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大V水清亦有魚3年,拆解他飛速躍遷的4個小祕密

2017年春天,我是簡書江蘇群的小編。群裡有個名叫“水清亦有魚”的揚州人,頭像特別秀氣,喜歡寫溫暖的故事,但卻從來沒露過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默認“她”是個姑娘。

而3年後的今天,“水清亦有魚”已經成了寫作教學領域裡一個響噹噹的個人品牌。我看著他從小打卡開始起步,逐步開設了不同類型的魚苗寫作社群,不僅運營-教學團隊日趨成熟,還註冊了公司正式開始創業。

3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

這個時間跨度並不長,以至於群裡的另外100多號人,他們的工作、生活、收入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這麼一對比,這條魚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品種,他至少是一條“飛魚”。否則怎麼可能遊得這麼快,實現從普通職場人到寫作教練,再到創業者的飛速躍遷呢?

有幸,我成為了最早一批的魚苗之一,在魚哥的影響下高效提高了寫作能力。這一年多里,我不僅靠寫作賺了一些錢,也沿著他的軌跡慢慢開始建立個人品牌,努力迭代自己的思維,嘗試聯結各種類型的資源。

儘管每個人都面臨不同的處境和機遇,但在用心拆解過牛人的躍遷軌跡後,我們仍然能挖掘到不少普遍適用的飛速躍遷方法。

至少,在追蹤了魚哥3年後,以下這4個“公開的秘密”已經很好地幫助了我。

“追蹤”大V水清亦有魚3年,拆解他飛速躍遷的4個小秘密


1. 用“絕對優勢”撬動機會

一個人的優勢其實有兩種類型:相對優勢和絕對優勢。

在水清亦有魚成為“魚哥”之前,他已經寫了七八年的文案,但那時寫作只能算他的“相對優勢”。然而在經歷了短時間、高強度的打磨之後,寫故事就成了他的“絕對優勢”。

相對優勢就是你自己跟自己比,某方面算是個人特長。而絕對優勢,就是在一千個人、一萬個人裡,你的某一項技能特別突出。

我們每個人至少都有一兩項相對優勢,但在擴大比較範圍之後,這一兩項可能就沒那麼顯眼了。

然而,真正有價值、能撬動機會的優勢,一定是那個你有、別人沒有,或者你明顯比別人做得更好的絕對優勢。

在打造絕對優勢的方法上,魚哥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第一步,劃定細分領域;

第二步,集中力量拿下該領域的第一。

寫作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領域,囊括了小說、散文等比較傳統的類型,後來居上的新媒體熱點文,還有商業類的廣告、文案等等。

因此,想要在寫作的圈子裡凸顯個人絕對優勢,這條路會很難,很慢。

然而魚哥把突破點落在了寫故事上,在大量閱讀後開始摘抄、仿寫,從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故事成了魚哥的寫作標籤,幫助他晉升為小圈子裡的第一名,也為他撬動了不少機會。

當你用拳頭去錘一塊布,很難突破它;但當你繃緊一小塊布,然後用一根針去刺穿它,這自然要容易的多。


2. 定期盤活手中資源

撬動機會後,我們手上的資源也會增多。比如魚哥現在有約稿、商業合作、平臺推薦和一大批魚苗學員,這些資源要怎麼用呢?

跟花錢一樣,很多人在用資源時特別容易走兩種極端:捨不得用,或者隨便亂用。

比如自己認認真真打磨出一篇文章,卻總是不好意思開口讓朋友閱讀、轉發;或者無論自己寫了點啥,都不分優劣地強烈安利給別人。

無論是哪一個極端,對資源來說其實都是浪費。

魚哥是怎麼做的呢?

他經常說:必須定期搞點事情。

以前我不太能理解,覺得“搞事”不過是幫自己刷存在感,做出一點階段性的成就罷了。

後來我從資源的角度去考慮,發現搞事其實是盤活手中資源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一個人能力、精力、創意和人脈等資源都有了一些新的積累。定期給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集中所有資源朝目標去衝刺,不僅能讓自己邁上一個新臺階,也能讓手中的資源流動來。

這就好比你攢了一些錢,從朋友那裡買了一部功能很棒的手機,你獲得了手機的實用性,朋友也能拿這筆錢去換得他所需。

定期盤活手中資源,讓資源鏈條裡的每一環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還能延伸出去,幫我們挖掘到更多人脈、機會和創意。


“追蹤”大V水清亦有魚3年,拆解他飛速躍遷的4個小秘密


3. 多讀書,多見人,多練手

魚苗社群裡的所有人都知道,魚哥特別愛看書,也特別愛出去見人。

這其實也是他飛速迭代的原因之一——跟書學知識,跟人學經驗。

去年我開始宅家辦公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面臨信息匱乏的瓶頸。工作變得特別忙,我總是抽不出時間看書,同時因為出門少,跟人交流的機會就更少了。

因為讀書少、見人少,我總覺得文章寫來寫去都是在重複同一個套路。自己都覺得厭煩了,又怎麼能帶給讀者更好的體驗?

也由於信息匱乏,我每天的生活都是重複、再重複,沒什麼新鮮的想法。即便遇到了新的挑戰,我也只會用固定的幾種辦法去應對,所以思維和能力幾乎停滯不前。

為此,我跟魚哥交流了好幾次,得到的答案就是:大量閱讀,有針對性地讀,還要多出去走走,多跟高手面對面交流。

後來我在他的建議上又加了一條——多練手。

因為我發現他就是這麼做的。

無論是讀俞敏洪還是曾國藩,無論是見儲君老師還是貓叔,魚哥都會把書上的知識、別人的經驗,很快運用到實戰中去練手,以此轉化成自己的經驗。

說得通俗一點,想要長肉的人就得多吃水果蔬菜、大魚大肉,還要認真咀嚼,把食物的營養轉化成自己的脂肪。


4. 不吝分享,下狠手倒逼自己

我最佩服魚哥的一點,就是他每次分享都會把壓箱底的總結掏出來,毫不吝嗇地傳授涉及寫作、成長、營銷等方方面面的經驗。

而且他的分享也特別密集,除了公眾號的乾貨文章、魚苗群裡的課程,有時還會跟大家一對一電話溝通。

除了沒有私心之外,這也是一種下狠手倒逼自己的方式。

如果他不是常學常新、飛速迭代,怎麼能總是分享出新的經驗呢?

去年我嘗試在某個群裡做分享,頭兩次還能講得津津有味,覺得自己的分享含金量十足。然而沒過一段時間,我的分享就開始乾巴巴了,除了輸入的信息不足之外,重複別人現成的觀點也的確有很多疏漏。

這件事給我帶來了很大啟發。

我們不是中小學老師,可以不斷給不同的人傳授相同的知識。

作為寫作者,或是想要不斷升級的終身成長者,經常做高價值的分享,通過高強度的輸出倒逼自己快速輸入、實踐,這就是在幫自己實現能力躍遷。

躍遷,不就是能讓熟悉你的人驚歎“幾天不見,你變得更厲害”了嗎?


“追蹤”大V水清亦有魚3年,拆解他飛速躍遷的4個小秘密


這4個“小秘密”,其實魚苗的小夥伴都有目共睹。

作為大師姐,我把魚哥這些飛速躍遷的秘密逐個拆解出來,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長得更快,從這個平臺中挖掘到更多機會。

各位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