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01

魯思·貝梅爾說,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牆。

最近宇芽家暴的事件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因為這是身體的暴力,是看得見的暴力。但還有一種暴力其實遠比這個更為可怕,這種暴力看不見,摸不著,卻像一把把刀子,直接插入你最親密人的心中,久久不能癒合——那就是“暴力語言”。

生活中,我們不經思考,習慣性的語言看似在和家人溝通,其實卻正一點一點疏遠和家人的距離。我們經常抱怨伴侶、孩子為什麼總是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明明是滿心的好意,卻總是以吵架收場;為什麼每天嘻嘻哈哈,內心深處還是常常感到孤獨。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暴力的語言適得其反

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使用的語言是不正確,自己說的話,正在不知不覺中引發自己和他人痛苦。

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你平時有這樣說話嗎?

02

一、迴避責任的語言

人類是內心極其脆弱的物種,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使用語言時會下意識的迴避責任,從而保護自己。迴避責任的話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一短語叫做“不得不”

“啊我今天太累了,但我不得不燒飯、做菜。”

“我也很想回家來陪伴你和孩子,但我不得不加班。”

“我不管你有多不情願,你不得不去上學。”

著名的米爾格倫實驗(又稱權利服從實驗)就非常形象的告訴了我們使用迴避責任的話的恐怖之處——在權威的指揮下,有多少人會用450伏的電壓去“殺死”一個陌生人?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權利服從實驗

志願者被告知的實驗目的是研究如何通過懲罰來提升學習效率。他們被“隨機”分為“老師”,並用電擊的方式教另外一個“志願者”(其實是事先安排好的內部人員)“學習”。電擊的強度從45伏到450伏慢慢升高,另一個房間的“志願者”只要答錯了題,就會有一個身穿白掛中年教授讓你提高電壓強度。

實驗開始前,這些心理學家做了預測,覺得大概只有10%甚至1%的人會最終將電壓調到最高檔,“殺死”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志願者”。但這個實驗的結果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無論隔壁房間另外一個“志願者”如何“哀求”停止電擊,參加實驗的40人中有26人(65%)最終將電壓調到了最高等級。

實驗結束後,這些心理學家問志願者為什麼不停止實驗,他們這樣回答:“我也不想,但那個教授一直告訴我請繼續,我不得不這麼做。”生活中,上級命令、公司政策、法律規定甚至不清楚的力量都是我們試圖迴避自己責任的最好藉口,這種“不得不”或者“你讓我怎麼樣的”表達方式會讓我們忽略自己內在感情根源。就像實驗揭示的那樣,很少有人願意殺人,

但如果你告訴自己只是在服從上級命令而不得不這麼做時,我們也很容易變成當年德國納粹的一員。

二、習慣評判

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都是在評判人,並且我們非常熱衷於這項活動。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習慣性的批評

“你總是自己一個人吃零食,不懂得分享,可真是一個自私的人。”

“你為什麼總是要我催促你才去寫作業,你真是無可救藥了。”

“我的領導是個混蛋,他天天讓我加班。”

評判讓我們內心充滿怨氣,同時它使得我們的語言充滿攻擊性。然而事實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評判標準也不同,沒有人願意被別人隨意定義。指責性的語言並不能使得事情更好的解決,相反,它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的研究發現,習慣將人分成好人和壞人的社會,其暴力事件的發生就越頻繁。因為人們往往忽略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下意識地將衝突歸咎對方。夫妻、子女、同事、社會、國家間發生的暴力,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上的,大部分的根源就在於此。

三、強人所難

許多人相信懲罰能教訓別人並使得他們得到改變,這也是我們社會中強者經常使用的手段。

我的一個侄子成績很差,在學校穩穩位居倒數第一第二。他的母親,也就是我其中一個表姐,總是和我抱怨在家督促他寫作業是一件多麼痛苦的差事。下面是她和兒子的日常對話:“你今天只有做完作業,才能出去玩。”“我今天就在這裡陪你,你不完成英語背誦,我們就一起不睡覺。”“如果你在5點前完成所有作業,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那個小汽車。” 然而這樣的結果是,雖然最終能寫完作業,但她和兒子的關係越來越僵硬,我侄子變得更加叛逆,每天換著法子來逃避寫作業。

我表姐和其他許多父母一樣,他們在能力、經濟上的優勢,使得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暗含威脅。就像有人拿著刀搶劫你一樣,你當時的確會給他錢,但之後你就會報警抓他。孩子的妥協若只是為了得到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非心甘情願,那他們遲早會相出辦法來對付你。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強人所難就如同搶劫

然而我們相信,如果一個人的改變,不是為了逃避懲罰,而是為了追求幸福,那這樣的改變一定是發自內心並且長久有效的。

03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什麼樣的語言才是“非暴力”的。

一、說出觀察

非暴力溝通創始人盧森堡博士說:如果你想把任何事情攪渾,我可以告訴你怎麼做,把我做的事情和你的反應混為一談。你可以告訴我你看到事情沒有做完,但你說我不負責任,並不能讓我加快速度;你發現我對你的請求說“不”,但你說我“冷漠”,並不能增加以後我對你說“可以”的機會。非暴力溝通不是要求我們完全不做評論,而是希望我們能區分觀察和評論,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說出你的觀察。

這聽起來非常簡單,現在給你一分鐘時間思考,試試分辨以下哪些話是觀察:(1)“我的兒子經常不刷牙。”(2)“她是個好人。”(3)“同事說話的時候喜歡發牢騷”(4)“開會時,經理沒有問我的意見。” 答案是,只有第4句是觀察,其他都或多或少包含著評論。第一句中,“經常”是評論,如果說“我的兒子一週有三次沒刷牙”,就是單純的觀察。第二句,“好人”是評論,如果說“她每天給流浪貓餵食。”就是單純的觀察。第三句話大家可以試著自己分析。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如果把你的觀察和你的評論混合著說出來,人們會傾向於聽到你的評論,從而進行反駁。而如果你將二者分開,先說出你的觀察,那人們將更容易接受。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的那樣,“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二、表達感受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要區分觀察和評論,那是不是代表說完了觀察就要開始說評論了呢?但正如同我們在“習慣批評”裡提到的那樣,評論也是評判的一種,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所以換一種方式表達我們的評論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表達你的感受。

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讓我們極其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受。有一對夫妻,那個妻子感到他的丈夫非常冷漠,他在家時總是坐在一邊,悶聲不響。她很生氣,對丈夫說:“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牆。

”然後呢?她丈夫的表現就真的和一堵牆一樣,鐵青著臉,一聲不吭。後來心理醫生建議妻子換一種表達方式,於是妻子對丈夫說:“我感到很孤獨,希望你能多體貼我。”那位丈夫的表情瞬間緩和下來,如釋重負:“謝天謝地,原來她只是太孤獨了,這麼多年我一直以為她非常討厭我。”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讓我們極其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些人特別是較為強勢的一方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領層、父母、合同的甲方或者乙方,因為他們覺得表達情感就是在示弱,這隻會使得對方更加盛氣凌人。但其實恰好相反《用事實說話》這本書裡提到,換位思考能讓對方敞開心扉,能讓談話富有成效,快速達成目標,而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是最有效直接能讓對方換位思考的方法。告訴對方我們正在害怕,正在焦慮,告訴他們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變得容易的多。

當然我們要會區分感受和想法。比如這句話“我覺得你不愛我了。”它是在表達我們的感受嗎?並不是,這是我們的想法,是我們對他人感受的揣測,而“我很痛苦”則表達了我的感受。因此我們在說“我覺得”時,並不一定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錯誤的表達 可能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關注需求

我們的感受來源於自身的需求,但遺憾的是,絕大部分人意識不到這一點,而是將自己的感受歸於他人的行為。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關注你的需求。

“暴力語言”正成為現代家庭中又一大隱患——說話,也是有公式的

關注自己的需求

就比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

“我很失望,因為你昨晚沒有來。”然而,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我失望,到底是因為別人沒有來,還是因為我的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試著體會這兩種表達方式的區別:“我很失望,因為我想和你說一些煩心事。”顯然,後面一種表達方式側重從自身需求尋找為什麼會“失望”的原因,這不僅會讓對方感受良好,減少他們的自責,還更有助於他們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因為他們會明白你的失望是因為你需要什麼,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是個不負責任的人。

四、提出請求

當別人已經能徹底體會你的感受和需求時,他們就已經在你語言的幫助下實現了換位思考,這個時候他們會非常願意和你一起解決這個問題提,但也許他們並不清楚應該如何做。所以非暴力溝通的最後一個要素是——提出具體的請求。

這個要素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那就是“具體”。

如果我們不把我們的請求講清楚,不但得不到期望的回應,還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我曾經多次和我的母親爭吵,這是我們一開始的對話。

我:“你一點也不尊重我。”

母親:“我哪裡沒有不尊重你?”

我:“你總是把我當小孩子看待!”

母親:“你沒有哪一點讓我看出不像小孩子,那你想怎麼樣?”

我:“我想要自由。”

母親:“哼,我看你就是自由太多了才會跟我說這些。”

“不尊重”“自由”“把我當小孩子看待”這些話過於抽象,抽象的語言並不能很好的幫助我們自己和他人理解我們究竟想要什麼。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想要什麼感到模糊,你又怎麼能要求別人滿足你的請求呢?

於是後來,我試著列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請求:1.我希望我週末和朋友出去玩時不用進行詳細的彙報,比如和誰去,去哪裡,我覺得這讓我感覺不被信任。2.我希望你們不要干涉我寫作業時間,我有自己的安排,但我一定會在上學前完成……結果是,母親不僅同意的所有的請求,她還感到非常欣慰,告訴我她覺得我長大了。當然在我的請求上,她也加上了一點她的要求,比如要發短信告訴他們我是否安全,不可以喝酒等,我也欣然接受了。

除此之外,告訴別人“要”做什麼,比告訴別人“不要”做什麼也更容易被接受。“不要”也會讓人感到迷茫同時感覺自己在被指責。如果你告訴丈夫“不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工作上。”他可能一轉頭就參加了乒乓球俱樂部,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希望你雙休日至少有一天能在家陪我和孩子”相信大部分丈夫都不會拒絕。

04

並不是只有肢體上的暴力才叫“暴力”,生活中“語言”暴力比比皆是,它造成的傷害甚至比身體暴力更為深遠,

但往往容易被忽略。

一旦你學會運用“非暴力溝通”,你會發現,暴力將不知不覺的離你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