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實現財務自由,環遊世界,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上班也有錢

上班族臺妹Winnie用10年時間,在33歲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並和美籍的先生Jeremy兩人做起揹包客,走遍中美洲,又帶著新生兒“小餅乾”走遍東南亞及歐洲各國,看似不可能的圓夢故事,被《富比士》雜誌等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最近疫情還未好轉,趁著有多餘的閒暇時間看了幾本書。這本《不上班也有錢》聽書名就讓人有想要看的衝動,不想上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社會上也不乏有很多低物慾的青年,不追求物質生活,只想遠離凡俗的社交。

也有人會看到書名就開始鄙夷,一聽就不是什麼好書,致富與我無關,毒雞湯喝不得。



關於本書,你聽我說

《不上班也有錢》的作者Winnie和先生Jeremy原本是一般科技公司的上班族,在一次泰國窮遊之後,他們定下了一個40歲提前退休的計劃,靠減少物慾和開支,通過基金定投長期持有的價值投資策略,使自己在33歲提前達成目標。

33歲實現財務自由,環遊世界,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上班也有錢

看似簡單的減少物慾和開支,但你想象不到他們對自己有多狠。從每個月艱難存50%收入,到最後輕鬆存下70%的收入,這樣的節儉方式可能不適用所有人,但Winnie的消費觀和理財觀念很值得我們學習。

什麼是財務自由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指你不需要僅僅為了應付生活支出而為錢工作,也就是說,你不再是一臺賺錢的機器,而是擁有一臺為你賺錢的機器,當你這臺機器為你贏得的利息收入等於或者遠大於你的日常支出的時候,你就達到了財務自由。

可以這麼說擁有財務自由就是擁有自由人生的基礎。

作者運用了4%法則算出自己如果提前退休需要的數額。這裡我簡化一下計算公式:不上班之後每月預計支出✖12個月✖不上班的年限=財務自由金額

有些人算出來可能是100萬,可能是1000萬,也有可能是1億,根據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同計算出來的數字也不同,但我們唯一的共識就是,想要達到財務自由,很難實現。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只要節省開支,提高存款能力,有效持久的投資策略大部分人都可以在10-13年左右實現財務自由。

具體怎麼做呢?

Winnie給了我們他們如何提前達成目標的具體操作,總結下來只需要七個步驟。

  1. 記錄詳細收支表
  2. 推算財務自由基金
  3. 存下至少50%收入
  4. 減少3大支出
  5. 認清想要和需要
  6. 長期穩健的投資
  7. 設法增加收入。

這七個步驟也正式作者傳達給我們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winnie的財務自由之路總結出來就是開源節流投資理財,只是他們找對了方法並長期執行下去,雖然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目標,但是用10年時間換取33歲之後人生的自由,還是非常值得的。

33歲實現財務自由,環遊世界,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上班也有錢

如果你也想像Winnie一樣提前退休享受自由人生,但又礙於自己沒有什麼賺錢的門道,從現在開始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根據上面的步驟一一執行起來。

其實執行比較簡單,但是如果你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意識沒有轉變,方法不當,信念不夠強,依然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看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上面作者的秘訣,而是作者從一個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努力嘗試在60歲還清學貸房貸車貸,試圖躋身成功人士的道路,到一個身心都得到自由,全部家當裝進兩個揹包說走就走的自由人。這是令我詫異的。

比實現財務自由更重要的是這些

  • 你想要的是什麼

Winnie在23歲時和還是男朋友的Jeremy去窮遊泰國,旅行結束回到正常朝九晚五的工作中,她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為了讓別人看起來過的好嗎?房子車子還有其他的真的是必須的嗎?

常常我們為了別人眼中看起來過的好,花掉未來生活的錢,甚至預支信用卡。買超出負擔卻根本不需要的東西,用半個月的薪水買包包,ipad,一個月的薪水換來1星期的度假,2年的薪水買車,20年的薪水買房子…買下新東西的快感不過幾天而已,卻要因此被牢牢困在工作中40年。

自己思維的固化,自己想要什麼擅長做什麼已經不是我們考慮的第一要素,過成別人期望的模樣已經是主流價值觀。我們羨慕作者可以環遊世界做著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同時又很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從而被動接受安排的人生。

  • 沒有什麼不可能

Winnie自從定下自己的目標-40歲提前退休,實現財務自由。她沒有懷疑這個目標是否能實現,而是為了提前達成這個目標做了很多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事。

比如存下自己70%的收入,不買房不買車,為了節省伙食費自己種菜,帶著自己還不會走路的兒子小餅乾環遊世界,靠兩個揹包裝下一家人的用品說走就走……

當然他們這種看似自虐的極端省錢方法,不適合所有人,但是他們也在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中找到了樂趣並轉變自己的不可能想法,讓自己在以後的旅途中實現了很多想要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在挑戰不可能的同時讓自己的人生多了許多可能性。

都說現實是夢想的最大敵人,人們往往想的很好,但實際落實下去卻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扼殺,害怕失敗,對自己的不自信都潛因默化的影響我們的行動,最後結果可想而知。

  • 善於發現機會

在旅行的過程中,Winnie和Jeremy不斷尋找可以創造被動收入的機會。

Jeremy原本是位軟件工程師,自己做了一個網站部落格,為了增加收入Jeremy找合作商做廣告和商品植入,之後這個網站每個月可以給他們帶來1000美元左右的被動收入。

為了節省租房費,他們深入當地居民的生活,租來便宜的房子把閒置的房間出租。

他們為了開源節流不斷尋找機會,而且旅行中自己的賬戶餘額非但沒有減少而且還多出很多。

雖然不能像Winnie一家一樣拋下工作環遊世界,但是在提升自己的選擇面前我們有同樣的機會。

  • 認準目標,就是幹

Winnie確定自己目標以後,想盡一切辦法達成,並堅持了10年。

在別人看起來苦行僧般的節省生活他們卻不以為然,依然秉持自己的觀念,不買車不買房,出行自行車,不是必須的堅決不買。

你認為他們很窮嗎,能力不行嗎?存錢只是一部分,他們認為提高自己的能力升職加薪才是關鍵。

Winnie和Jeremy從一開始定下目標到10年後他們的工資翻了3-4倍,努力和堅持讓他們在自己的公司嶄露頭角,讓他們提前完成目標。而且為了提前退休他們做了無數的改變,賣了美國的房子,搬進租來的小公寓,賣了車,學習節儉生活。

想想你和他們一樣是行動派嗎?明天的鬧鐘能叫醒你嗎?每天訂的英語單詞計劃都可以完成嗎?說好的雙十一少剁手購物車是不是都清空了呢?

如果想要達成目標,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立即行動,成果會報答你的付出。

  • 和正確的人結婚

這本書不是Winnie一個人的旅行,她的丈夫Jeremy之前是一個離異的美籍男人,和Winnie結婚沒有鑽戒,沒有婚禮,沒有鮮花,為期11天的雷尼爾山繞山蜜月旅行,不需要金錢的堆砌,也能製造一生難忘的回憶。相同的價值觀讓他們走到一起並立下共同的目標。

做出結婚這個決定花了我們六年的時間,但結婚這個程序只花了不到6分鐘,把那些形式上的費用,存下來當成未來的夢想基金,雖然只要簡單的簽名,拿筆時居然會抖,這一刻開始,就得對彼此的人生負責。

說起Jeremy,他比Winnie還要摳,第一次認識竟然因為不會中文怕買貴讓Winnie帶他去買褲子。而且Jeremy還有一段更為狗血的前段婚姻經歷。這段感情八卦有興趣的可以看原文。

Winnie的投資適合大部分人嗎?

除了節省,存下大部分的收入,Winnie一家謹慎的投資策略也是讓他們實現財務自由必不可少的步驟。

他們投資的重點,不是追求高回報,也不在於短期內能賺大錢,而是想在股市和債市中獲得穩定的收益。

33歲實現財務自由,環遊世界,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上班也有錢

一開始他們按照投資顧問的建議把錢按比例投資在股市和債市中以平衡風險,但是以後他們發現指數基金更適合投資,所以把資產分批轉到指數基金裡面了。根據低買的方法在股市低迷期多買入,他們的本金越來越多,直到旅行時投資的錢依然能給他們帶來收益。在投資理財這麼長時間的過程中也遇到過股災,為了不讓股票市場影響心情,他們選擇忽略股災,在股票大跌的時候依然持有。

其實他們投資對於新手來說是完全可以借鑑。如果投資的目的只是為了在短期內獲得高回報率,混合和股票型基金更適合。按照低買的方法長期持有指數基金,雖然在短期內獲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不大,但長期來說是個很好對抗通貨膨脹和獲得穩定收益的方式。

作者Winnie讓自己的人生從負到零,從零到100,用自己10年的勤奮達成財務自由的願望。或許我們無法像她一樣過那樣節儉的生活,但依然可以做到像她一樣讓自己的人生有無限可能,那從現在開始訂個目標,行動起來吧。

33歲實現財務自由,環遊世界,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上班也有錢

下面是作者給出的10個提前退休的小秘訣

  1. 立刻開始存錢
  2. 設定一個大目標
  3. 享受不用隨著收入升級
  4. 別再看電視了
  5. 學著愛上腳踏車
  6. 在家煮出餐廳級好菜
  7. 別把黃金歲月獻給房貸
  8. 建立共同興趣的朋友圈
  9. 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
  10. 心動馬上採取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