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當疫情過後,線下生活重啟,這場全民狂歡所帶來的線上音樂節的火爆,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還是大概率會走向落寞,最終變成一場平臺巨頭與音樂霸主之間的流量遊戲罷了。



花心社(ID:hxtalk)

文丨萬能的社長




昨日驚蟄,春雷乍動,天氣開始回暖,但線下業態,依舊大多處於“冰凍”狀態。

雖然疫情管控手段持續加碼,疫情防控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但因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所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仍在加大。

在“加強疫情防控必須慎始慎終”的指導思想之下,短時間完全放開對人員流動和聚集的管控,並不現實。

線下基本沒戲,轉身向線上挺進,這個春季,線上經濟火爆,也誕生了很多新的線上經濟業態,比如,不少視頻平臺和音樂機構正在力推的雲蹦迪和“線上音樂節”。

當急需釋放的慾望與被商業激發的力量發生碰撞,線上音樂節,在經過了一段時期的發酵之後,其基本的形態已初步固化。

從線上音樂節的內核出發,直面線上音樂節的火爆,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一個追問:線上音樂節,究竟是疫情之下的一場“虛火”,還是富有生命力的新流量和商業模式?


疫情之下,線上音樂節到底有多火爆?


春節過後的線下商業,因這場突發的疫情,幾乎陷入停滯狀態,線下演出行業也難以倖免。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此前發佈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中透露的數據顯示,根據在會員範圍內進行抽樣調查的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佔一季度總場次的80%以上,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

票牛網發佈的《疫情對現場演出行業影響報告》預計,此次疫情,受影響項目數量在8000個左右,影響的票房收入預估90-110億。

線下演出行業的從業者對此有著更切身的感受。摩登天空創始人、總經理沈黎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摩登天空原計劃6月份之前的線下演出全部取消,涉及幾十個項目,近百場次演出,同時也影響到藝人經紀業務的正常開展,由此造成收入斷崖式下滑。

另外,據環球網報道,對於此前已籌備的演出計劃,大麥網等在線票務平臺,國家大劇院等線下劇場都紛紛取消了此前籌備的線下演出活動,並推出了相應的退票政策。

可以預見的是,何時才能恢復正常,與疫情的演進緊密相關。在線下人員流動和聚集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未明朗之前,何時開張還是未知數。

線下演出的悉數“停擺”,需求往上轉移至線上,亦是情理之中。

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 “宅草莓”B站直播間上的彈幕,來源:36氪


2月4日,由摩登天空打造的第一季“宅草莓”線上音樂節在B站上推出,前者是中國最為知名的唱片公司之一,“草莓音樂節”正是其一手打造的知名音樂品牌,“宅草莓”正是“宅在家”和“草莓音樂節”合體後的意思。

有報道稱,該節目單日最高在線人數49萬,累計觀看人數超百萬。第一季的成功,為摩登天空繼續將線下音樂節搬到線上積累了經驗和信心,這一次,“宅草莓”走上了更大的平臺。

2月22日,摩登天空第二季“宅草莓”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同步推出,當晚,直播間觀看峰值最高達131萬人,上線40分鐘觀看人數破百萬。

線上音樂節的火爆,吸引了各大平臺紛紛入場。其中包括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等音樂平臺,B站、快手、西瓜視頻、微博等視頻或社交平臺也紛紛參與其中。

一時間,線上音樂節巨頭湧動,玩家眾多。來自搜狐科技的一篇報道稱,

2月期間,線上音樂演出項目高達14個。


似曾相識,當年樂視也是這麼玩的


2005年,成都女孩李宇春站上了第二屆《超級女聲》成都唱區的海選舞臺。10年後的2015年9月26日,李宇春回到家門口,李宇春“WhyMe”十年演唱會成都站開唱。

彼時,從《超級女聲》全國總冠軍舞臺走出的她,已是中國頂級流行女歌手。相比於十年前,所有人都守在電視機前為自己喜歡的歌手投票,這個時候,沒搶到音樂會現場門票的“玉米”們,想要觀看李宇春的演唱會,早已不再侷限於守在電視機前了。

樂視音樂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據稱,當時,樂視花了七位數,拿下了李宇春演唱會的線上直播獨家版權。

當時的報道稱,此次直播,樂視音樂採用了4K極清拍攝、杜比環繞聲、全景聲等技術,此外,還在業內首次採用了360°全景5屏直播,用戶在樂視視頻App上觀看直播時,還可以通過滑動或旋轉屏幕,自由選擇視角。

有數據稱,這場演唱會的線上直播,在線人數將近500萬。這背後,是樂視音樂在音樂直播上的佈局。

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2014年,樂視音樂以在線直播汪峰演唱會的形式,拉開了樂視音樂佈局線上音樂節的序幕,在此後的時間裡,樂視音樂的線上音樂會直播,包攬了一大批國內一線當紅歌手甚至國際巨星。

看到這,你有沒有意識到,如今火爆全網的線上音樂節,其實早在五六年前,樂視早已嘗試。

後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在所謂的樂視生態崩盤之後,樂視音樂打造“中國最大音樂直播平臺”的夢想,也不了了之。

時過境遷,如今再回過頭來看當年的那場由樂視音樂首推的音樂會線上直播實驗,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無,它的失敗,似乎早已伏筆暗藏。

首先,當年,樂視音樂在行業內首推的線上音樂節,其製作團隊均來自於一線的大牌團隊,在製作水準和播出標準上對標的是一線電視臺。

從製作水準上看,比時下的某些線上音樂節,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但製作成本高企,帶來的問題已是十分嚴峻。

再加上當時的樂視,大肆購買版權,花費不菲,而樂視音樂的商業模式在當時並不成立,這成了日後隱藏在樂視身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此外,雖然當時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但當時的樂視,對“大屏生態”有種著了魔似的瘋狂,樂視音樂圍繞的始終也是大屏這一絕對核心,而對移動場景的爆發,缺乏足夠的判斷力。

當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全面來臨,揹負著巨大成本壓力、大屏交互性極差的樂視音樂,在樂視大廈傾毀之下,同樣無以為繼,被拍死在了沙灘上。

這樣的對比,並非毫無意義。

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從當年的大屏到如今的小屏,線上音樂節的再度爆發,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順利完成了從傳統大屏場景到移動場景的轉換,解決了此前的音樂線上直播在交互體驗、製作成本等方面的短板。

但無論場景如何轉換,線上音樂節的核心,依舊是“音樂節”,而非“線上”,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年樂視音樂的線上音樂節,其實距離“音樂節”這一核心形態更近。


後疫情時代,線上音樂節還能持續嗎


樂視音樂的倒掉及樂視音樂線上直播模式的失敗,自有它本身及外界的各種複雜因素所致。

但這並不意味著,線上音樂節在當下的再度爆發,只要解決了盈利模式問題,並適應了移動互聯網的強交互特點,又能匹配疫情管控之下的人性需求,就可高枕無憂。

無論B站或者西瓜視頻的移動場景多麼豐富,互動性多麼強大,線下演出所需要的氛圍感、參與感、互動和體驗感,都是線上平臺所無法給予的。

大膽猜測一下,在可預見的未來,要想解決上述問題,還必須高度依賴於未來技術的演進,是否能夠彌合線上與線下音樂場景在體驗上的鴻溝。

同時,無論是版權方售賣版權,還是平臺方收割流量,目前的商業模式都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

線上音樂節背後的各方,還很難找到具有長久生命力的盈利模式,能夠將線上線下打通,為線上音樂節的未來發展注入內驅動力。

在此之前,五年前的樂視音樂走過的坑,如今,所有人都有可能又要重新走一遍,並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說到底,還是這場突發的疫情,給了線上音樂節太多偶然性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隨著疫情管控的結束,或將立即消失殆盡。

這一點,連這輪線上音樂節背後的重要推手、摩登天空的創始人沈黎暉也不得不承認。

抱歉!這波被你們吹爆的線上音樂節,都是當年樂視玩剩下的

◆沈黎暉


“……現在還在很初級的階段,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甚至可以說是‘過度的解決方案。”他在接受36氪採訪時的這番觀點,直面了這輪線上音樂節的最大痛點。

線上音樂直播,樂視音樂當年沒能玩下去,如今,突遭疫情“黑天鵝”,線上音樂節的玩家,變成了B站和西瓜視頻這類流量平臺。

當疫情過後,線下生活重啟,這場全民狂歡所帶來的線上音樂節的火爆,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還是大概率會走向落寞,最終變成一場平臺巨頭與音樂霸主之間的流量遊戲罷了。

當遊戲結束,一切或又將回到原點。

1、《疫情下的演出市場:“雲演出”能走多遠?》,環球網,2020.02.29

2、《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聯合摩登天空打造線上音樂節》,中國新聞網,2020.02.22

3、《“雲音樂節”風口背後:音樂人線上商業化空間到底有多大?》,搜狐科技,2020.03.05

4、《摩登天空沈黎暉:“雲音樂節”是疫情下“過渡的解決方案”》,36氪,2020.02.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