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華夏民族第一次全面淪陷嗎?十萬人跳海,為大宋殉葬


還記得華夏民族第一次全面淪陷嗎?十萬人跳海,為大宋殉葬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飽經憂患,歷盡滄桑。兩千多年的封建史,濃縮起來就是一部戰爭史。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戰亂不止。其間,大多時候都是內部鬥爭,王朝無道,老百姓揭竿而起。還有些時候,中原內訌,遊牧民族趁機入侵。

不可否認,中華民族不是好戰民族,但有些特定時期會有窩裡斗的毛病。許多異族都是窺到我們這個破綻,趁虛而入,掠奪中原的財富,蹂躪我們的百姓,侵佔我們的家園。但我們的民族又是一個韌性十足的民族,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夠長期佔領我們。隨著入侵的加深,我們退無可退,同仇敵愾之心被激起,內部矛盾轉為外部矛盾,及時驚醒,最終取得勝利。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遊牧民族入侵的時期,有晉朝時的五胡亂華,衣冠之族大批南遷。還有兩宋時期,契丹、金、蒙古接踵而來,最終大金滅掉了北宋,奪取了中原的半壁江山。蒙古滅掉了南宋,中國全部版圖第一次全面落入異族之手。

還記得華夏民族第一次全面淪陷嗎?十萬人跳海,為大宋殉葬


大約八百年前,南宋流亡小朝廷被蒙古人逼到了廣東崖山。此時大元兵鋒正盛,各地南宋將領紛紛敗北,文天祥也兵敗被俘。張士傑率領南宋殘兵停泊在崖山的海面上,大船都用鐵索連起。元軍左右夾擊,幾個回合下來,宋軍便即大敗虧輸。張世傑率領殘舟敗去,陸秀夫見大勢已去,抱著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自殺。宋史記載,從陸秀夫跳海者有十萬之眾,其中有南宋朝廷的官員,但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海面上飄著十萬浮屍,場面是多麼悽慘動魄。

還記得華夏民族第一次全面淪陷嗎?十萬人跳海,為大宋殉葬


元朝以前,華夏民族還是有一股傲氣的,覺得被異族佔領是一種奇恥大辱。元以後就感覺無所謂了,增加了幾分奴性,所以崇禎殉國時,跟他一塊陪葬的只有身邊的一個小太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