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大V水清亦有鱼3年,拆解他飞速跃迁的4个小秘密

2017年春天,我是简书江苏群的小编。群里有个名叫“水清亦有鱼”的扬州人,头像特别秀气,喜欢写温暖的故事,但却从来没露过脸。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默认“她”是个姑娘。

而3年后的今天,“水清亦有鱼”已经成了写作教学领域里一个响当当的个人品牌。我看着他从小打卡开始起步,逐步开设了不同类型的鱼苗写作社群,不仅运营-教学团队日趋成熟,还注册了公司正式开始创业。

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

这个时间跨度并不长,以至于群里的另外100多号人,他们的工作、生活、收入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这么一对比,这条鱼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品种,他至少是一条“飞鱼”。否则怎么可能游得这么快,实现从普通职场人到写作教练,再到创业者的飞速跃迁呢?

有幸,我成为了最早一批的鱼苗之一,在鱼哥的影响下高效提高了写作能力。这一年多里,我不仅靠写作赚了一些钱,也沿着他的轨迹慢慢开始建立个人品牌,努力迭代自己的思维,尝试联结各种类型的资源。

尽管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处境和机遇,但在用心拆解过牛人的跃迁轨迹后,我们仍然能挖掘到不少普遍适用的飞速跃迁方法。

至少,在追踪了鱼哥3年后,以下这4个“公开的秘密”已经很好地帮助了我。

“追踪”大V水清亦有鱼3年,拆解他飞速跃迁的4个小秘密


1. 用“绝对优势”撬动机会

一个人的优势其实有两种类型: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

在水清亦有鱼成为“鱼哥”之前,他已经写了七八年的文案,但那时写作只能算他的“相对优势”。然而在经历了短时间、高强度的打磨之后,写故事就成了他的“绝对优势”。

相对优势就是你自己跟自己比,某方面算是个人特长。而绝对优势,就是在一千个人、一万个人里,你的某一项技能特别突出。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两项相对优势,但在扩大比较范围之后,这一两项可能就没那么显眼了。

然而,真正有价值、能撬动机会的优势,一定是那个你有、别人没有,或者你明显比别人做得更好的绝对优势。

在打造绝对优势的方法上,鱼哥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第一步,划定细分领域;

第二步,集中力量拿下该领域的第一。

写作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囊括了小说、散文等比较传统的类型,后来居上的新媒体热点文,还有商业类的广告、文案等等。

因此,想要在写作的圈子里凸显个人绝对优势,这条路会很难,很慢。

然而鱼哥把突破点落在了写故事上,在大量阅读后开始摘抄、仿写,从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故事成了鱼哥的写作标签,帮助他晋升为小圈子里的第一名,也为他撬动了不少机会。

当你用拳头去锤一块布,很难突破它;但当你绷紧一小块布,然后用一根针去刺穿它,这自然要容易的多。


2. 定期盘活手中资源

撬动机会后,我们手上的资源也会增多。比如鱼哥现在有约稿、商业合作、平台推荐和一大批鱼苗学员,这些资源要怎么用呢?

跟花钱一样,很多人在用资源时特别容易走两种极端:舍不得用,或者随便乱用。

比如自己认认真真打磨出一篇文章,却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让朋友阅读、转发;或者无论自己写了点啥,都不分优劣地强烈安利给别人。

无论是哪一个极端,对资源来说其实都是浪费。

鱼哥是怎么做的呢?

他经常说:必须定期搞点事情。

以前我不太能理解,觉得“搞事”不过是帮自己刷存在感,做出一点阶段性的成就罢了。

后来我从资源的角度去考虑,发现搞事其实是盘活手中资源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一个人能力、精力、创意和人脉等资源都有了一些新的积累。定期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集中所有资源朝目标去冲刺,不仅能让自己迈上一个新台阶,也能让手中的资源流动来。

这就好比你攒了一些钱,从朋友那里买了一部功能很棒的手机,你获得了手机的实用性,朋友也能拿这笔钱去换得他所需。

定期盘活手中资源,让资源链条里的每一环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还能延伸出去,帮我们挖掘到更多人脉、机会和创意。


“追踪”大V水清亦有鱼3年,拆解他飞速跃迁的4个小秘密


3. 多读书,多见人,多练手

鱼苗社群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鱼哥特别爱看书,也特别爱出去见人。

这其实也是他飞速迭代的原因之一——跟书学知识,跟人学经验。

去年我开始宅家办公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信息匮乏的瓶颈。工作变得特别忙,我总是抽不出时间看书,同时因为出门少,跟人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

因为读书少、见人少,我总觉得文章写来写去都是在重复同一个套路。自己都觉得厌烦了,又怎么能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也由于信息匮乏,我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再重复,没什么新鲜的想法。即便遇到了新的挑战,我也只会用固定的几种办法去应对,所以思维和能力几乎停滞不前。

为此,我跟鱼哥交流了好几次,得到的答案就是:大量阅读,有针对性地读,还要多出去走走,多跟高手面对面交流。

后来我在他的建议上又加了一条——多练手。

因为我发现他就是这么做的。

无论是读俞敏洪还是曾国藩,无论是见储君老师还是猫叔,鱼哥都会把书上的知识、别人的经验,很快运用到实战中去练手,以此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说得通俗一点,想要长肉的人就得多吃水果蔬菜、大鱼大肉,还要认真咀嚼,把食物的营养转化成自己的脂肪。


4. 不吝分享,下狠手倒逼自己

我最佩服鱼哥的一点,就是他每次分享都会把压箱底的总结掏出来,毫不吝啬地传授涉及写作、成长、营销等方方面面的经验。

而且他的分享也特别密集,除了公众号的干货文章、鱼苗群里的课程,有时还会跟大家一对一电话沟通。

除了没有私心之外,这也是一种下狠手倒逼自己的方式。

如果他不是常学常新、飞速迭代,怎么能总是分享出新的经验呢?

去年我尝试在某个群里做分享,头两次还能讲得津津有味,觉得自己的分享含金量十足。然而没过一段时间,我的分享就开始干巴巴了,除了输入的信息不足之外,重复别人现成的观点也的确有很多疏漏。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

我们不是中小学老师,可以不断给不同的人传授相同的知识。

作为写作者,或是想要不断升级的终身成长者,经常做高价值的分享,通过高强度的输出倒逼自己快速输入、实践,这就是在帮自己实现能力跃迁。

跃迁,不就是能让熟悉你的人惊叹“几天不见,你变得更厉害”了吗?


“追踪”大V水清亦有鱼3年,拆解他飞速跃迁的4个小秘密


这4个“小秘密”,其实鱼苗的小伙伴都有目共睹。

作为大师姐,我把鱼哥这些飞速跃迁的秘密逐个拆解出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长得更快,从这个平台中挖掘到更多机会。

各位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