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餐不出遊!在家做一碗擂茶來迎接春天吧!

不聚餐不出遊!在家做一碗擂茶來迎接春天吧!

立春已到

雖然不能出門踏青

那就跟著青青

做杯擂茶敬春天吧

不聚餐不出游!在家做一碗擂茶来迎接春天吧!

客家擂茶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湛,而客家擂茶則可謂是茶文化中一枝獨秀的奇葩。其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這種獨具風味的擂茶,社會對其瞭解甚少,甚至多數人不知其為何物,畢竟既能解渴又能填肚子的茶,你見過麼?

不聚餐不出游!在家做一碗擂茶来迎接春天吧!

擂茶的起源

客家早先居住在深山僻壤,這種地方在古時不免也有山林瘴氣。擂茶的出現,正是客家人為避免南方瘴病侵襲而產生的,一種驅瘟疫防病毒的特殊飲茶文化。在擂茶普及程度最高的將樂,也流傳著一個故事。

相傳古鏞州城外有一座叫“長長觀”的道觀,四周遍生竹林。為避免新生竹筍,道長伍道婆撒上芝麻斷絕其生長。不料竹筍沒了,地上卻遍長芝麻。恰好這一年碰上古鏞州鬧饑荒,伍道婆便用收成的芝麻,加上茶葉、大米、生薑之類,合在一起放在擂缽裡搗碎擂細,再用沸水沖泡,讓四鄰八鄉的災民飲用充飢。雖然之後順利度過饑荒,但曾領教過這道“救命茶”美味的鄉人,卻一個個上了癮。事後,仍依照伍道婆的方法“擂茶”食用。

不聚餐不出游!在家做一碗擂茶来迎接春天吧!

擂茶的製作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把茶和芝麻、花生等配料放進擂缽裡擂成細末衝沸水而成。製作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缽。前者取一根粗的油茶等可食雜木,打磨光滑,下端刨圓以便於擂轉;後者是用內壁佈滿輻射狀溝紋而形成細牙的特製陶盆。製作擂茶時,一般採用坐姿操作,一手扶棍,一手緊握擂棍,用雙腿夾住擂缽,用手腕的力沿擂缽內壁成圓形迅速擂轉,直到把原料擂成醬狀茶泥,衝入滾水,撒些碎蔥或米花,便成為日常的飲料。

不聚餐不出游!在家做一碗擂茶来迎接春天吧!

擂茶中藏著人情禮儀

客家人早年多居住在深山,客人上門是難得的大事。和閩南人以好茶待客一樣,客家人這時候也會端出一碗香濃的茶湯敬上。四時八節喊過節茶,平日裡喊互酬茶,有喜事的喊喜茶,請人幫忙的喊答謝茶。而這些,都是以擂茶為承載,寄託客家人的深厚情誼。

不聚餐不出游!在家做一碗擂茶来迎接春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