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異知貓


所有現象的背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本質。

美國打越南,最後無功而返,打伊拉克卻是摧枯拉朽,這也是因為後面有著大眾看不見的東西。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分析,為何越戰中美國難獲勝,伊拉克戰爭中卻很輕鬆。

支持者很重要

美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打越南,除了支援南越外,自己親自上戰場打了8年,卻是無功而返,還留下了幾萬人的生命。

越南為什麼難打?因為背後有兩位爺在支持,大爺叫蘇聯,那個二爺叫中國,這兩分別是社會主義陣營裡的老大和老二。如果僅僅是靠北越的武力裝備,可能早就打得北越找不著北了。為了支持越南獲勝,中國進入北越進行輔助配合的戰士犧牲了1146人。

1991年的海灣戰爭,沒人支持,伊拉克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還是沒人支持,伊拉克人繼續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一個有“大佬”支持的國家,自然要比一個孤軍奮戰的國家,在戰役中更難戰勝。

地理特點很重有

伊拉克的地理特點沒有優勢,北部庫爾德人所在區域是山地,西部是沙漠,然後是大面積的平原,而伊拉克人,大多生活在平均海拔在百米左右的平原。這樣的地方,太適合大規模戰役了,碰到美國這樣的國家,更是如魚得水。


一句話,伊拉克的地理特點,讓人無險可守。既然守不住,那就只能捱打了。

越南完全不同,特別是北越,山高林密,典型的東南亞地理特點。除非美國把越南齊齊炸一遍,否則,想完全把北越打垮,太難了。

你不注意,越南人就出來偷襲了;你注意了,越南人躲山中,躲林中去了。而且在樹林裡,太好佈置陷阱,太容易埋地雷了。

總之,北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一時半會打不下來的事實。哪怕強如美國,也不能快速拿下。

人的戰鬥意志很重要

從戰鬥意志來說,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戰鬥意志更強,蘇聯、中國、越南、朝鮮,都是如此。為了國家的明天,百姓可以不惜命。

在越南戰爭中,不僅是軍人承擔了鬥爭的責任,老人、婦女,甚至孩子,在各種渲染下,也勇於和美國、南越做鬥爭。一句話,只要打不死,就絕不會投降退出。

再看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還沒開戰,伊拉克的軍官就有很大一部分被美國的金元收買了;剛一開戰,很多人跑得比兔子還快。這還怎麼打?美國很輕鬆地就攻陷了伊拉克各個城市。論伊拉克戰爭中的伊拉克大兵的戰鬥意志,普遍缺乏。這樣的情況,能給美國造成困難才怪。

伊拉克士兵的戰鬥意志,讓伊拉克輕鬆就被美國擊敗。

美國打伊拉克容易,打越南非常難,原因就是三句話:一是越南有大佬支持,伊拉克沒有;二是越南地形有利,伊拉克地形沒有優勢;三是越南人的戰鬥意志很強,而伊拉克人的戰鬥意志很弱。


藍風破曉


可謂此一時彼一時,每場戰爭都有其自身特點,戰爭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每場戰爭都是獨特的,有別於其他戰場。

伊拉克戰爭,美軍屬於摧枯拉朽之態勢,橫掃伊拉克百萬大軍,包括十餘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但2003年3月,美軍發動對伊拉克的打擊,此時的伊拉克軍隊已經軍無鬥志。

其軍隊上至高級將領,下到普通士兵,對美軍都非常害怕,因為是海灣戰爭時,伊拉克軍隊被美軍打扒下,打殘了,打怕了,所以對美軍根深蒂固的害怕,會從軍人中一批批傳導下去。

1991年1月爆發的海灣戰爭,聯合國授權美軍牽頭組成了多國聯軍,對非法侵佔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進行了打擊,在掌控了制電磁權和制空權的前提下,伊拉克軍隊毫無還手之力,不得不從科威特撤軍。

於是,全球的讀者和觀眾,從報紙和電視中看到了,連綿不斷的科伊公路上,伊拉克軍隊的上千輛撤退途中的坦克、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軍用卡車等被以美軍為首的聯軍的戰機和武裝直升機炸得東一堆、西一堆,都成了廢銅爛鐵,以及永遠裝不回去的零部件,給了伊拉克軍隊強烈的震懾,從此埋下了對美軍深深的恐懼感。

2003年3月,美軍以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所以史稱第二次海灣戰爭。

由於戰前美軍早就通過情報機構收買伊拉克政府的高級官員,特別是軍方高級將領,所以伊拉克軍隊事實上沒什麼抵抗,軍隊都成鳥獸就地解散了,讓某些國家的軍事評論員以為伊拉克軍隊要打游擊戰,美軍終將陷入伊拉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而不能自拔都成了笑話。

但事實是美軍很快就軍事佔領了整個伊拉克,薩達姆統治集團徹底倒臺,伊拉克軍隊確實是軍無鬥志,倘若真的抵抗到底,不要說是百萬大軍,即便放100萬頭豬出去,美軍要將100萬頭豬全都消滅,或者全都抓住,都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況且,是全副武裝的百萬大軍,那有那麼容易消滅的。

而美國發動越南戰爭,背景是與蘇聯爭奪中南半島的控制權有關,從最初的派軍事顧問並從經濟上支持南越吳庭豔政權去對抗北越的胡志明政權,到最終直接派出數十萬陸海空軍參與了越南戰爭。

越南是叢林作戰,氣候炎熱多雨潮溼,美軍即要面對來自北越的正規軍打擊,也要面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游擊隊的襲擊,且越南背後有大國的支撐,蘇聯援助了小到AK-47步槍、PKM通用機槍、迫擊炮、RPG-7火箭筒;大到榴彈炮、加農炮、T-54坦克、米格17/19/21戰鬥機、魚雷艇、護衛艦等武器,足以支撐越南軍隊以及游擊隊和美軍的作戰。

東方某大國支援了230個步兵營的槍炮以及彈藥、通訊器材等戰爭物資,工程兵、掃雷艦艇、高射炮兵等更是直接參戰,其中,擊落了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俘虜美飛行員42名。

美軍表面上是在和越南作戰,但越南背後有兩個大國的強力支撐,戰爭即便繼續打下去,越南軍隊都不會被美軍所徹底打趴下,況且,越南軍隊連級以上作戰單位,都有外來的參與過實戰的軍官在擔任顧問,事實上許多重大戰役,都是軍事顧問直接在指揮,儘管都是解密的東西,但點到為止不便展開。

因此,美軍要徹底征服越南真的非常困難,在戰死了5萬餘名大兵,受傷不計其數的背景下,美國政府決定撤出越南。

美軍撤出越南以後,南越軍隊很快就被北越軍隊所打敗,越南南北方統一,說明北越軍隊的戰鬥機很強,絕對不是中東伊拉克這般軍隊所能比擬的。

美軍先前承認越南戰爭,是美軍心中永遠的痛。海灣戰爭大獲全勝,讓美軍重拾了信心;伊拉克戰爭,更是讓美軍自信心爆棚。


國平軍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同樣是欺負“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和伊拉克都曾自詡為“第三軍事強國”),但美國在兩個戰場的遭遇卻是天差地別。數十萬大軍在越南鏖戰15年,陣亡五萬多人,負傷數十萬人,戰爭結束後還有十多萬人因戰爭陰影先後自殺,美國自朝鮮戰爭後再次在遠東遭遇了慘重的失敗。

但美國在中東的遭遇就完全不同了,除了海灣戰爭的酣暢淋漓,美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也是摧枯拉朽,短短數月時間,這個在中東不可一世的薩達姆政權就灰飛煙滅,美國的犧牲只是越南戰場的一個零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為什麼美國侵略越南哭天搶地,欺負伊拉克卻毫無壓力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靠山不同

越南和伊拉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伊拉克沒靠山而越南有,而且還不止一個。

作為小國,任何時候都只有隨波逐流的命運,不想淪為砧板上的魚肉,就只能依附其他大國。

今天的朝鮮,之所以敢於對美國出言不遜,絕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強,而是因為它的身邊,趴著一隻猛虎,使得朝鮮敢於狐假虎威且不用擔心淪為伊拉克般的命運。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即使咬牙切齒也無可奈何。

而越南戰爭時期的越南,就和今日朝鮮一樣,是北方大國的親密夥伴。

雖然領袖他老人家確實沒有給美國發出過“地面部隊不許越過17度線”的警告,但早就對美國的伎倆洞若觀火,並不止一次地在外國記者面前旁敲側擊。美國雖然沒有收到警告,但比收到警告還害怕,因為它不知道北方大國底線在哪,懼怕再來一次抗美援朝,所以每一步都膽戰心驚。

雖然美國在北越投下的炸彈超過以往所有戰爭之和,但美國地面部隊始終在17度線以南戰鬥,這使得越南戰爭成了美國不敢放開手腳的戰爭。

而作為美蘇爭霸的一部分,雖然蘇聯不像北方大國一樣保家衛國,但有必要和美國爭奪東南亞,所以即使和北方大國交惡,蘇聯也和北方大國一樣,對越南大加支援。

越南戰爭,實質上成了美國和兩個共產主義國家的戰爭,美國自然打不贏。

而在中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雖然美國不明白不緊挨大國的伊拉克為何如此囂張,但美國懂得打伊拉克確實沒壓力。

一方面,薩達姆眼高手低,八字還沒一撇就敢自稱“第三軍事強國”,註定了伊拉克的軍隊只能是烏合之眾;另一方面,薩達姆作為伊拉克領袖,窮兵黷武,幾乎得罪了所有鄰國,尤其是以色列,這讓伊拉克在中東眾叛親離。再加上中東自阿拉伯帝國覆滅以後從來沒有統一和團結過,也沒有誕生強有力的政權,所以伊拉克只能是獨自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

再加上鄰國如沙特和科威特的默許和助攻,美國的勝利毫無懸念。

2、環境不同

世界上的大國都是一樣的,小國卻各有各的小法。

雖然越南和伊拉克都是小國,但地理環境大相徑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兩國的命運。

作為熱帶國家,深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越南,境內分佈著大量的熱帶雨林。遮天蔽日的植被,除了給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外,還為北越游擊隊提供了絕佳的藏身之所。

雖然美國軍隊希望以燒燬熱帶雨林的方式逼游擊隊現身,為美軍爭取主動。但低緯加靠海的環境,決定了越南必然是降水量充沛的潮溼地帶。

而在這樣的區域,美軍陸軍的制式裝備M16都經常發生故障,讓漂洋過海的美國大兵苦不堪言。所以絕望的美國才最後選擇了反人類的生化武器,即在越南境內大量播撒橙劑,這種武器直到今天仍然導致每年數十萬越南新生兒畸形。

相比之下,伊拉克戰場更像是為美國的立體戰爭量身定做的。雖然同屬熱帶地區,但身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的伊拉克,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沒有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沒有常年下雨的潮溼環境,其萬里無雲的高能見度環境,使美國空軍和地面部隊達到了無縫銜接。裝備水平被甩出十萬八千里的伊拉克部隊,在美國的立體打擊下根本沒有藏身之地。

再加上伊拉克軍隊蹩腳的指揮,將發揮機動性的坦克埋在沙漠裡,伊拉克不一潰千里簡直沒有天理。

3、意志不同

雖然越南的生活佔著北方大國和蘇聯兩個共產主義大國,但兩國主要充當的是武器支援的作用,北方大國最多就是派出少量軍隊作戰,並給予越南軍隊戰爭指導。大部分和美國軍隊鏖戰的,依然是越南的士兵。

但越南士兵不僅沒有被美國強大的火力嚇到,反而越戰越勇,除了兩大共產主義國家給力的武器,更重要的是胡志明領導下的越南武裝,具有頑強的戰鬥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

這是在抗日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革命隊伍,在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後,又進行了近10年艱苦卓絕的抗法鬥爭。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越南人在大量消滅殖民者的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的戰鬥經驗,培養了高昂的士氣,這些都使得越南武裝在面對美國侵略時,敢於以命相搏。

相比之下,伊拉克的軍隊就一言難盡了。雖然伊拉克的領導人薩達姆很強,但伊拉克很弱。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他們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讓世界各國大跌眼鏡。

而這樣的軍隊素質,薩達姆還想著稱霸中東,挑釁美國。

不過有自知之明的一點就是,薩達姆在瘋狂購買軍備,擴張武裝力量時,也不忘從西方國家挖牆腳,發展自己的核武器。不過因為以色列的空襲,薩達姆的核彈夢也因此破碎。

經歷了海灣戰爭的失敗後,薩達姆並不滿足於石油換食品計劃,他心中仍然有挑戰美元霸權,稱雄中東的野心,所以伊拉克毫無意外的遭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再次打擊。

而在美國進攻伊拉克之前,就已經用重金大量收買了伊拉克的軍政要員,這使得美軍在伊拉克登陸後,幾乎沒有遭到像樣的抵抗就開進了首都巴格達,用極短的時間取得了伊拉克真正的勝利,也讓局座的戰爭推演成為笑柄。

所以對美國而言,打伊拉克和打越南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因為越南背後有人,而伊拉克只是一個光桿司令,前者是兩大陣營對壘,後者則是遭到群毆,連一個盟友都找不到,待遇完全不一樣啊

越戰是自二戰以來美國在軍事上做魚的最大失敗,這一場戰場也成為美蘇爭霸的轉折點,越戰之後美國開始戰略收縮,而蘇聯則迎來的自己的強勢期。

首先要說明一點,無論是越南戰爭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兩場戰爭都是不對等戰爭,美蘇在國力和軍力上均是絕對碾壓北越和阿富汗,在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上也幾乎都是以美蘇完勝而告終,不存在北越和阿富汗游擊隊擊垮美蘇的情況。試想如果連阿富汗被北越這樣的國家都打不過,美蘇還當什麼世界霸主,這不成笑話了嗎?

美蘇的失敗在於戰略上的失敗,而並非軍事上的失敗。以阿富汗為例,當年蘇軍入侵阿富汗是隻用了一個禮拜就控制了阿富汗的所有大型城市,對此阿富汗正規軍根本無法招架。隨後蘇軍便以這些城市為據點,對阿富汗抵抗運動進行圍剿。

打仗不是靠著一腔熱血就能取得勝利的,否者世界各國也不用投入那麼多軍費搞啥先進武器。阿富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大家心中都清楚,單單憑藉自己的力量阿富汗游擊隊是不可能擋住蘇軍的,但好在阿富汗身後有著一大幫國家做支持。

蘇聯入侵阿富汗遭到了全世界的強烈譴責,在蘇軍入侵一個月後,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通過了《要求外國軍隊無條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決議。並且在以後歷屆聯合國大會上,蘇聯一直都被各國強烈譴責,比當年美軍入侵越南的噓聲還要大。

要知道當時的蘇聯比今天的俄羅斯強大多了,盟友也是一堆堆的,可還是遭到了排山倒海的狂噴。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更是受到有63個國際奧委會成員的抵制,有些國家即便是派出代表團,也僅僅是出席了一下開幕式而已,而且都是一個人打著國旗出場。咱們最開始也想出席本次奧運會,但在蘇軍入侵阿富汗後我們加入了抵制行列,於是我們首次參加奧運會挪到了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由此可見,蘇軍入侵阿富汗的行為在國家是引發了多麼強烈的反應。

首先阿富汗得到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堅決支持,其中沙特和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援助最為賣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特別是巴基斯坦,本著唇亡齒寒的道理,巴基斯坦直接變成了阿富汗抵抗運動的後勤基地,所有援助阿富汗抵抗運動的物質和武器幾乎都是通過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的。而這些武器和物資的提供者主要是中東土豪國、西方國家和東亞大國。

例如阿富汗抵抗運動手中的步槍,大多數是由東亞大國提供的,而擊落蘇軍直升飛機最多的毒刺導彈,是美國佬送來的。如果沒有這些武器和金錢,阿富汗的游擊隊根本無力和蘇軍周旋。(阿富汗抵抗運動手中武器都是國外提供的,還有阿拉伯王爺們贊助的大把鈔票)
(FIM-92毒刺導彈,蘇軍的直升機基本上都是被它幹下的)

但即便如此,蘇軍在軍事上仍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除了這些零散的山區,大部分城鎮都被蘇軍控制了。在長達十年的阿富汗戰爭中,蘇軍共陣亡約1.3萬人,而阿富汗則有130多萬人死亡,這個比例太懸殊了。

不過得益於背後有人支持,阿富汗抵抗運動能夠一直與蘇軍周旋,而蘇聯經濟在進入80年代後萎靡不振,國內財政緊張,軍費壓力山大。在加上戈爾巴喬上臺後希望改變冷戰的現狀,蘇軍這才從阿富汗撤軍。

實事求是的講,若是沒有其他大國的支持,蘇軍打一百個阿富汗都不成問題。

越戰的情況與阿富汗戰爭差不多,當時北越身後也有大哥支持。至於大哥是誰,大家心裡都清楚。

在身後大哥的警告下,美軍地面部隊不準越過北緯17°線,也就是說美軍不能消滅北越,只能幫著南越去防禦。(美軍介入越戰的目的是為了保住南越,而並非消滅北越)

北越在大哥的支持下,雖然正面戰場打不贏,但可以持續的對南越進行滲透,並且北越也不在乎什麼傷亡。北越前線死一個人,後面立馬補上,而美國就不行了,美軍陣亡一名士兵,政府都要補貼一大筆錢進行撫卹,如果陣亡數量直線上升那麼老百姓就不幹了。

更重要的是,當時美國自由主義風潮興起,年輕人都吵吵著反戰愛和平,遊行示威是家常便飯,搞得美國政府不堪重負。再加之南越政權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眼瞅著泥潭越陷越深,最後美國才決定從越南抽身。

所以說無論是越戰還是阿富汗戰爭,美蘇都不是在軍事上被打敗的,而是輸給了國際角力。

反觀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薩達姆就是一個二愣子。在沒有堅定盟友的情況下,薩達姆就悍然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真是瘋了。而在他眼中越南都能擊敗美國,他也沒問題。但他也不想想,越南背後有人,他背後有啥?只有空氣。

薩達姆原本以為蘇聯會站出來給自己撐腰,可萬萬沒想到戈爾巴喬夫根本不想管他,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決中,蘇聯甚至投了贊成票,支持美國對伊拉克動武。而另外的東亞大國也投了棄權票,於是美國順理成章的獲得了聯合國的授權,合理合法的揍了薩達姆一頓。

(海灣戰爭中派兵參戰的國家,共有40個國家加入了非約束性反伊聯盟,其中34個直接派兵參戰)

至於海灣戰爭中軍事上的一些細節這裡就不用討論了,美軍就算倒退20年也能打得薩達姆吐血,更何況美軍此時已經形成了海陸空一體化作戰,美國陸軍在海灣戰爭中就沒怎麼出手,光海軍和空軍就把事辦了。

到了伊拉克戰爭時期,雖然俄羅斯甚至德法都反對美國出兵,不過這些國家的反對都只限於口頭上,對伊拉克沒有啥實際的支持,美英輕而易舉的就把伊拉克給燴了。

總的來說,美國敗於越南,並非真的被越南打敗,而是敗於越南身後的大哥和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也是一個道理。這倆大哥如果連越南和阿富汗都搞不定,所謂的世界爭霸就是笑話。

很多人常以“以弱勝強”為安慰,但只有弱者才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如果弱者能戰勝強者,那麼弱者也就不是弱者了。“四兩撥千斤” 的思想誤導國人太多年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招數都是花架子。


千佛山車神


伊拉克戰爭是伊拉克自己的事,越南戰爭是越南的事嗎?

美國人要解決伊拉克問題,會直接跟薩達姆談,可是美國人要解決越南問題,會先跟中國人、蘇聯人談,這就是為什麼薩達姆被絞死而越南統一了自己國家的原因。

伊拉克沒有任何大國支持

美國打伊拉克,純粹是因為薩達姆的野心膨脹,薩達姆若不進攻科威特,不會有任何問題。

薩達姆的這種侵略行為,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支持,純粹是因為個人野心膨脹。薩達姆曾經跟美國關係友好,但隨著入侵科威特而和美國決裂。在海灣戰爭時候,伊拉克完全是孤立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支持伊拉克。

如果把時間提前十年,如果海灣戰爭發生在1981年,那麼美國人無論進攻誰,蘇聯人都是要插一腳的。可是當時的俄羅斯已經在驚天鉅變中自顧不暇,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支持伊拉克了。

沒有大國支持的伊拉克,美國人可以隨心所欲的打,肆無忌憚的打,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因為伊拉克沒有地方可以去說理。


而越南與伊拉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越南,被美國認為是亞太冷戰的最前沿。

在六七十年代,冷戰最激烈的時期,美國在歐洲和拉美雖然處於優勢,但在亞洲則處於劣勢,東南亞尤其明顯。法國人艱難的在越南扶持起了吳庭豔政權,法國人撤出之後,南越政權已經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能夠讓美國人插手的政權了。

處於遏止整個共產主義陣營,尤其是遏止中國、蘇聯的目的,美國人大力扶持了南越政權。也出於同樣的目的,中、蘇也大力的扶持了北越政權。

而中國給越南的援助,是決定性的。

中國援助了北越很多物資和武器裝備,還給北越提供了鐵道、防空等各種支持,還派駐了大量的軍事參謀教北越怎麼打游擊戰。

但是最決定性的幫助,不是上面這些,蘇聯也提供了上面的援助。




真正的援助是——中國政府通過第三國正式對美國警告,如果美軍越過北緯17度線,中國將正式出兵援越。

這個警告救了越南,北緯17度線,正是南越北越的分界線。

美國人依稀記得,1950年,中國政府警告美軍不許跨過北緯38度線,當時的美國不以為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在越南,美國這次很聽話的從未派兵跨過北越邊境。美國人雖然經常派空軍轟炸北越,卻從沒有對北越領土進行過地面進攻。

有了中國的支持,北越的基本盤就穩定了。整個越南戰爭,是美國和南越政府軍在南越境內與北越支持的游擊隊的戰爭,北越政權是完全沒有被消滅的風險的。

有了中國和蘇聯的支持,越南戰爭已經變成冷戰之間兩大陣營的角力,自然不會出現伊拉克一樣一邊倒的情況。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說到底是輸給了自己


雖然我之前曾經寫過文章,講述過沒過對伊拉克巨大的科技優勢,但是我依然認為,如果伊拉克軍民能夠同仇敵愾的話,美國人還是沒有機會的。

伊拉克軍隊並不是完全打不過美國人,而是根本就沒怎麼打!

在開戰之前,伊拉克軍隊內部已經被美國滲透的不成樣子。高層軍官大量被美國收買,他們在戰爭爆發時或者命令部隊解散,或者直接跑路,根本就沒抵抗。

而伊拉克國內也因為薩達姆多年的暴行搞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伊拉克的人民絲毫不支持薩達姆,有相當多的伊拉克百姓把美軍當成解放者。

美軍開進巴格達後,伊拉克的百姓不僅沒有與美軍打巷戰,反倒爭先恐後的把薩達姆的雕像拉倒了!

軍心民心喪失如此,又怎麼能打贏戰爭呢?

反觀阿富汗,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實力遠遠不如薩達姆,可是2003年美國入侵阿富汗以來,十幾年過去了,塔利班還在,而且依然掌控阿富汗大部分的地區,美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政令不出喀布爾,這就是民心的力量。

而越南人民,對於美國人的侵略則是同仇敵愾的。

南越政權類似於北洋政府,內部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只有在剝削百姓上是同心同德的。因此,南越政權從誕生開始就沒有得到過百姓的支持,美國人撤走後,南越政權迅速的被推翻了。

而北越的社會主義政權則在當時被越南人民普遍支持,越南百姓無論南北都非常支持越共,這也是越南遊擊隊能在南越紮根擴大的基礎。

美國打伊拉克,就像是美國在打南越,一個民心喪盡的政權不管擁有多少支持都會被輕易推翻。而一個被人民支持的政權是任何敵人都打不倒的。這個道理古今通用,四海皆准。薩達姆不是輸給了美國人,而是輸給了他自己。


小約翰


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咋一看,的確很奇怪,當初的越南窮得叮噹響,和我們“小米加步槍”時代一模一樣,愣是和美軍在叢林裡摸爬滾打15年,賠了5萬條人命才狼狽退出越南。

反觀伊拉克,靠石油發跡,軍隊人數一度達到120萬,空軍有750架戰機,其中上百架都是從蘇聯購進的先進戰機,2600輛坦克、4000輛裝甲車、3000門火炮,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結果被美國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打的屁滾尿流,丟盔棄甲。

同樣是“欺負人式”的非對稱戰爭,美軍為什麼遇弱變弱,遇強變強呢?

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靠山不同

有人將越戰的勝利歸功於越軍的英勇善戰,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被解放軍打的滿地找牙怎麼解釋,他們的勇氣去哪兒了?

其實越戰和伊拉克戰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越南背後有兩個“老大哥”,而伊拉克則是單打獨鬥。

雖然當時中蘇關係緊張,但在支持胡志明領導的北越上態度確實高度一致,中方向北越提供了可以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飛機170架、艦船140艘、坦克500輛、汽車1.6萬輛、火炮3.7萬門、槍支216萬支、子彈、炮彈12.8億發,越戰沒用完,和中國打仗時還在用),並派出鐵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和掃雷、船運志願軍,負責防空、鐵路維護、通信設施和沿海掃雷,解放軍在北越部署了16個防空師,1968年,先後派出援越部隊32萬人,最高年份17萬人。蘇聯雖然沒有直接派兵,但是派出了大量情報人員和軍事專家,提供了大量戰鬥機、轟炸機,美軍其實在和中、蘇、越三家在作戰,能不吃力嗎?

朝鮮戰爭時,毛澤東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美國不服,結果很嚴重,越戰時,毛澤東同樣在北緯十七度畫了一條線,這次美軍學乖了,一次都不敢越過去,所以美軍在越南打得畏首畏尾,相當的鬱悶。

我們再看伊拉克,中東強人薩達姆一心想當地區霸主,發動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四處樹敵,讓周邊國家感到陣陣寒意,美軍進攻時,沒有一個國家幫他出頭,就連薩達姆和兩個兒子逃亡時,也沒有國家願意收留他們,最終只能往老家提克里特跑,惶惶如喪家之犬。

二是環境不同,時代變了

雖然同為熱帶地區,但是越南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國家,森林覆蓋率極高,為北越軍隊提供天然的藏身之地,只要鑽進森林,美軍就感到無比的頭痛,很難逼他們現身,尤其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成為越南的一條“大動脈”,成了一條炸不斷的“生命線”,美軍最後只能大量拋灑落葉劑,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轉入叢林的越軍讓美軍感到無從下手,處處被動挨打。

而伊拉克沒有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只有遍地黃沙,天天都是晴空萬里,美軍的現代化裝備和精確制導武器和地面部隊無縫銜接,發揮出了最大的優勢,伊拉克軍隊被追的毫無藏身之地,伊軍的坦克成了美軍阿帕奇直升機的活靶子和活棺材,逼的伊拉克把坦克埋到沙漠裡寧肯不用,伊拉克成了美軍新式武器的試驗場、新的戰爭理論的試驗田。

此外,越戰時,美軍的戰略戰術依然是演習的二戰戰略戰術,投入大量地面部隊,1966年達到了驚人的42.9萬人,依靠強大的兵力和一邊倒的火力,期望建立壓倒性的優勢,但是越軍游擊隊就像泥鰍一樣,讓強大的美軍無從下手。

如果說海灣戰爭時美軍的戰略戰術還帶有二戰的影子的話,那麼伊拉克戰爭時美軍的裝備和戰略戰術給全世界上了一堂課,將空襲上升到戰略高度,僅僅依靠少數地面部隊就已經實現完勝,26天就攻陷伊拉克,推翻薩達姆,黑客技術摧毀伊拉克空軍指揮系統。

三是戰鬥意識相差甚遠

美軍借二戰後的餘威對越南實施大兵壓境,北越游擊隊並沒有被嚇住,反而是越挫越勇用,最終演化為全民皆兵,讓美軍陷入其中無法拔腿,越軍的這些士兵大多是在反抗法國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批人,無論是戰鬥經驗還是戰鬥精神,都是美軍不具備的,雖然越南傷亡上百萬人,卻絕少有成建制投降的軍人,反而在與美軍的戰鬥中培養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越戰也充分暴露了美軍的缺點:缺乏明確而堅定的戰鬥目標,指揮體系紊亂,駐越美軍司令不但要受參聯會的指揮,還要受太平洋美軍總部指揮,戰法不適合越南,美軍的後勤人員是戰鬥人員的8倍。

我們再看伊拉克戰爭,雖然薩達姆號稱有百萬大軍,但是與伊朗的八年兩伊戰爭,伊拉克損失慘重,死亡30萬,傷60萬,伊拉克軍費開支2000億美元,欠下鉅額外債,結果一無所獲,士兵士氣低落,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嚴重,國內隱患重重。

經過這麼多年戰爭的洗禮,結果卻是,美軍如入無人之境,百萬雄師頃刻瓦解,空軍沒出戰,海軍沒影子,結果發現,伊軍15%的將軍被金錢收買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科威特巷戰沒有出現,讓中國的一些軍事家預測失敗,大跌眼鏡。薩達姆最信任的表弟,負責巴格達防衛,結果選擇投降,坐著美國飛機走了,留下巴格達任人宰割。

伊拉克軍隊看起來十分強大,其實外強中乾,不堪一擊。


葛大小姐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美國曾發起、參與過多場局部戰爭,或許只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兩場最不願意被提及;其中一場就是越南戰爭!

如果僅從表面上看,越南戰爭只是南越政府和北越政府間展開的一場“內戰”,但如果參考當時的國際大背景,越南戰爭的本質顯露無疑:冷戰的必然產物,美蘇戰略競爭的具體表現。

為了削弱甚至徹底消除蘇聯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存在,美國扶植下的南越政府成了華盛頓實現這一既定目標的代理人;但北越也並非孤立無援,在他的背後是當時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蘇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美國贏得戰爭的難度。

反觀薩達姆統治下伊拉克,其背後不僅沒有強有力的後盾,而且薩達姆長久以來企圖建立一個以巴格達為中心的阿拉伯國家的計劃,也使其在中東地區成為了眾矢之的!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採取了傳統的地面進攻方式,不僅增大了人員傷亡的概率,而且必然會導致持久的戰爭消耗;再看伊拉克戰爭,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美軍不僅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先進武器,而且在主要軍事行動中都是以空中力量配合精確打擊先入為主。

此外還有兩點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軍在越南無功而返:首先,身為美國“代理人”的南越政府內部混亂,戰爭期間多股勢力搶班奪權;其次,美國國內反戰情緒日益高漲,進一步掣肘了美國的軍事介入。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美國打越南不僅是吃力,還是相當的鬱悶和不服氣,美國人的不服氣是美國雖然承認越南戰爭失敗了,但美國人沒有承認是輸給了越南人。

越南戰爭美國是輸給了東方大國,美國想撤出越南時,沒有找蘇聯人,也沒有和越南人談,而是首先找到東方大國,懇求能體面的撤出越南。

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是比較頑強,能打硬仗打苦仗,但這不是美國失敗的原因,美國越南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在越南北緯十七度線上劃了一道美國不可逾越的戰爭紅線,毛主席警告美國人不能越過紅線,美國人這次是真的乖乖的聽話了,不管美國軍隊打的多慘烈,美國軍隊始終不敢越過北緯十七度線。

美國這戰爭怎麼打,美國怎麼能打贏,朝鮮戰爭時我們就警告美國不要過三八線,美國人不屑一顧,不但過了三八線,還踏到了鴨綠江邊,美國不聽警告,我們只有大棒伺候,朝鮮戰爭爆發,朝鮮戰爭是始於鴨綠江,止於三八線,美國人對朝鮮戰爭是服了。

美國的越南戰爭就乖多了,真的就不敢越過紅線,所以美國的越南戰爭打的不僅是吃力,是相當的鬱悶和不服氣。

海灣戰爭是美國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美國的海灣戰爭打的是秋風掃落葉,風捲殘雲,這是伊拉克和美國的軍事實力相差太懸殊,還有深層次原因,海灣戰爭美國沒有受到俄羅斯的干擾。

俄羅斯不但縱容了美國戰爭行為,俄羅斯還給美國的海灣戰爭一路開綠燈,俄羅斯雖然沒有幫美國打伊拉克,但俄羅斯有關伊拉克的情報卻和美國共享,俄羅斯間接的支持了美國的海灣戰爭。


松間山水畫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糾集一幫強盜渾揍中東"小霸王“的戰爭,越南戰爭表面看是美國與北越的戰爭,其實是“西方團伙"與“東方團伙"的戰爭。應該說,這兩場戰爭是不同性質的兩場戰爭。

一,美國的“多米諾骨"戰略

事實上越南戰爭要比伊朗拉克戰爭複雜的多。因為越南戰爭實質上是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戰爭,即冷戰時期美蘇爭奪世界霜權的戰爭。

早在1948年,美國就認為北越與南越的衝突具有全球性意義,美國有必要採取措施阻止共產黨進一步擴張。1954年,艾森豪威爾又提出要防止在越南出現"共產主義多來諾骨牌“效應,並開始向南越提供援助,幫助南越軍隊與北越共產黨軍隊作戰,但因南越軍隊腐敗無能,導致戰爭形勢急轉直下,為扭轉戰局,1961年,美國以美國軍艦在北部灣遭北越攻擊為由,出動大批戰機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並派3500名海軍陸戰隊在南越登陸,由此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伊拉克戰爭與意識形態沒有任何關聯,它只是因為薩達姆不聽話從而影響美國在中東推行石油戰略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正好過於膨脹的薩達姆因為入侵科威特撞到了槍口上,美國便以伊拉克有大量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大打出手,直至把薩達姆絞死而宣告結束。

二,北越身後有兩位"老大哥"

薩達姆雖然有“中東霸王"之稱,但他只是孤身一人。過去與蘇聯關係還算不錯,可蘇聯拆體後繼承蘇聯的俄羅斯自顧不暇,更無法為伊拉克撐腰,所以薩達姆註定會喪生於西方強盜之手。

北越則完全是另一種境象。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實力雖然不強,但其身後卻有中國和蘇聯兩個大國的支持。儘管當時中國與蘇聯的關係已經相當緊張,但在支持社會主義陣營的問題上趨向是一致的。

越南戰爭爆發後,中國應越方要求,迅即向越方提供了可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之後雙方又簽訂了兩軍協同作戰的文件和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的決議,並陸續向北越派出鐵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等部隊,協助越南人民軍抗擊美國的侵略。據有關資料介紹,1965年至1969年,僅在北越北部中國就部署了16個防空師,人數多達15萬人,從而阻止了美軍通過轟炸迫使北越投降的企圖。

蘇聯雖然沒有派兵,但也向北越派出了大量的情報人員和軍事專家,提供了大量的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在內的武器裝備。這些優勢是伊拉克根本不具備的。

三,中美蘇形成"三國"格局

對於越南戰爭,美國無疑是主要打手,中蘇兩國也有不同程度的參與,但有關軍事專家分析認為,當時三國都有不同程度的顧慮。美國擔心中國插手,因而接受朝鮮戰爭的教訓,一直不敢跨越南北界線。中國擔心蘇聯介入,所以對北越並無全力支持。而蘇聯則擔心腹背受敵,對越支持同樣持謹慎態度。三方互有顧慮相互制約,都不敢實施更大的動作,致使越南戰爭打成了持續20年的馬拉松戰爭。

伊拉克戰爭美國沒有任何顧慮,更沒有任何制約,那時美國已經是世界獨霸,只管調兵遣將、實施斬首、大規模轟炸和旋風式進攻,沒用幾天時間便佔領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後布什便驕傲的在他的航母上宣佈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當然,伊拉克好打越南難打的因素還有很多,越南山高林密地型複雜,伊拉克一片沙漠一馬平川;越戰時期不存在網絡戰,而伊拉克戰爭時美國首先癱瘓了伊拉克的網絡等等,但我認為最主要是,越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是不同性質的兩場戰爭,而性質不同也就決定了戰爭的形態大有不同。




九水


因為國際形勢不同了。

越南戰爭,有幾個特點。

第一、越戰並不是美國和越南的戰爭,而是兩大陣營的對抗。

第二、美國參加越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消滅北越,而是扶持南越。也就是說,保住南越才是美軍的戰略目標,消滅北越不是美國的戰略目標。

第三、由於當時中國的警告,美國在越南戰爭期間,其地面部隊至始至終都沒有越過北緯十七度線。

第四、由於美國高層在戰前盲目樂觀,低估了叢林作戰的難度性,導致美軍參戰後,準備不夠充分,士氣很低落,有一種有力氣使不出的無力感。

因而,所謂的越戰其實就是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作為西方陣營中的大哥,美軍起初並沒參戰,但後來南越實在剛不過北越,美國只好自降身份,親自參戰。而作為直接參加的代價,就是美國把越戰的規模限制的很小,這使得美軍在越南戰場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這個死循環就是:要解決越戰問題,就必須先打敗北越,逼其簽訂類似於不再武裝滲透南越的條約。但要打敗北越,就必須要先打敗背後的中、蘇。因為不管美軍如何打擊北越,只要中、蘇提供支持,北越始終都可以得到國際援助。而如果要對中蘇開戰,美國又玩不起那麼大規模的大戰。

當然,美國也可以扶持南越,論援助,美國援助南越的物資也是非常可觀,不比北越得到的少。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南越是爛泥巴扶不上牆,不管美國怎麼扶,就是扶不起。

到最後,美國也灰心喪氣了。明白了越戰就是個巨坑,必須要儘快脫身。所以美國也就撤出越南,承認了失敗。

以上就是美國打越戰異常吃力的原因。歸根到底來說,就是美國心態飄,北越背後有大國支持兩個原因。

而海灣戰爭時,情況已經變了。當時蘇聯瀕臨解體,已經無力再與美國較勁。而且由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傷害到了眾多國家的利益,當時不僅美國要打伊拉克,就連眾多阿拉伯國家也準備出兵打伊拉克。

於是,海灣戰爭就變成了多數大少數。具體來說就是32個國家圍毆伊拉克,這其中,阿拉伯國家佔九席。

連阿拉伯兄弟都要揍伊拉克,伊拉克當時的國際情境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了。


而且,在聯合國方面,美國也拿到了安理會的授權,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安理會一票否決制,五常只要有一個國家投反對票,聯合國軍都無法組建。而如果沒有安理會授權,這是會影響民心士氣的。比如當時的美國輿論就不支持美國“管閒事”。

但是由於科威特問題,且薩達姆屢次拒絕安理會調解,負面輿論在海灣戰爭前,已經不存在了。

當時的安理會投票,完全是一邊倒,四個贊成票,一個棄權票,蘇聯難得的與美國站在了一起。

而由於安理會投票相當於是全票通過,這導致伊拉克因為在國際關係上沒有任何斡旋餘地,同時也沒有國家再賣武器給它,伊軍士氣大跌。很多伊軍在戰前就做好了打不贏就投降的準備。而聯合國軍的士氣大漲,摩拳擦掌準備參戰。(開戰前,美國提前控制了媒體,海灣戰爭期間沒出現像越戰那種士兵在前線打仗,後方的國內民眾反戰遊行示威的情況)

另外,伊拉克當時也是點子背,八十年代後期的美軍已完成由機械化向初步信息化的技術轉變,伊軍戰術已落後美軍一個時代。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全球各國的觀眾直接在電視前觀看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非常願意顯擺他們新型武器的精確性。

同時,美軍為了保證一定能打贏,戰前做了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軍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就是聯合國軍行動前,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沒犯越戰期間盲目樂觀的毛病)

PS:美軍當時也是下了血本,把放在德國用來對付蘇軍的王牌部隊第七集團軍也調到了海灣參戰。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的裝甲師,總兵力十多萬,足以吊打整個伊軍。蘇聯解體後,這個集團軍被撤銷。

當然,這都只是戰術、心態優勢,不是美軍吊打伊拉克軍的決定性因素。

總結。實際上美國人自己總結過海灣戰爭為什麼能完勝的原因。用當時參聯會主席鮑威爾的話說:我們能勝利,得益於伊拉克的孤立、得益於盟國的支援、得益於獨特的沙漠環境、得益於戰爭發生的時間、得益於長時間的戰前準備。我們獲得了理想的聯盟、理想的設施和理想的戰場。在理想的時間與理想的敵人進行的一場理想的戰爭。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先進的戰術打法,其實都是次要的。美軍在越南鎩羽而歸,在海灣吊打伊拉克軍,歸根結底來說,就是越南背後有大國力挺,而伊拉克沒有。薩達姆當時不僅得罪了大國,就連同為阿拉伯兄弟的沙特、土耳其、約旦也全得罪了。他一個四面楚歌的國際形勢,並且還在沙漠地形與美軍開戰,想不被吊打都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