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克拉克·盖博和詹姆斯·史都华无缘最佳男主角奖

奥斯卡金像奖入围名单一经揭晓,许多本不关心的人都在抗议为何《卡罗尔》没有入围最佳影片(托德·海因斯也没入围最佳导演)。有人甚至不明白为何《福尔摩斯先生》没入围最佳化妆奖。当一部电影或一个演员被认为理所当然获奖而未获的时候,连业余旁观者都会激起情绪反应。而其实,这些“出人意料”的时刻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史上也曾有过,那就先从1939年罗伯特·多纳特凭借《万世师表》里身穿粗花呢制衣服的教师角色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说起。

大部分电影学者都认同1939年是好莱坞最好的一年——克拉克·盖博在《乱世佳人》里饰演瑞德·巴特勒,詹姆斯·史都华在《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里饰演一位理想主义政治家。但那一年最佳男主角奖却颁给了多纳特,他的演技没受到多大认可——《万世师表》在30年后改编为音乐剧,由彼德·奥图担任男主角。许多电影史学家怀疑史都华在1940年凭借《费城故事》获最佳男主角奖——他在《费城故事》里的角色对演技的要求大大低于《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是学院对他没因史密斯先生一角获奖的致歉之举。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公民凯恩》没得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奥逊·威尔斯以威廉·赫斯特为原型拍摄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出版业大亨跌宕起伏的一生,在1941年轰动一时。尽管被誉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在“BBC文化”评定的100部最伟大美国电影中名列榜首——当初它放映之时就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纽约时报》的博斯利·克劳瑟曾写道:“它几乎是好莱坞史上最轰动的电影”,英国《观察者》报称其为“好莱坞25年来最激动人心的电影”。

然而,赫斯特极力阻止电影发行——同时,他的报业同行对电影和威尔斯都进行持续的攻击——可以说严重影响了该片的获奖结果。甚至在颁奖典礼上每次《公民凯恩》被提到的时候,观众席都发出嘘声打断。《公民凯恩》获得的唯一一个奖项是最佳原创剧本奖,而最佳影片奖则比较保守地颁给了约翰·福特导演的《青山翠谷》。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格蕾丝·凯莉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如果让你说出格蕾丝·凯莉主演过的电影,通常不会想到《乡下姑娘》,但就凭借这部电影——不是《后窗》也不是《正午》——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在《乡下姑娘》中,她饰演一个妻子,其丈夫是由平·克劳斯贝饰演的一个与酗酒抗争的过气演员。然而,当年期望值最高的女主角也饰演了一个类似的角色:朱迪·嘉兰在《一个明星的诞生》中饰演一个日益崛起的歌手和电影演员,其丈夫则是由詹姆斯·梅森饰演的一个日渐衰落的电影明星,她在这部电影里的出色表现受众人期待,大家都以为最佳女主角奖非她莫属。

在《一个明星的诞生》发行之际,嘉兰的演技就被认为其最成熟的一次。美国电视网络NBC的制作人以为她夺奖无疑,还派了一个摄影组到她所在的医院,希望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她的反应,当时她才刚生完儿子乔伊。当凯莉获奖时,格劳乔·马克斯给嘉兰发了一封电报,表示她的损失是“自布林克斯金库抢劫案以来最大的抢劫。”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科波拉没获最佳导演奖

《教父》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当时受到国际盛赞,且是美国第一部总收入超1亿美元的电影。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当时还年轻,年仅33岁,在1973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大家都认为他肯定能获得最佳导演奖。但当颁奖嘉宾朱莉·安德鲁斯和乔治·史蒂文斯读出信封上的名字时,鲍勃·福斯取而代之,他当年导演了《歌厅》。

科波拉显然是不高兴的,当他在两年后凭借《教父2》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时候说:“几年前我几乎可以凭借同一系列电影的第一部获得这个奖。”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火战车》获得最佳影片奖

如果问哪一年可以跟1939年争夺“好莱坞历史最伟大的一年”头衔的话,那极大可能是1981年。当年最佳影片奖入围名单包括《夺宝奇兵》、《大西洋城》和《烽火赤焰万里情》。《烽火赤焰万里情》是沃伦·比蒂的雄心之作,讲述约翰·里德的一生,约翰·里德是唯一一个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墓园的美国人,他对苏联成立早期有重要影响。

这部电影似乎轻易就能夺得桂冠,因为它具有史诗般的历史背景、创新性地引用访谈形式以及强大的演员阵容。但最终英国的运动题材电影《火战车》获得最佳影片奖。不过,比蒂凭借《烽火赤焰万里情》获得最佳导演奖,当然这也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唯一一次播放国际歌的时刻。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玛丽莎·托梅赢得最佳女配角

“这是奥斯卡金像奖有史以来少数中的一次,五位外国女演员争夺同一个奖项——四个来自英国,一个来自布鲁克林。”杰克·帕兰斯在1993年揭晓最佳女配角奖入围名单时调侃说。备受争议的布鲁克林人就是玛丽莎·托梅,她在当年的《我的表兄维尼》中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她的对手是真正的演艺大咖,包括《霍华德庄园》里的范尼莎·雷德格雷夫和《夫妻们》里的朱迪·戴维斯(她应该是澳大利亚人,而非英国人)。

当帕兰斯揭晓获奖者是托梅的时候,有些人,包括评论家雷克斯·里德,以为他在开玩笑特意说错。尽管学院重复了无数遍获奖者确实是托梅——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此还出了一份证明,但获奖者另为他人的传说至今依然流传。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勇敢的心》赢得最佳影片奖

基于当年颁奖典礼前的奖项和影评人奖数据,称《勇敢的心》在1996年获得最佳影片奖是奥斯卡金像奖过去20年最出人意料的结果。当时最受欢迎的是《阿波罗13号》,朗·霍华德导演的电影,故事是有关 Nasa 一次失败的登月任务。但是梅尔·吉布森的关于苏格兰爱国主义者的热血故事让学院评委毫无抵抗力,总共赢得五项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拯救大兵瑞恩》没获最佳影片奖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花了二十年才赢得人生当中的第一个最佳导演奖——凭借1994年的《辛德勒名单》——而五年后他又导演了另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电影开头真实地还原了诺曼底登陆的情景——由摄影师亚努斯·卡明斯基拍摄——这部战争片被认为最有可能获得最佳影片奖。

但最终却是《莎翁情史》获得殊荣。也许是因为另一部战争电影,泰伦斯·马力克导演的《细细的红线》抢去了《拯救大兵瑞恩》一部分的票,从而使得《莎翁情史》的投票总数最高。不然,《拯救大兵瑞恩》或许会获得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阿德里安·布劳迪获最佳男演员奖

人人都欣赏布劳迪在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里饰演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表现——但几乎没人会认为他会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因为他的对手太强大了,包括迈克尔·凯恩、杰克逊·尼尔逊和丹尼尔·戴-刘易斯,他在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纽约黑帮》中饰演比尔。当年布劳迪才29岁,成为当时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


奥斯卡金像奖历史时刻,那些“出人意料”的获奖结果


《撞车》赢得最佳影片奖

许多人称《撞车》为史上最差劲的最佳影片,其中包括《电影评论》杂志,都认为这部过分刻画种族关系,忽略了偏见是如何微妙地渗透到美国人生活中的。许多人讨厌它,只是单纯地因为它打败了《断背山》,一部更感人和具有艺术挑战性的电影,里面有关一对牛仔同性恋悲剧的叙述,打动了怀有自由主义的美国人,因为就在此前不久乔治·W·布什赢得连任,其竞选纲领中包括反对同性婚姻。

老一辈的白人构成了学院投票成员的绝大部分——现在依然如此——他们在政治和品位上趋于保守。许多奥斯卡分析员感到,学院成员投票给《撞车》而不是《断背山》,是因为他们想表示自己是进步的……但又不偏激。《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安写道:“对于那些为《断背山》而感到尴尬但又想在照镜子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良好的、有益的自由主义者,《撞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安全港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