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獎”得主著名戲曲家 京城省城好評如潮 卻栽鄉村舞臺

A村自古就有愛好戲曲的習慣。在信息閉塞年代,這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上至村幹部,下至村民,對戲曲情有獨鍾。每年都要安排三臺大戲,而且水準要求很高,不是名團名家,不管價多低,不要!他們要的,是明團大家。

說著話 , 一年一度的廟會如期而至。A村選定了當地紅極一時的名團,裡面有赫赫有名的全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名家以委婉唱腔、風飄般的臺步、風姿卓越的舞臺造型馳名省內外,能請她助興廟會,村民們感覺倍有面子。

名家未出名時,A村人就喜歡看她的戲。獲全國最高戲曲獎後,更讓村民們追捧她,所以,這廟會演出必須是她,才能眾望所歸。

消息傳出,十里八鄉奔走相告,某某某A村演出的消息像風一樣,在周邊刮過一遍又一遍,挑逗的個個望穿欲眼,翹首期盼,都等著一飽眼福。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廟會來到,A村家家打掃,個個洗涮,人人新衣新鞋,走路如風,早早在舞臺下佔下觀戲位置,不忘提前通知親朋好友前來觀看,那氣氛和隆重程度,不亞於過年。

一切就緒,一家人挽大喚小,嘻嘻哈哈、來到人頭攢動的臺下。

臺上燈光通明,棗紅色大幕垂閉。臺頭掛劇團名稱橫幅,臺兩邊是猩紅豎幅,把舞臺點綴得高檔奢華。

” 三天五場戲,他們的偶像場場登臺。事先說定的”。村民們向親戚炫耀著。

“鈴……”,開演鈴聲響起,差點沒把龐大大院憋破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一陣鑼鼓響過,大幕徐徐拉開,臺下近萬顆腦袋支楞起,調動一身注意力,目不轉睛,生怕漏看一個動作。

明家出臺,一聲叫板,臺下掌聲雷動,喊聲連連,大家隨劇情起伏而起伏,魂,完全交給了舞臺……

戲唱到第三場,正是三天廟會正日。廟會進入高峰。就在這峰值時段,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明家表演出現了失誤。

如在別村,可能沒人能發現——畢竟不是人人懂戲。但在A村不行。A村不僅愛戲,也懂戲。就因為太喜歡戲了,村裡就組建了自己的劇團,並請老師來教。農閒時,學戲。學會了,唱給自己村人看。戲沒學精,但絕對懂戲裡規矩。哪出戏啥地方該唱該收,他們懂。比如舞臺“七上八下”規矩,很多人不懂,A村人懂。知道是說舞臺上樓七步,下樓八步。臺上演員在臺上演,他們在臺下“1.2.3……”數,少一步,多一步,他們清楚,馬上喝倒彩,讓演員下不了臺。(是不是“下不了臺”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一般把式,不敢來A村演出,說他們太刁。

今晚不知何因,大師失手,臺下有人發現,馬上喝出倒彩聲,旁邊人立刻跟著叫。場面一片混亂。名家情緒可能受了影響,出現二次失誤。這下捅了馬蜂窩,臺下秩序大亂。還好,這節看好結束,大幕拉上,避免更多尷尬………

廟會最後一天倆出戏,名家沒登臺。

替演的是名家弟子。儘管名氣也不小,但A村村民不高興了。雖然忍著看完了,但心裡耿耿於懷。

廟會結束,劇團裝車撤退。但裝道具的木箱,被一幫村民坐下面,不讓裝車。說他們違背了合同,名家耍大牌,傷了他們感情,不給個說法,這箱拿不走!任劇團怎麼解釋,村民們就是不理。沒法,劇團領導只好找村領導。

管事的沒一個在,只有通信員告訴他,說村民對演出有意見,工資暫時不能結。。劇團領導不說話,扭頭出來,留下那幾個箱,坐上拉道具車,領著人走了。

一晃三年過去。A村廟會又快到了。消失三年的劇團領導突然來到A村,說今年廟會的戲他們演,還說,名家場場登臺,不叫好,今年和三年前的工資、道具箱都不要了。如果這次村民無話說,今年和三年前的工資、木箱,無條件給他們。

合作再次談定。某某名家來A村“撿名義”來了,還帶了其他名角演出,消息又和風一樣傳了一遍又一遍。

這次,名家沒讓村民失望,場場登臺,場場精彩,村民無話可說。名家終於挽回面子,拿錢走了。從此,再沒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