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我用四個詞來破今天的題:

味道。

文化。

文創。

IP。

道可道,非常道。為什麼味是和道在一起的,味最接近於道。味能載道。


做餐飲味道不好一定不行,味道好也不一定行。而文化。文化是我們在久遠的歷史當中,沉澱出了它的傳統、它的習俗、它的本質、它的規律。對味道懷著敬畏之心,就是說不需要去想,不需要去懷疑,像上帝一樣尊重它、敬仰它並且按它的指示去做。


文創。文創是一個商業名詞,文創產業,文創,顧名思義是文化創意,文化創造,那麼無論怎麼創意、創造,都不能違背道。一個是味道的道。一個是文化的道


IP。IP是什麼,IP就是流量,就是生意,眼睛掃過之處,金錢遍地。


循大道,道成肉身!從去年,今年,我所接觸的客戶,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去年很多客戶找我說,我要個故事,今年好多客戶說,我需要文創,我想明年會不會說 我要一個IP?


關於IP,最廣泛的定義是這樣的: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大家先記住這個概念。


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IP?


我的答案是:因為大家都似懂非懂


今天不談漫威電影/迪士尼/LINEFRIEND/張小盒/兔斯基/阿狸/同道大叔/熊本熊……只談餐飲IP/不談影視遊戲娛樂的IP……不談餐飲老闆夠不著的東西


很多餐飲老闆說 我要一個IP,結果是我們給他畫了一個吉祥物。哈哈。我個人感知餐飲老闆中的IP是這樣的:吉祥物+周邊 、主題餐廳 、體驗特色 、萌寵店、標籤、網紅老闆、百年老店……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多餐飲老闆把品牌當成了IP,認為一個勢能品牌就是IP。


我們回到品牌和IP的原點去考察,因位不同,果位就會不同。


品牌是從產品功能價值出發,結合目標群體特性,演化成相應的精神情感,兩者相互疊加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這種品牌文化是泛文化、普世的文化,譬如勇敢、自由、以人為本。


假如我們要賣豆腐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如果我們從品牌的角度,我們會聯想起一些關鍵詞:媽媽的味道、鄉愁、記憶、匠心、童年、技藝、烹調……

可能業內人都知道,有一家豆腐店並不是這樣做的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這家豆腐店叫男前豆腐,它的出發是人本人格,主打的概念是“男子漢豆腐”、美男子豆腐、男子氣概豆腐。男子氣概這個概念其實跟豆腐的產品屬性其實是截然不同的,並且價格賣到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第二個角度就是品牌延伸,如果是豆腐品牌,只能延伸到豆製品領域;但是男前這個品牌,是不是可以衍生到諸如男裝、首飾、皮具、剃鬚刀、健身器領域呢?

總結:品牌是物本物格的出發;IP是人本人格的出發。

最後總結一下,品牌與IP的不同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然後我用一句俗點的化可能大家聽的更懂,IP就是讓你的品牌本人交口稱讚,被培訓老師經常引用成案例,被行業經爭相考察,被顧客發到朋友圈!這是不是等於流量呢?

去年的時候,我常常遇到餐飲老闆說 我需要一個文化,我在想需要文化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體驗更好?更有內容?品牌更生動?更接近消費者嗎?

後來我覺得答案其實就是IP。因為IP意味著內容、曝光、頻次、粉絲群、裂變、分享、話題……讓選擇成本更低,變現速度更快、流量來的更多!

互聯網信息冗餘,簡單的說就是信息越來越多,但是好信息越來越少,如果把中國5000年文明換成字節,大概等於今天一天的圖片、視頻、文字……只有那些具有文化價值的、個性突出的、特別極致的、又酷又好玩、具備逼格的品牌才能形成識別,被人記住,形成自己的一個內容“流”,這個“流”聚集了它的產品、文化、內容、價值觀輸出,形成了它自己的亞文化群體(粉絲),“流”轉變成“勢”,這就是IP


以碎片化傳播為特徵的網絡信息爆炸時代,內容並非稀缺的存在,但是優質而專業的內容,在臃腫而龐大的信息分母的反證下面,反而顯得珍惜和可貴


下面說IP的打造

IP定位包括:你的產品微創與特色(微創很重要,餐飲是文化。不要顛覆習慣)、三觀定位、個性形象、品牌標籤(一提起你都會說的那個詞)、品牌口號(王品:只款待最重要的人;巴奴: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菌湯和毛肚才是)、視覺風格、文案風格、跨界指數(內容要有生長性)

流定位:內容源的原創化、內容源的持續化、內容化的多樣化和社交媒體矩陣

勢定位:熱點、活動、傳播、粉絲裂變、亞文化社群、

IP打造的第一個內容,是餐飲老闆。

有兩個好處,人人都對老闆充滿了好奇,人人都覺得老闆來打個折串個場很有面子,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認可,餐廳產品和服務反應了老闆的價值觀。

郭德綱=相聲;同道大叔=星座漫畫;六神磊磊=新解金庸

你是一個老闆,還是一個美食家?你還是一個鑑賞者?你還是一個餐飲文化推動者?你有別人不具備的某個領域的專長?還是一個在產品與服務各方面都提升的理想主義者?


IP打造第二個內容:產品IP。

給大家一個消費選擇模型

品類來思考:吃什麼?品牌來選擇:吃哪家?標籤來記憶:有啥子特色或者可以說的內容?

品類思考,品牌表達

餐飲產品IP打造要找到第一入口,沒有這個入口,消費者都不會屌你!有沒有這個入口,決定了消費者選擇你的可能!

第一入口就是“品類領先”!要找到用什麼領先,品類領先第一因是原料?技術?特色?文化?科技?還是以上所有要素的微創新?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IP打造第三部:社交貨幣

營銷的本質不是營銷,而是人性,對人性的捕捉和放大!人會貪婪所以打折要滿百返10,人沒有安全感所以要背書,人需要有面子所以畫面環境要有逼格,所以要找老闆定位打折……

社交幣是基於人性的傳播。舉例:

轉載一條視頻 買 朋友對你的生活品味的評價

用你在遊輪的度假照片 買 朋友覺得你很有錢的印象

轉發母親節的一條微信 買 朋友覺得你是一個孝順的人

社交幣有四大要素:顏值、談資、表達、象徵!

顏值:顏值就是正義,顏值也是內容。愛美是人的天性。菜品的視覺、空間的體驗,滿滿的逼格;顏值要能觸發情緒,情緒生成內容

談資:40%的人所談論的話題都體現著他們的個人經驗和私人關係。品牌故事(諸橙,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總可傳承),創造話題(大龍燚小龍坎愚人節聯合造勢)、違背預期(開minicooper送男前豆腐)

表達:①巧妙的幫助消費者說他想說的話;②讓消費者覺得你跟他是同類人

象徵:知名餐飲象徵著緊跟潮流,好味道象徵著熱愛生活,貴的價格象徵著身份,

給一個品牌做的文化顏值菜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在成都一個叫馬鎮街的巷子裡,因為火鍋店是選址在一個國名黨將軍的老宅子,加上有沉浸感的裝修,所以基本來的客人都會發朋友圈形成了自然流量(成都大眾點評搜索“寄爐”)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表達放的案例是給66號公路杯做的文案和畫面。

先是一段主文案

66號公路杯源於66號公路的美國文化品牌主形象文案66號公路:去征服你的路!

比冒險更危險的事情,就是不敢冒險。在一間辦公室裡,你將看到更多的辦公室,在66號公路,你將看到更多的路

66號公路於美國人而言,是歷史與文化,是自由與夢想,是海明威在新墨西哥荒原裡寫作《老人與海》時的路邊小咖啡館,是《阿甘正傳》裡為了珍妮的一路狂奔,是《藍莓之夜》裡伊麗莎白的自白:“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以近乎200邁的速度穿行在無人區,窗外的風景是絕望的荒涼,除了車裡的歌聲和天邊急速而來的暴風雨,在狂野乾渴的喉嚨裡,想唱最熱血沸騰的歌,朋友、青春、啤酒、音樂、牛仔、飛鏢、漢堡包、 牛排、汽車旅館……放下形色匆匆的趕路,去感受真正的路!

時間是難耐的寂寞,孤獨可以誕生偉大!人這一輩子總會在一條路上去燃燒自我,不是在66號公路,就是在另一條路!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或者任何的路!66號公路杯,為每一個夢想助跑,為每一次的出發補充能量,為每一個漂泊的夢想站臺,讓每一個在路上的人,去征服自己的路!

如果你沒來得及去66號公路做一次朝聖式的旅行,不如先體驗那些路上的風景!Bobby Troup的歌還在唱,希望屬於遠方與盡頭,而當下屬於左輪槍與牛排杯,把車開向太陽,永遠在路上,現在就出發,征服你的路!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餐飲品牌的文創與IP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消費者喜歡“更好”的東西,但是從營銷法則來說,真正有效的不是“更好”,而是“不同”,不僅不同,還要“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