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引言

所謂“民族”就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和歷史的人群。眾所周知,中國在漫長的歷史傳承中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如今有56個民族,以漢民族為主體,其餘55個少數民族絕大多數與漢民族大有淵源。漢族人向來以炎黃子孫自居,認為自己是傳說中以炎帝和黃帝為首的神農氏與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從歷史起源來看,炎黃部落族群就是漢民族前身“華夏民族”的核心,支系很多,歷經兩千年之久的夏、商、週三朝發展,而後又隨著秦、漢王朝先後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權,天下有了共同的小篆、隸書文字,公認的價值觀以及固定的邊界——長城,先秦時期的華夏民族開始變成漢民族,而這兩個族群其實可以看作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名稱不同。

漢以前“華夏民族”的觀念盛行

據先秦時期的史書《左傳·成公·成公四年》記載,魯成公想要和楚國交好而背棄晉國,季子文以“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的說法勸魯成公打消了這個念頭,由此可見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國與國之間已經有了民族共同體的意識。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就在這一時期,地域疆界固定的“內諸夏而外夷狄”“尊王攘夷”(《春秋公羊傳》)的中原地區華夏民族觀念開始盛行,與周邊的“夷、蠻、戎、狄”民族從語言文字、服飾髮型、喪葬習俗等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區別。到了封建社會伊始的戰國時期,楚國也融入了華夏民族。屈原的《楚辭·離騷》開篇“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直言楚之始祖是高陽,而他在詩作中體現的堯、舜、禹及夏、商、周朝等歷史人物,均出自中原傳說,可見那時的楚人已經對身為華夏民族成員有了極高的認同感,同時可以側面看出華夏民族從根源上就具有極強的包容性。

漢朝“漢民族”概念成為主流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經過十年征戰相繼征服六個諸侯國,建立了空前統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時期起湧現的華夏民族融合告一段落。華夏民族自此同屬一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各方面趨向一致。秦王朝內的子民自稱“華夏”,而周邊民族稱其為“秦人”,但秦王朝僅僅二世就覆滅了,隨後的漢王朝統一天下長達四百零七年之久,因此無論是自稱還是來自邊疆異族的他稱,循慣例以朝代命名的“漢人”最終取代了“秦人”的說法,如《史記·大宛列傳》中寫道:

“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漢書·李廣利傳》裡的這段文字則將“秦人”改為了“漢人”。而當代史學家呂振羽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一書中指出,“漢民族”之稱從漢武帝、漢宣帝以後就有了。由此可見統一而強大的漢朝帝國讓從華夏民族發展而來的“漢民族”概念漸漸成為主流。那麼,這樣的轉變具體是如何發生的呢?

從“華夏民族”到“漢民族”的轉變過程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秦漢政權的統一結束了華夏民族分屬不同國家的分裂狀態,先秦時期的“華夏民族”到了漢朝發展為“漢民族”。但這並非形成了新的民族,而是多源合流的華夏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同時在與周邊各民族頻繁通婚、雜居等交往中緩慢地進行民族融合,轉變成了漢民族。從華夏民族到漢民族,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呢?

1、秦王朝大一統促使華夏民族趨於穩定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秦王朝,推行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全面鞏固統治,客觀上增強了疆域內主體民族的凝聚力。政治方面廢除分封制,全國地方行政區域推行郡、縣兩級制,從三十六郡增至四十二郡,使共同的地域概念深入民心。秦王朝頒佈了“聖智仁義”的統一法令,讓“行同倫”的“法令出一”成為共識。文化方面規定“書同文字”,以整齊的秦國小篆為標準文字,以隸書作為日用文字,結束了戰國以來的“文字異形”,同時促使象形的古文字向抽象會意的方塊字轉變,華夏民族有了共同的書面語言,共同的歷史文化傳承有序,綿延至今。經濟方面統一貨幣、度量衡、馬車道等,掃清了內部經濟交流障礙,使

“重裝富賈,周流天下,道無不通,故交易之道行。”(《史記·淮南衡山傳》)而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不僅抵禦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更成為支系眾多的華夏民族統一穩定的重要標誌,成為里程碑式的民族認同感代表,至今仍是我國的重要象徵之一。

2、華夏民族在漢王朝大一統中轉變為漢民族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史書記載,“漢承秦制”,漢王朝基本承襲了秦王朝的政體,然後再進行改良和升級。西漢時期“兼文武,席捲四海”的漢武帝雄才大略,一改漢初“文景之治”的無為而治,採取富國強兵之治,再次強化了國家的“大一統”,促使華夏民族向漢民族轉變。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全國分為十三個州部,分派刺史巡查監管,同時實行“編戶齊民”,以嚴格的戶籍制度控制民眾的遷徙,再加上“推恩令”等“削藩”政策的頒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有助於民族內部的團結穩定。經濟上則實行“均輸法”“平準法”,調劑商品運輸和平抑物價,又收鑄幣、鹽鐵經營等歸中央,由國家統一鑄“五銖錢”,改革農具鼓勵弄桑,新修水利保證收成,為民眾構築穩定統一的共同經濟生活。文化上漢武帝聽取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讓以“仁”為核心的完整儒家體系思想成為學界主流,構成漢民族共同的血肉心理,起到了長期穩定的思想紐帶作用,也讓“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觀念成為共識,形成了“德孝文化”“中庸思想”“自強不息”等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世界。

3、漢王朝後的漢民族發展

從上述分析可見,華夏民族到漢民族的轉變其實可以說是以中原地區居民為中心的各民族融合歸一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是自然而緩慢的。當漢王朝四百多年的國運被魏、蜀、吳三國終結,經五代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中原內亂,北方遊牧民族內遷建立割據政權,其所轄區域內的中原民眾被統稱為“漢兒”或“漢人”,如《北齊書·祁武紀上》的“今以吾為王,當與前異,不得欺漢兒”“漢”自此不再指代漢王朝,而真正含有“漢民族”之義。這些由“五胡”統治者所建立的國家最終在與漢民族有了共同的經濟文化生活後紛紛漢化,融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漢民族群體在地理分佈、人口遷徙、人數增長等方面的擴大化。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而在其後的朝代,遼、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均沿襲舊例,稱中原人為“漢人”。到了明清改朝換代之際,“漢人”已經明確成為與“滿人”“女真人”相對的民族概念,如皇太極曾言:“今滿洲、蒙古、漢人彼此和好,豈不為善乎。”清朝在八旗兵籍編制中以“漢軍旗”來區分沒有歸附的漢人,因此不承認清朝統治的明朝遺民不再以“漢人”自稱,而依舊使用“華夏人”的說法。一直到了清末,梁啟超等維新派在“西風東漸”中引入民族、種族的學術概念,這才讓全中國的漢民族群體再次一致以“漢人”自稱。

結語

華夏民族轉變為漢民族在本質上並沒有產生新的民族,而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王朝中因共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社會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因此順應時代的發展而有了不同的族群名稱。漢民族由同根同源的華夏民族演變而來,在漫長的共同生活中同化了中華大地上的其他民族,在兼容幷蓄的融合中不斷穩定發展,構成了中國這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民族主體。

“華夏民族”是如何演變為“漢民族”的?

由華夏民族觀念盛行的淵源可見,黃河和長江流域是漢民族的共同地域搖籃,由統一的方塊字記錄書寫歷史文化,讓多源的漢民族在未曾間斷過的悠久傳承方面一脈相承,形成了具有高度認同感的民族精神。人與地域通過戶籍、行政區劃等形成紐帶關係,有了強烈的“安土重遷”意識,即使因為各種原因背井離鄉,也對故土有著濃厚的眷戀,同鄉會等地緣組織興盛,互幫互助、團結友好。這些鮮明的民族特點,讓漢民族在整個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勤勞奮進、仁厚禮義的良好精神面貌。

1、王文光、李麗雙:《從華夏族到漢族——論一個多源合流的歷史過程》

2、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3、何光嶽:《漢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