使者比起來,優劣性其實是不好說的,佛下來是菩薩菩薩下去是羅漢,那麼淨壇使者呢?\r

淨壇使者就是收拾諸佛吃剩下的飯菜,如來在收服金翅大鵬鳥的時候,曾經許諾道,有什麼吃的先給大鵬鳥,然後才是諸佛,諸佛下去才是淨壇使者,由此可見豬八戒的職位實在是不怎麼樣,跟天蓬元帥這個差遠了




鐵臂阿童木666


其實施老先生封唐僧與孫悟空為佛是表示其修成正果。封沙悟淨與白龍與為菩薩是表示不讓老實人吃虧。封八戒為淨壇始者就另有講究了,都知道八戒好吃懶做,每到吃東西時都要把盆都舔了,佛家不可能封八戒一個淨盆使者,只能給他一個淨壇使者的美稱,當然施老先生把淨壇的淨字前面刪了一個舔字,要不然不僅八戒不樂意受封,名位看官也會不樂意的。這也是施老先生不動聲色的幽了一默[呲牙][呲牙][大笑][大笑]


用戶97028388418


“淨壇使者”

是個受用的品級,也就是吃貢品。

豬八戒食腸寬大也是人盡其才。

豬八戒原是天庭中統領八萬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由於蟠桃會上喝酒醉後調戲月宮的霓裳仙子,打了兩千錘後被貶下凡,又投錯胎變成豬模樣,入贅高老莊。這一內容在原著第八回有著詳細的介紹:觀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那怪道:“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醉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裡,變得這般模樣。如此說來,豬八戒因為自己好色的本性卻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觀音菩薩見其出身不凡,這才指點下他隨唐僧西天取經,而唐僧為了時刻敲打他這一秉性,為其取名“八戒”。八戒雖然取經途中經常與悟空矛盾,動不動就吵著要分行李回高老莊,可他能成為淨壇使者並非沒有原因。

1剛剛我們也提到他乃是天蓬元帥臨凡有神仙的底子,又會天罡數三十六般變化,其實他的綜合實力並不差,只是有大師兄在他不願意搶師兄風頭,所以才襯托的他十分不濟。

2雖然悟空的功力能力各項技能都高於八戒,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其實唐僧對於悟空並不完全信任,反而更加信任八戒。因為八戒對師父言聽計從,忠心耿耿,不斷的幫助唐僧樹立威信,畢竟唐僧才是第一領導人。當然這也是為何唐僧更喜歡豬八戒的一個重要原因。

3西天取經路途遙遠,沒有八戒不一定能走完。取經這項任務歷時14年之久,除了耐心耐力之外,一路上也少不了嘻嘻哈哈氣氛。因為這樣既能讓整個取經團隊更加融洽,又能排解一路上的無聊,而這一點悟空和沙僧是做不到的。

在最後封神之時,如來也說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意思是說八戒在取經路上也有功勞,但是因其凡心未泯,封個淨壇使者也算是公正公平。

雖然地位名稱沒有天蓬元帥霸氣 ,但也是個悠閒自在的美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